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双源CT冠脉造影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状况的评价

作 者: 张彩霞
导 师: 邹松
学 校: 福建医科大学
专 业: 医学影像与核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造影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分类号: R81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在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差异和相关性;总结CABG术后桥血管CTA造影特点,分析相关因素对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对象与方法88例CABG术后患者(233根桥血管)行西门子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24例(60根桥血管)在CTA检查后2周内同时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所有患者桥血管近端吻合口、桥血管本身及桥血管远端吻合口的通畅情况,对比研究两种检查方法对评价桥血管通畅情况的差异及相关性;按照标准及专业知识分别对桥血管、靶血管、CABG术后间隔时间、手术年龄、性别进行分组,并对综合危险因素进行计分分组,统计各组间桥血管病变率是否有差异,初步预测各种因素对桥血管病变率的影响。结果1.双源CT冠脉造影(CTA)与选择性冠脉造影(CAG)两种检查方法对CABG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的评价无明显差异,相关性好;2.动脉桥(左乳内动脉桥)的远期通畅率明显高于静脉桥(大隐静脉桥);3.不同靶血管间的桥血管通畅率无显著性差异;4.CABG术后间隔时间不同对左乳内动脉桥及大隐静脉桥通畅率均无明显影响;5.50-59岁手术年龄组患者的LIMA桥病变率明显增加;手术年龄<50岁患者SV桥血管病变率明显增加;6.性别对LIMA桥通畅率无显著影响;但女性大隐静脉桥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男性;7.综合危险因素可以增加患者的桥血管病变率。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病变较常见,双源CT可作为一项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检查方法用于术后随访;LIMA桥血管通畅率明显优于SV桥;手术年龄、性别及综合危险因素均明显影响桥血管通畅率;不同靶血管及术后间隔时间对桥血管通畅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R541.4
  2.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研究,R541.4
  3. 青年与老年首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的研究,R542.22
  4. 颈动脉多普勒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R541.4
  5. 血浆五聚素3与冠心病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R541.4
  6. 平板运动试验对慢性完全闭塞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PCI术前疗效预测的研究,R541.4
  7. 68例眼眶肿瘤的CT征象分析,R739.7
  8. 外周血CGRP、SP水平及HR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研究,R541.4
  9. 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于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结果的对照研究,R541.4
  10. 动态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比分析,R541.4
  11.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R541.4
  12. IVUS—对比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病变特点的研究,R541.4
  13.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541.4
  14. 宝石CT血管成像在冠心病诊断的应用研究,R541.4
  15. 宝石能谱CT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心病价值的比较,R541.4
  16. 天香丹胶囊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研究,R259
  17. 320排动态容积CT在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方面的价值研究,R816.2
  18.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前后的临床应用研究,R654.2
  19. 腺苷负荷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及识别存活心肌应用价值的研究,R541.4
  20. 铁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相关关系的研究,R541.4
  21. 川崎病并发巨大冠状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分析及预后研究,R725.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特种医学 > 放射医学 > 各部位及各科疾病的X线诊断与疗法 > 心脏血管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