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吉林省县域农业生产研究

作 者: 祝源清
导 师: 王晓丽
学 校: 吉林财经大学
专 业: 数量经济学
关键词: 吉林 农业 灰色关联度 Moran DEA Malmquist
分类号: F3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一个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重大研究课题。发展农业生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研究其农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根据吉林省的农业资源状况,参考相关资料我们把吉林省分为西部平原区、中部平原区、东部半山区、长白山地区。根据灰色关联度大小、产业贡献率和区位商,确定每个区划的产业特点,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平原区应该发展农业和畜牧业。西部平原区的主导产业是牧业,但缺乏比较优势。东部半山区牧业的产业增加值贡献率最大。长白山地区林业和渔业的比较优势省内遥遥领先。其次,采用全局和Moran散点图对吉林省农业、林业、牧业的分布描述性空间统计分析。农业产业集聚出现条块化倾向,林业的产业集聚区则扩大,畜牧业总体来没有变化。再次计算区位商和效率优势指数,确定每个县域的优势农业产品。利用灰度模型预测吉林省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结果表明吉林省除水产品不能自给外,其他农产品都远远超过本省需求。本文利用超效率DEA方法计算吉林省2009年各县域农业的投入产出相对效率,并对各县域如何改进,提出了意见;采用Malmquist指数计算出1995-2009年吉林省各县域的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值,发现吉林省技术效率指数是上升的,技术进步指数是下降的,受技术进步指数拖累,总体而言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下降的。本文是第一次基于县域农业经济来研究吉林省农业。联合使用区位商和生产效率优势指数来研究区域农产品特点。在方法上,本文基于空间统计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吉林省农林牧渔产业集聚。采用DEA方法来评估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7
引言  7-12
一、吉林农业概述  12-18
  (一) 吉林省农业资源概述  12-13
  (二) 吉林省农业区划概述  13-15
    1. 长白山地区  13-14
    2. 东部半山区  14
    3. 中部平原区  14
    4. 西部平原区  14-15
  (三) 吉林省农业区划产业分析  15-18
    1. 灰色关联度数学模型基本步骤  15-16
    2. 吉林省各农业区划农林牧渔产业分析  16-18
二、吉林省农业空间变迁  18-22
  (一) 空间集聚理论  18-19
  (二) 吉林省农、林、牧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19-22
    1. 吉林省各县域农、林、牧产业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19-20
    2. 吉林省各县域农、林、牧产业局部空间关联性分析  20-21
    3. 总结和政策含义  21-22
三、吉林省农产品分析  22-30
  (一) 吉林省农产品县域优势分析  22-27
    1. 吉林省农作物产品重点县域优势分析  22-26
    2. 吉林省畜牧业产品各县域优势分析  26-27
  (二) 吉林省主要农产品区域供应情况分析和预测  27-30
    1. GM(1,1)模型的建模预测步骤  27
    2. 吉林省农产品供需模型建立和分析  27-28
    3. 吉林省农产品供需预测  28-30
四、吉林省农业生产效率分析  30-50
  (一) DEA 和Malquist 方法  30-33
    1. 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DEA)  30-31
    2. Malmquist 指数  31-33
  (二) 吉林省农业超效率DEA 分析  33-38
    1. DEA 模型建立  33-34
    2. DEA 模型求解及结果分析  34-38
    3. 总结及政策建议  38
  (三) 吉林省农业Malmquist 指数效率分析  38-48
    1. 2004 -2009 年五年吉林省农业生产效率变动分析  38-41
    2. 2004 -2009 年五年间每个年区间内吉林省农业生产效率变动分析  41-47
    3. 总结  47-48
  (四) 吉林省农业生产力提高对策  48-50
    1. 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  48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防治水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48
    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8-49
    4. 积极开拓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49
    5. 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49-50
结论  50-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3. 稻—蛙、瓜—蛙—鱼生态种养及养分平衡的研究,S-0
  4.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5. 基于DEA的某高校教育投资效益评价研究,G647.5
  6. 河南境内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X52
  7. 宜兴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X592
  8.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模式发展研究,F320.1
  9.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10.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1. 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F320.1
  12. 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F320.1
  13.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4.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5.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6. 高校经济困难生资助研究,G647
  17.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18.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9.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20. 农业供应链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S126
  21. 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S5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地方农业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