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徐州地区维管植物资源调查及主要森林植被类型研究

作 者: 葛厚尚
导 师: 王庆亚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徐州 维管植物 植物资源 植被类型
分类号: Q94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0’-34°58’,地形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约占全市面积10%。徐州距离海洋较远,为大陆性气候,是全省夏天最热、冬天最冷的地区。笔者2011-2012年多次对徐州市典型山地丘陵地带包括:泉山、云龙山、大洞山、艾山、马陵山进行了植被调查,对丰县、沛县、邳州、新沂的郊区和农村进行了植物资源调查,主要结论如下:本次调查共发现野生维管植物627种,另有栽培种63种,其中重要木本栽培植物45种。共690种维管植物隶属于113科388属。经过分析该地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表明了徐州位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特点。热带成分在有较高比例,反映了徐州位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的特点,这使该区植物区系的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本次调查发现了4种江苏省新分布植物分别为: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sinensisi、湖南黄花稔sida cordifolioides、大车前Plantago major L和长柄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harmsii Ulbr.参照吴征镒植物资源分类系统及江苏植物志标注用途将地区植物资源分类结果为:可分为食用植物214种、药用植物232种、材用植物65种、观赏植物119种、能源植物97种、环保植物117种、其他用途植物资源167种。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可将徐州植被划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三个植被类型,主要包括:侧柏林、侧柏—刺槐林、侧柏—梧桐林、侧柏—榆树林、侧柏—构树林、刺槐林、刺槐—桑树林、刺槐—黄连木—三角枫林。多样性指数比较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多样性较高,针叶林的多样性最低。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19
  1.1 植被分类研究概况  9-10
    1.1.1 国际植被分类系统  9-10
    1.1.2 我国的植被分类研究进展  10
  1.2 江苏植被概况  10-11
  1.3 徐州森林植被及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11-14
  1.4 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14-16
    1.4.1 植物资源定义  14
    1.4.2 植物资源分类系统  14-15
    1.4.3 我国近代野生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5-16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19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和研究方法  19-25
  2.1 徐州自然概况  19-20
    2.1.1 地理位置  19
    2.1.2 地形地貌  19
    2.1.3 气候条件  19-20
    2.1.4 植被状况  20
  2.2 研究方法  20-25
    2.2.1 野外调查、标本的鉴定与分类  20-21
    2.2.2 调查方法  21
    2.2.3 主要调查和记录指标  21-22
    2.2.4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计算方法  22-23
    2.2.5 植物群相似度测定方法  23-25
第三章 徐州植物区系及主要维管植物资源  25-33
  3.1 徐州植物区系  25-27
  3.2 徐州主要维管植物资源调查  27-33
    3.2.1 徐州植物资源分类  27
    3.2.2 徐州特色植物资源  27-29
    3.2.3 徐州地区植物新分布  29-33
第四章 徐州主要植被类型研究  33-53
  4.1 徐州植被类型  33-36
    4.1.1 落叶阔叶林  33-34
    4.1.2 针叶林  34
    4.1.3 针阔混交林  34-36
  4.2 徐州植被乔木层物种组成  36-37
  4.3 徐州植被灌木层物种组成  37-38
  4.4 徐州植被的物种丰富度  38-39
  4.5 徐州植被8个典型群落的相似性  39-40
  4.6 徐州植被多样性  40-43
    4.6.1 乔木层的多样性  40-42
    4.6.2 灌木层的多样性  42-43
  4.7 泉山、云龙山、大洞山植被状况比较  43-53
    4.7.1 云龙山  43-46
    4.7.2 泉山  46-49
    4.7.3 大洞山  49-50
    4.7.4 三地主要植被状况比较  50-51
    4.7.5 小节  51-53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3-59
  5.1 主要结论  53
  5.2 讨论  53-59
    5.2.1 徐州植被与安徽皇藏峪植被比较  53-54
    5.2.2 徐州泉山植被发展变化  54-57
    5.2.3 建议  57-59
参考文献  59-65
附件一  65-90
附件二  90-99
致谢  99

相似论文

  1. 乌岩岭保护区黄腹角雉栖息地植被类型及植食性食物研究,Q958
  2.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3.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4. 徐州市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G80-05
  5. 两种泥炭蒸散发实验研究,P931.1
  6. 徐州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研究,TU986
  7. 长白山北坡地带性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S714.3
  8. 连云港云台山野生观赏植物调查、评价及应用研究,S68
  9. 徐州海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研究,F552
  10. 徐州城市旅游品牌开发模式研究,F592.7
  11. 徐州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应用与规划研究,S725.1
  12. 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X820
  13. 崂山百合属植物资源调查研究,S682.29
  14. 徐州工程机械博览物流中心可行性研究,F259.2
  15. 叶尔羌河流域植物区系及植被研究,Q948
  16. 徐州城市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TU985
  17. 对徐州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G807.4
  18. 珠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Q948
  19. 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K879.4
  20. 徐州出土汉代铜镜研究,K876.4
  21. 徐州汉文化装饰艺术特征研究,K878.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植物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