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半岛南部海蜇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作 者: 张金浩
导 师: 邱盛尧
学 校: 烟台大学
专 业: 水生生物学
关键词: 海蜇 增殖放流 增殖效果评价 山东半岛南部
分类号: S96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烟台大学现代渔业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黄渤海生物资源调查与养护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03005),于2010年~2012年5月至7月,通过现场勘查、座谈和调阅相关资料等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对我省海蜇增殖放流效果进行了科学评价,为海蜇增殖放流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每年通过定期开展本底资源调查、资源跟踪调查、资源量调查、渔业生产动态调查等,对海蜇种质基本情况、海蜇本底资源状况、自然种群与放流种群比例、放流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作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海蜇苗种方面,海蜇2010年和2011年放流海蜇伞径为≥8mm,2012年海蜇放流伞径为≥10mm,海蜇的放流标准要求合格率在85%以上;根据山东省捕捞生产管理站海蜇种质调查,在山东半岛南部海蜇合格率均在90%以上,符合放流标准。2、根据海蜇本底调查及资源增加量调查,海蜇的自然种群组成较低,2010年本底资源与放流种组成占据总回捕产量的0.13%和99.87%,2011年为2.10%和97.90%,2012年为2.68%和97.32%。分析放流品种占据了资源量的的主要组成,但是自然种群的组成比例呈现了上升的趋势,说明放流工作的开展对于海蜇自然种群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分析了该海域海蜇总数和浮游动物数量分布特点及海区中浮游动物的生态类型和优势种,探讨浮游动物优势种分布和放流海蜇的数量分布关系,结果显示海蜇和桡足类的分布呈现负相关,即在海蜇数量较多的区域桡足类分布较少,两者存在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4、在回捕率和投入产出比方面,通过本底调查和放流后海蜇资源量调查,山东半岛南部海蜇放流增殖效果显著,自2005年山东半岛南部海蜇放流增殖以来,已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渔汛。根据课题组调查和各级渔业协作单位统计,自2007年以来,回捕产量均在1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区为乳山湾到丁字湾近岸海域渔场,部分区域出现了少有的高产现象,年实现利润保持在1.5亿元左右,投入产出比接近1:25。2010年度回捕海蜇18378t,回捕率达到1.49%,投入产出比1:23.53,实现利润1.41亿,取得了较大成功。2011年最终回捕海蜇14659t,海蜇回捕率1.46%,投入产出比1:26.91,实现利润1.61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2年放流可捕资源量为1.70万吨,截止11月底,回捕海蜇9617.4t,产值1.39亿,利润0.92亿,投入产出比1;15.35,回捕率为0.,85%,为三年调查年份中的最低。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23
  1.1 国外人工放流概况  12-14
  1.2 我国人工放流概况  14-16
    1.2.1 我国渔业资源变化概况  14
    1.2.2 我国放流工作开展概况  14-15
    1.2.3 山东省人工放流概况  15-16
  1.3 海蜇生物学概况  16-20
    1.3.1 海蜇生物学特征及其生态习性  16
    1.3.2 海蜇外部形态  16-17
    1.3.3 海蜇栖息与生活习性  17
    1.3.4 海蜇生活史阶段  17-18
    1.3.5 海蜇对环境的适应性  18-20
  1.4 山东海蜇的增殖放流情况  20-21
  1.5 海蜇放流调查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21-23
    1.5.1 海蜇放流调查目的  21
    1.5.2 调查主要内容  21-23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3-34
  2.1 海蜇放流苗种检验方法  23-27
    2.1.1 放流点基本水域条件  23
    2.1.2 放流点基本海区条件  23
    2.1.3 放流苗种培育要点  23-24
    2.1.4 放流苗种种质要点  24-25
    2.1.5 放流苗种检验要点  25-26
    2.1.6 苗种放流及运输要点  26
