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亲缘关系对于金丝猴后宫社会形成的作用研究

作 者: 何刚
导 师: 李保国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秦岭川金丝猴 微卫星DNA 亲缘系数 一雄多雌社会单元 全雄单元
分类号: Q95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动物的社群稳定机制是研究其生存策略的突破口,其中采食策略和婚配制度是组成其稳定机制的两个主要方面,在川金丝猴种群中,两者均与其社群组织密不可分。秦岭川金丝猴是以一雄多雌后宫式的家庭单元构成社会组织,其中单元内的雄性常被替换,而雌性则相对稳定。这种稳定的后宫对其家庭单元的稳定,进而对整个社群的稳定意义重大,是研究金丝猴稳定机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另一方面,亲缘关系是影响动物婚配制度和社群组织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单元内的雌性为什么能够长期、稳定的组合生活在一起?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检验了亲缘关系对金丝猴后宫的形成是否产生影响,检验了亲缘关系对雌性的单元间迁移是否产生影响。本文在个体识别的基础上,采集了秦岭玉皇庙西梁群川金丝猴的非损害性样品,利用多态性微卫星位点计算个体间的亲缘系数,并对比了不同组别(根据单元归属以及性别进行分组)间的亲缘系数,探讨亲缘关系如何影响川金丝猴的后宫社会、迁移策略以及社会组织。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对比研究了计算亲缘系数的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法,经过计算比较,其中Lynch&Ritland(1999)模型在综合考虑其估计亲子、全同胞、半同胞和无关个体时的方差较小(6分别为0.0236,0.0344,0.0350,0.0256),较为适合本研究,所以选用该模型计算亲缘系数。2.使用来源于秦岭多个地区的“秦岭川金丝猴群体”的样品,从144个已报道的非人灵长类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52个具有多态性的位点,作为候选位点拟用于亲缘系数计算。应用非损害性采样方法,分3个采样期(分别为2005、2008和2011年),对秦岭周至国家自然保护区西梁群采样,共采集了86个成年个体,共131份非损害性毛发和粪便样品。结合前期多态性位点的研究,挑选18个在西梁群中多态性最高的位点进行所有样品的扩增分型,并通过至少2次的重复扩增以保证分型的正确率。结果,除一个位点外其他17个位点均符合哈温平衡,等位基因数为3.8889±0.7370(平均值±标准差,下同),表观杂合度0.6179±0.0883,期望杂合度0.6261±0.0601,多态信息含量0.5572±0.0703,有效等位基因数2.7514±0.4933,近交系数FIS=0.0118±0.1214,结果表明该研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处于较高的水平且近交水平较低。3.根据分型结果,计算西梁群个体间的亲缘系数,依据个体的单元、性别进行个体对分组,对不同组别的亲缘系数进行比较。发现单元内雌性与群体内雌性之间的亲缘系数存在显著差异(P<0.0001,Z=4.7170),提示单元内雌性川金丝猴的组合与稳定存在明显的亲选择;单元内的雌性个体亲缘系数明显高于群体内的(F-F in OMU (?)r=0.0673,F-F in Troop (?)r=-0.0049),说明雌性个体明显存在倾向于同其雌性亲属(或亲缘关系更近的雌性个体)生活在一个单元中的现象。4.对迁移个体的迁移目标单元与可选单元的亲缘系数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雌性个体在单元间迁移时将选择与其雌性亲缘关系较近的单元迁入(P=0.0056,Z=-2.7685),而对单元主雄的选择性不明显(P=0.9274,Z=0.0911)。5.对群体中雌雄两种性别分组数据进行Fisher’s检验(fisher’s extract test),结果显示两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等位基因分布:Χ2=59.64,P=0.0042;基因型分布:Χ2=58.03,P=0.0063);对每个位点都进行了G检验(extract G-test),结果显示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在D7s2204,D19s248, TPOX和D16s540这4个位点表现出了显著的差异(α=0.05),提示某一性别的个体存在外来迁入个体。结合金丝猴的生活史,推测雄性个体进行群间迁移的可能性最大,AMU极有可能是猴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桥梁。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目录  8-11
第一章 绪论  11-33
  1.1 灵长类的分类和社会组织  11-16
    1.1.1 灵长类分类  11-14
    1.1.2 非人类灵长类社会组织的类型  14-16
  1.2 灵长类的亲缘关系研究进展  16-20
    1.2.1 猴亚科物种  16-17
    1.2.2 卷尾猴  17-18
    1.2.3 山地大猩猩  18-19
    1.2.4 黑猩猩  19
    1.2.5 倭黑猩猩  19-20
  1.3 重层社会的灵长类亲缘关系  20-22
    1.3.1 亲缘结构与迁移模式  20-21
    1.3.2 雌性间的亲缘关系  21
    1.3.3 两性间的关系  21-22
  1.4 个体亲缘关系的研究条件  22-23
  1.5 分子标记在灵长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3-31
    1.5.1 遗传标记选择  23-27
    1.5.2 微卫星标记的特点  27-28
    1.5.3 微卫星标记的检测方法  28-29
    1.5.4 微卫星标记及其在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9-31
  1.6 开展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33
第二章 秦岭川金丝猴亲缘关系研究的实验方法  33-63
  2.1 亲缘关系计算方法  33-43
    2.1.1 亲缘系数、二基因系数和四基因系数  33-34
    2.1.2 从遗传标记中估计亲缘系数  34
    2.1.3 矩估计法  34-38
    2.1.4 最大似然法  38-40
    2.1.5 亲缘系数模型的评价  40-41
    2.1.6 种群结构下的亲缘系数计算  41-43
  2.2 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  43-51
    2.2.1 样品来源  43-44
    2.2.2 DNA提取、扩增以及检测  44-45
    2.2.3 筛选微卫星的步骤  45-46
    2.2.4 结果  46-51
    2.2.5 讨论  51
  2.3 试验可靠性研究  51-63
    2.3.1 扩增错误的多项式分布模型  53-54
    2.3.2 模型仿真  54-56
    2.3.3 材料与方法  56-57
    2.3.4 结果  57-58
    2.3.5 讨论  58-63
第三章 金丝猴的亲缘关系研究  63-77
  3.1 研究地点及研究对象  63-65
  3.2 样品采集  65-67
  3.3 遗传多样性研究  67-71
    3.3.1 位点的选择,样品提取、扩增、分型  67-68
    3.3.2 遗传多样性结果  68-70
    3.3.3 种群近交水平  70
    3.3.4 个体示踪  70-71
  3.4 亲缘系数结果与分析  71-77
    3.4.1 亲缘系数计算模型的选择  71-72
    3.4.2 亲缘系数计算结果  72-73
    3.4.3 单元间的迁移  73-74
    3.4.4 群间的迁移  74-77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77-85
  4.1 研究方案  77-79
    4.1.1 实验方案的可靠性  77-78
    4.1.2 亲缘系数模型的适用性  78-79
  4.2 亲缘关系如何影响川金丝猴  79-85
    4.2.1 亲缘关系在OMU组织与维持中的作用  79-81
    4.2.2 亲缘关系形成的机制  81-82
    4.2.3 川金丝猴迁移模式与两性关系  82-83
    4.2.4 川金丝猴形成重层社会的原因  83-85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85-87
  5.1 微卫星位点的筛选  85
  5.2 对西梁群的种群遗传学分析  85
  5.3 金丝猴的亲缘关系结构  85-86
  5.4 创新点  86-87
参考文献  87-99
附录A 采集到的成年个体记录  99-101
附录B 部分个体分型记录  101-103
附录C 西梁群体中多态性较高的位点信息  103-10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5-107
致谢  107-109
作者简介  109

