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作 者: 彭冲
导 师: 李建民
学 校: 吉林财经大学
专 业: 国际贸易学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经济合作 政策建议 合作机制
分类号: F12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各个国家开始认识到全球化是把双刃剑,在享受全球化带来的福利的同时,也逐渐经受着全球化所带来的弊端,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形下,各个国家开始形成小范围的区域合作以谋求自身经济的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一体化的一种形式,在东亚地区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其中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就是顺应这种形势而开展起来的。十多年来,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取得较快进展,与其他区域合作的形式相比,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独具特色。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地理位置显著,资源丰富,开展经济合作有利于整合次区域各国的力量,调动区域内外各方的力量,促进区域内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东亚经济的发展。进入21世纪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湄公河次区域也成为诸多国家竞争的焦点。中国通过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利于促进与流域内五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从而保证本区域的和平与稳定,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这也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提升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的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并不像想象中那样富有成效,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许多领域合作的滞后性极大的影响了该区域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次区域各国间既存在着诸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致性程度高、各国经济开放意图明确、各国外贸依存度水平高、与世界经济整合成效显著、区域内贸易一体化程度明显优于欧盟成员国等有利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因素,也存在着诸如经济发展差距大、交通基础设施差、与世界市场融合程度低等不利因素。本文根据次区域各国的经济概况对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对次区域合作提供若干政策和建议。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应如何结合自身发展需要和次区域五国的资源互补性制定相应的政策,这同时也是本文需要研究的重点和目的。阻碍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不利因素中国可以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策略。基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的现状以及开展经济合作的潜力与困难,次区域各国与国际社会应当立足区域发展的长远利益,坚定而循序渐进地推动该区域的经济合作进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英文摘要  5-9
引言  9-11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历史回顾  11-14
  (一) 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  11
  (二)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及由来  11-12
  (三) 次区域国际经济合作开发机制  12-14
    1. 亚洲开发银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12
    2. 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12-13
    3. 湄公河委员会  13
    4. 中、老、缅、泰毗邻地区经济四角机制  13-14
二、大湄公河次区域基本概况  14-24
  (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自然概况  14-15
  (二) 次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15-16
  (三)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的成效  16-19
    1. 国家间建立了相互信任机制  16-17
    2. 国家间签订了一系列的重要协议  17
    3. 构建了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17-18
    4. 促进了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弱化  18
    5. 促进了金融合作  18-19
    6. 培养了一批投身于次区域经济合作事业的人才  19
  (四) 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果  19-24
    1. 交通和能源合作卓有成效  19-20
    2. 贸易与投资环境逐步得到改善,贸易合作成果大  20-22
    3. 旅游合作开拓新步伐  22-23
    4. 毒品替代种植取得新突破  23-24
三、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利条件与面临的障碍  24-31
  (一)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利条件  24-27
    1. 优势的地理位置  24
    2. 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深远的历史渊源  24
    3. 次区域市场潜力大  24-25
    4.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商品贸易的互补性奠定了经济合作的基础  25-27
    5. 中国与次区域国家投资需求促进其经济合作的步伐  27
  (二)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障碍  27-31
    1.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相互差距大  27-28
    2. 交通基础设施滞后  28
    3. 市场发育总体水平低、开放度参差不齐  28-29
    4. 劳动力素质低,缺乏技术及管理技能专业人才  29
    5. 项目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没有协调发展  29-30
    6. 政治制度不同和“中国威胁论”的存在制约了经济合作的发展  30-31
四、我国对当前影响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应对策略  31-35
  (一) 加强农业合作促进经济发展,从而解决经济落后状况  31
  (二) 加强行业合作促进跨国基础设施建设  31-32
  (三) 对次区域内国家采取差异化政策  32-33
  (四)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力技术水平  33
  (五) 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34
  (六) 发挥大国优势,带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34-35
五、根据各国资源比较优势,加快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产业合作  35-42
  (一) 能源产业合作开发  35-36
  (二) 生物资源合作开发  36-38
  (三) 矿产资源合作开发  38-40
  (四) 机电制造业合作  40-42
结论  42-44
参考文献  44-46
后记  46

相似论文

  1.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2.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3.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4. 普通高校教育信息化问题分析及政策研究,G434
  5. 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F832.6
  6.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山市政府外贸管理的问题与对策,F752.8
  7.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分析,F127
  8. 长沙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营效果评估,G812.4
  9.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配套政策建议及评价机制研究,TM73
  10. 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127
  11. 农村剩余劳动就业的新特点及深层微观原因,F249.2
  12. 福建省规模化养猪场污染治理对策研究,S828
  13. 大湄公河次区域水电能源合作与中国的功能定位,D73
  14. 利益、制度、观念,D822.3
  15.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F832.4
  16.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授信问题研究,F276.3
  17. 股份支付准则、盈余管理及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F224
  18. 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研究及对策建议,G647.38;F224
  19.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F126.1
  20. 国有企业创业投资的社会贡献评价体系研究,F832.48
  21. 我国新股发行制度变迁过程中IPO抑价问题研究,F832.51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对外经济关系 > 对各国经济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