    2.1.7 放流时间及开捕前安排  26-27
    2.1.8 开捕时间及安排  27
  2.2 海蜇放流调查方法  27-30
    2.2.1 调查对象  27-28
    2.2.2 海蜇数量调查内容  28-30
  2.3 社会调查  30-31
    2.3.1 渔业生产动态调查  30
    2.3.2 渔区走访调查  30-31
  2.4 实验室分析  31
  2.5 放流研究方法  31-32
    2.5.5 回捕率  31-32
    2.5.6 投入产出比  32
  2.6 资源研究方法  32-34
    2.6.1 资源量  32
    2.6.2 资源量及产量预报  32-33
    2.6.3 资源量总体放流效果分析与评价  33-34
第三章 海蜇调查结果  34-49
  3.1 放流苗种情况  34-36
    3.1.1 苗种种质  34
    3.1.2 放流苗种规格和数量检验情况  34-35
    3.1.3 苗种放流时间和地点分布  35-36
  3.2 本底资源量  36-38
    3.2.1 数量分布  36-37
    3.2.2 生物学特性  37-38
    3.2.3 资源量  38
  3.3 放流后海蜇资源增加量  38-41
    3.3.1 数量分布  38-39
    3.3.2 生物学特性  39-40
    3.3.3 资源量  40
    3.3.4 各个湾口资源量  40-41
  3.4 相对数量与资源预报  41-45
    3.4.1 数量分布  41-43
    3.4.2 生物学特性  43-44
    3.4.3 资源预报  44-45
  3.5 渔业生产动态  45-49
    3.5.1 投产船只  45-46
    3.5.2 回捕产量  46-47
    3.5.3 回捕产值及效益  47-49
第四章 海蜇种群动态特征讨论  49-59
  4.1 海蜇伞径与体重动态特征讨论  49-52
    4.1.1 伞径与体重调查资料  49-51
    4.1.2 伞径与体重相关系性  51-52
  4.2 海蜇与其饵料生物分布特征  52-59
    4.2.1 资料来源  53-54
    4.2.2 放流区海蜇与浮游生物分布  54-57
    4.2.3 海蜇资源分布讨论  57-59
第五章 调查总体结论  59-65
  5.1 放流群体与自然种的比例  60
  5.2 回捕率  60-62
  5.3 经济效益  62-63
  5.4 生态效益  63-64
  5.5 社会效益  64-65
第六章 探讨及建议  65-67
  6.1 海蜇高产原因  65
  6.2 增殖放流中存在的问题  65-66
  6.3 海蜇增殖放流对沙蜇的影响及建议  66-67
参考文献  67-72
致谢  72-73
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3

相似论文

  1. 海蜇养殖港塭浮游生物生产力与海蜇负载力研究,S931.1
  2. 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S931.5
  3. 海蜇养殖对养殖池塘环境影响的研究,S968.9
  4. 樟溪河细鳞斜颌鲴的人工繁育、养殖与增殖放流研究,S965
  5. 海蜇降压肽提取工艺研究与效果测定,TQ464.7
  6. 褐牙鲆标志技术与增殖放流试验研究,S965
  7. 崂山湾日本对虾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古镇口湾褐牙鲆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S931.5
  8. 预混料型方便海蜇食品的研制,TS254
  9. 古镇口湾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增殖放流的初步研究,S968.22
  10. 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早期幼体发育生物学及摄食运动行为的初步研究,S917.4
  11. 海蜇活性肽的制备及降血压效果的研究,TQ464.7
  12. 海蜇胶原蛋白提取及超滤在胶原蛋白纯化中的应用,TQ936
  13. 西北太平洋两种海洋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及分子标记在褐牙鲆增殖放流中的应用,S917.4
  14. 黄东海胶质浮游动物水母类研究,Q958
  15. 两种大型水母毒素的分离纯化及其蛋白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Q55
  16. 利用分子标记评估中国对虾放流效果研究,S931.5
  17. 山东半岛南部中国对虾放流增殖效果评估,S931.5
  18. 杂交种(哲罗鲑♀×细鳞鲑♂)的鉴定和呼玛河哲罗鲑增殖放流效果初步评估,S961
  19. 东江湖水环境及渔业可持续发展研究,S937
  20. 海蜇Wnt信号途径关键节点基因的克隆与表达,S917.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技术 > 各种海产动植物养殖 > 其他海产动物养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