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负载型Pd催化剂催化甘油氧化羰化合成碳酸甘油酯

作 者: 王丽艳
导 师: 董文生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物理化学
关键词: 甘油 碳酸甘油酯 氧化羰化 Pd/C
分类号: TQ225.5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生物柴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副产物甘油的大量过剩,如何将甘油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已成为化学工业研发的热点,催化化学成为达到该目标和促进绿色化学发展的关键技术。其中,氧化羰化反应因具有高的原子利用率而得到了人们的亲睐。在甘油氧化羰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反应中,PdCl2(phen)/KI、 PdI2/KI、Pd(Oac)/Mn(acac)3/KBr等均相催化体系均可有效催化这一反应的进行,但由于均相催化体系存在分离的困难,所以发展高度有效的多相催化体系依然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本论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钯催化剂催化甘油氧化羰化反应,发现商用Pd/C催化剂在NaI的存在下可以高效的催化甘油氧化羰化合成碳酸甘油酯。同时,我们对可能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一些因素进行考察,如催化剂的类型、溶剂、助剂、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时间等。最终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以N,N-二甲基乙酰胺做溶剂,NaI做助剂,总压为5MPa(Pco:Po2=2: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为2h,实现甘油的高转化率(82.2%),碳酸甘油酯的高选择性(>99%)及催化剂的TOF值为900h-1。反应过程中,高活性的Pd颗粒通过溶剂作用从碳载体上脱落下来,当反应结束后Pd颗粒又通过再沉积作用稳定的吸附在碳载体上,Pd的溶解和再沉积作用是反应体系催化循环性的关键。该催化剂能够实现4次高效循环再利用,催化活性稍有降低。同时利用XRD、TEM、XPS、AAS、BET等表征手段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初步提出甘油氧化羰化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反应机理。另外,本文还采用胶体-沉积法制备了尺寸分布窄、高分散的纳米Pd溶胶并将其负载在金属氧化物上制成负载型纳米Pd催化剂,并讨论该催化体系下合成碳酸甘油酯的影响因素。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考察温度、保护剂种类、保护剂用量对Pd纳米粒子尺寸大小的影响,确定在冰浴下、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剂、当Pd/PVA=1:2mg mg-1时为Pd溶胶制备的最佳条件。2.将粒径在2.5nm左右的Pd溶胶按1wt%的负载量分别负载在五种不同金属氧化物载体上(CeO2、TiO2、SiO2、ZnO、Nb2O5),借助XRD、TEM、BET、 AAS等表征技术,重点研究载体表面Pd粒子流失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催化甘油氧化羰化的反应过程中,单质态Pd是最主要的活性物质,并且在反应起始时Pd的流失量越大,相应的碳酸甘油酯的收率越大。(2)相对其它载体而言,以Ti02为载体时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甘油的转化率达到73.1%,碳酸甘油酯的选择性为96.6%,TOF值为1192h-1,但三次循环利用后活性明显下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7
  1.1 前言  9-11
  1.2 碳酸甘油酯的性质和用途  11
  1.3 甘油合成碳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11-14
    1.3.1 酯交换法  12
    1.3.2 尿素醇解法  12-13
    1.3.3 氧化羰化法  13-14
  1.4 甘油氧化羰化法合成碳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14-16
    1.4.1 均相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4-15
    1.4.2 非均相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5-16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7
第2章 实验部分  17-27
  2.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及仪器列表  17-19
    2.1.1 实验所用主要试剂  17-19
    2.1.2 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19
  2.2 仪器分析及方法  19-20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19
    2.2.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9-20
    2.2.3 比表面积测定(BET)  20
    2.2.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  20
  2.3 反应装置  20-21
  2.4 实验方法  21
  2.5 产物分析的方法  21-22
  2.6 产物的定性与定量  22-27
    2.6.1 利用保留值定性  22
    2.6.2 产物的定量  22-24
    2.6.3 定量计算方法  24
    2.6.4 AAS标准曲线的测定  24-27
第3章 商用Pd/C催化甘油氧化羰化制备碳酸甘油酯  27-43
  3.1 引言  27
  3.2 实验部分  27-28
  3.3 结果与讨论  28-41
    3.3.1 不同种类的Pd催化剂的活性比较  28-29
    3.3.2 Pd/C催化剂活性评价  29-34
    3.3.3 Pd/C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34-39
    3.3.4 Pd/C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研究  39
    3.3.5 甘油氧化羰化反应的机理的研究  39-41
  3.4 本章小结  41-43
第4章 金属氧化物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43-57
  4.1 引言  43
  4.2 催化剂的制备  43-49
    4.2.1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43-45
    4.2.2 Pd溶胶的制备  45-49
    4.2.3 负载Pd催化剂的制备  49
  4.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及结果讨论  49-56
    4.3.1 不同载体的Pd催化剂催化活性的比较  49-50
    4.3.2 催化剂的TEM表征分析  50-53
    4.3.3 不同载体催化剂的AAS测定  53
    4.3.4 Pd流失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53-55
    4.3.5 催化剂的循环利用性  55-56
  4.4 本章小结  56-57
第5章 全文总结  57-59
参考文献  59-65
致谢  65-67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67

相似论文

  1. 超临界甲醇法从煎炸废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TE667
  2. 多壁碳纳米管负载Au@Pt、Au@Pd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O643.36
  3. 小桐子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医用级制备工艺研究,TQ223.163
  4.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5.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Pd/C的研究,O643.36
  6.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Pd基阴极催化剂的研究,O643.36
  7. 水稻纹枯病菌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S435.111.42
  8. 表面修饰碳纳米管负载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43.36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PD-1/PD-L1协同抑制分子的表达及意义,R593.22
  10. 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算法研究,TP242
  11. 串联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的仿真研究,TP242
  12. 用于高含水量丙烯酸废气催化净化的整体式钯催化剂的研究,O643.36
  13. [P,O]配体/醋酸钯催化体系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O631.5
  14. 鲨鱼肝油中角鲨烯和烷氧基甘油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TS227
  15.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PD-L1基因沉默对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R657.3
  16. 辛酸甘油二酯酶法合成及其纯化工艺的研究,TQ929
  17. 机载雷达杂波模拟器设计,V243.2
  18. 棉经纱上浆用生态热熔浆料的研究,TS103.846
  19. HPLC-ELSD法测定甘油含量的研究及硫酸钾的回收工艺,O657.72
  20. 甘油法制备二氯丙醇工艺研究,TQ223.26
  21. 假单胞菌利用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合成PHA研究,TQ320.7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基本有机化学工业 > 脂肪族化合物(无环化合物)的生产 > 脂肪族羧酸及其衍生物 > 碳酸的有机衍生物 > 碳酸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