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银屑平颗粒药效实验及作用机理的探讨

作 者: 邱翔燕
导 师: 周爱香
学 校: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银屑平颗粒 银屑病 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 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模型 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 急性毒性实验
分类号: R28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检测银屑平颗粒在形态、组织病理学和细胞因子水平上对银屑病的影响;通过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模型、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模型,观察银屑平颗粒对上皮细胞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的影响;通过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银屑平颗粒的急性毒性。从而探讨银屑平颗粒的药效及作用机理和它的安全性,为银屑平颗粒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银屑平颗粒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选用70只豚鼠,220-300g,雄性。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银屑灵组、甲氨喋呤组、银屑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0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涂抹5%心得安乳剂,0.1ml/cm2,2次/天,连续涂2周,制成豚鼠银屑病模型。第15天开始各组分别给予药物,银屑平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3.34g、1.67g、0.84g生药/kg体重,银屑灵组9.46g/kg体重,甲氨喋呤组0.73mg/kg体重,均0.35ml/100g体重,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2周,1次/天。末次给药1h后,用20%乌拉坦(0.5ml/100g)腹腔注射麻醉,取双耳,左耳迅速放入碎冰冷冻,保存于-20℃备用,用作检测细胞因子TNF-α和ICAM-1;右耳用作病理切片,置10%甲醛溶液中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常规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改变程度比较。实验整个过程注意观察豚鼠一般情况及双耳形态的变化。2.银屑平颗粒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用ICR小鼠50只,20-22g,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银屑灵组、银屑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10只/组,银屑平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灌胃给予8.54g、4.27g、2.14g生药/kg体重,对照组和银屑灵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和银屑灵24.2g生药/kg体重,连续给药14天,0.2ml/10g体重,1次/天。末次给药后第二天处死小鼠,在距跟部约1.8cm处取一鼠尾长方形皮片,常规制片,光镜下计数小鼠尾部表皮每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3.银屑平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用60只小鼠,20-25g,雌性。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组、银屑平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连续3天腹腔注射己烯雌酚,1次/天,每次0.2mg/只,造成小鼠阴道上皮处于动情期。第4天,分别灌胃给药,银屑平颗粒高、中、低三个剂量组8.54g、4.27g、2.14g生药/kg体重,甲氨喋呤组1.87mg/kg体重,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相同体积的蒸馏水,连续3天,0.2ml/10g体重,1次/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每只鼠均灌胃秋水仙碱4mg/kg,秋水仙碱使阴道细胞纺锤体无法形成,有丝分裂停止于M期的中期。8小时后脱颈椎处死小鼠,取阴道标本,常规制片,在光镜下计算每100个基底细胞中有丝分裂数,即有丝分裂指数。4.急性毒性实验:选用40只ICR小鼠,20-22g,雌雄各半。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6h,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给药组,给药前称重,24h内分2次(间隔6h)灌胃分别给予最大浓度2.6g生药/ml、最大体积0.8ml/10g体重的药物和蒸馏水,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536倍,观察小鼠死亡数及一般情况,连续观察14天,每天称重一次,检测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1.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实验中,银屑平颗粒组对豚鼠一般情况和双耳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耳部皮肤病理变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对照组,细胞因子TNF-α和ICAM-1水平不同程度地低于模型对照组。2.银屑平颗粒组小鼠尾部鳞片中有颗粒层形成的鳞片数明显多于对照组。3.银屑平颗粒组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4.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无死亡,观察14天后,小鼠体重及一般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银屑平颗粒可不同程度地改善银屑病豚鼠的一般情况、双耳形态,减轻组织病理状况,降低细胞因子水平。2.银屑平颗粒可以促进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改善动物皮肤角化不全状态。3.银屑平颗粒可抑制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改善动物皮肤角化过度状态。4.银屑平颗粒对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临床上银屑病以寻常型、血热风燥证多见,是多基因遗传决定、多环境因素刺激诱导,以免疫异常为关键环节的皮肤病。银屑平颗粒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方,有凉血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本实验从一般情况、双耳形态、组织病理状况、细胞因子水平探讨了药物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本实验为它的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9
ABSTRACT  9-12
英文缩略语  12-13
实验设计示意图  13-14
文献综述  14-31
  综述一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概况  14-21
    1.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概况  14-18
    2. 银屑病的治疗概况  18-21
    3 小结  21
  综述二 银屑病动物模型及检测指标的概况  21-26
    1 动物模型  21-23
    2 检测指标  23-25
    3 小结  25-26
  综述参考文献  26-31
学位论文正文  31-53
  前言  31-32
  实验研究  32-49
    1 实验材料  32-33
    2 实验方法和结果  33-48
      2.1 银屑平颗粒对豚鼠银屑病样动物模型的影响  33-40
        2.1.1 实验方法  33-35
        2.1.2 实验结果  35-37
        2.1.3 小结  37-40
      2.2 银屑平颗粒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40-43
        2.2.1 实验方法  40
        2.2.2 实验结果  40-41
        2.2.3 小结  41-43
      2.3 银屑平颗粒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43-46
        2.3.1 实验方法  43
        2.3.2 实验结果  43-44
        2.3.3 小结  44-46
      2.4 银屑平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  46-48
        2.4.1 实验方法  46
        2.4.2 实验结果  46-47
        2.4.3 小结  47-48
    3 结论  48-49
  讨论  49-52
  实验研究参考文献  52-53
致谢  53-54
个人简历  54-55

相似论文

  1. 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证侯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R275.9
  2. G31P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及银屑病鼠模型中IL-8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R758.63
  3. Ⅰ型、Ⅱ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析和ERβ在其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R758.63
  4. 皮质抑素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外源性皮质抑素对EGF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模型的影响,R758.63
  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R758.63
  6. 145例银屑病临床分析及68例寻常型银屑病生活质量调查,R758.63
  7. 银屑病合并症的回顾性分析,R758.63
  8. 6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R758.63
  9. 消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动物模型的研究,R285
  10. 化瘀消疕饮合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及对TNF-α、IL-8的影响,R285
  11. 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VEGF、VEGFR含量的影响,R285
  12. 鑱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46
  13. 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及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评价,R275.9
  14.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75.9
  15. NB-UVB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MIP-1α)和CCR1mRNA的影响及意义,R758.63
  16. 新疆维吾尔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R758.63
  17.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18. 清热化瘀汤治疗血热夹瘀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及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和尾部鳞状上皮细胞影响的研究,R275
  19. 肺、大肠、皮毛相关理论对银屑病防治的意义,R275.9
  20. 清热利湿饮治疗寻常型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及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R275
  21. 消银解毒汤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R2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药学 > 中药药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