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合并利用评价研究

作 者: 梅力
导 师: 李晓东
学 校: 新疆大学
专 业: 地理学
关键词: 头屯河区 土地利用 经济技术开发区 合并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发展空间不足的现象逐步显现。中国这个以农业发展为基础的国家正处于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时期。以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并为前提,分析通过调整产业布局,使头屯河区原先依靠工业、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高新技术行业的发展模式。借助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有的政策和税收优势及相对成熟的城市空间组合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及单位生产总值,集聚决策、管理、研发、生产、销售等功能的服务型产业,使其外延扩张,形成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带,提升以乌鲁木齐为核心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整体竞争实力。同时,解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空间发展上受土地资源限制的问题。促进乌鲁木齐城市化的进程更加科学、合理,并带动城市周边地区发展,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本文主要对研究区域,即头屯河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研究。论文主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城市区域发展理论、土地利用结构理论研究。提出本文研究基于的相关概念,介绍分析土地集约利用的数学方法。第二部分是研究区域土地潜力分析。在分析当前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潜力的基础上,通过基于熵权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的土地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结合统计数据和头屯河区的实际状况的土地利用均衡性进行了评价。第三部分是头屯河区与开发区合并可行性研究。根据乌鲁木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等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其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的发展战略,分析两区合并后的优势。加强规划对土地利用的引导作用,通过市场方式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科学化、信息化。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引言  8-12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8-12
    1.1.1 研究背景  8-9
    1.1.2 研究意义  9-10
    1.1.3 研究综述  10-12
第二章 研究理论与方法  12-17
  2.1 研究目标  12
  2.2 理论支持  12-15
    2.2.1 区位理论  12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12
    2.2.3 城市地域空间利用结构理论  12-13
    2.2.4 土地稀缺性理论  13
    2.2.5 土地供求平衡理论  13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13-14
    2.2.7 增长极理论  14
    2.2.8 产业集群理论  14-15
  2.3 研究方法  15
  2.4 技术路线  15-16
  2.5 数据来源  16-17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17-32
  3.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17-19
    3.1.1 经济技术开发区现状  17
    3.1.2 头屯河区现状  17-19
  3.2 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潜力分析  19-22
    3.2.1 扩展潜力分析  19
    3.2.2 结构潜力分析  19-20
    3.2.3 强度潜力分析  20-21
    3.2.4 管理潜力分析  21
    3.2.5 分析结果汇总  21-22
  3.3 研究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现状分析  22-32
    3.3.1 模型基本原理  22-23
    3.3.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3-24
    3.3.3 模型评价步骤  24-25
    3.3.4 分析研究区域  25-30
    3.3.5 评价结果汇总  30-32
第四章 研究区域发展影响因素  32-35
  4.1 头屯河区发展影响因素  32-33
    4.1.1 政府支持不够  32
    4.1.2 资金供给不足  32
    4.1.3 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  32-33
    4.1.4 空间利用不充分  33
  4.2 经济技术开发区  33-35
    4.2.1 空间发展不足  33-34
    4.2.2 管理体制不畅  34
    4.2.3 服务业发展滞后  34-35
第五章 研究区域合并预期分析  35-38
  5.1 地缘区位优势  35
  5.2 体制功能优势  35-36
  5.3 产业聚集优势  36
  5.4 投资环境优势  36-37
  5.5 科技人才优势  37
  5.6 是资金保障优势  37-38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38-41
  6.1 结论  38-39
  6.2 不足之处  39
  6.3 特色与创新  39-40
  6.4 展望  40-41
参考文献  41-44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4-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面向动态文档集的大规模文本索引构建技术的研究,TP391.3
  2.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3. 洛阳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研究,X171
  4. 合并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TD724
  5. 193例老年女性妇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R713
  6.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不良影响的探讨,R714.7
  7. 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F127
  8. 基于IEC61850-9-1标准的光电互感器合并单元设计,TM45
  9. 110kV云林变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与实践,TM76
  10. 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F127
  11. 基于DEA方法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评价研究,F224
  12. 基于景观格局指数的延吉河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研究,X522
  13. 基于GIS的青海湖流域LUCC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P208
  14. 基于IEC61850标准的线路保护装置的研究,TM76
  15. 基于IEC61850标准合并单元的研制,TM76
  16. 福建省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X826
  17. 鲁甸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F301
  18. 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X820.3
  19. 基于TOD理论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模式研究,TU984.113
  20. 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F224
  21. 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