相似论文

  1. 泥鳅家系的建立及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分析,S917.4
  2. 人工投食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中全雄单元的生存策略分析,Q958
  3. 微山湖四鼻须鲤鱼种质资源状况的初步研究,S917.4
  4. 大口黑鲈生长发育分析及微卫星标记的亲权鉴定,S917.4
  5. 胚胎无血清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克隆牛微卫星检测,S823
  6. 绵羊同种及绵羊—山羊异种核移植研究,S826
  7. 河北塞罕坝黑琴鸡的遗传多样性及与栖息地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Q958.1
  8. 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抱团行为及睡眠位置空间选择研究,Q958
  9. 秦岭川金丝猴冲突及冲突后行为研究,Q958
  10. 湖南地区慢性HBV患者和HBV携带者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第五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研究,R450
  11. 辽东湾斑海豹种群遗传特征的研究,Q953
  12. 野生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母婴偏好及生物市场的研究,Q958
  13. 野生秦岭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理毛与交配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Q958
  14. 中缅树鼩分子标记方法的建立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Q95-33
  15. 胰腺癌微卫星不稳定性及其临床病理特点的研究,R735.9
  16. 利用微卫星标记研究长江下游地区夜鹭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繁殖行为,Q953
  17. 东平湖几个鱼类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微卫星标记研究,Q953
  18. 短尾猴雄—婴照料行为研究,Q958.1
  19. 食蟹猴等猴类微卫星DNA及性别决定基因的初步研究,Q953
  20. 柿SSR富集DNA文库构建与筛选,S665.2
  21.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草鱼与普通草鱼基因组的微卫星分析,Q95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