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研究

作 者: 周勇
导 师: 胡建绩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产业经济学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企业创新 实物期权 期权博弈 产业政策
分类号: F27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4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产业的突破性发展,已经使我们看到某些产业的边界开始模糊,产业相互之间出现融合发展趋势,随着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的进一步迅猛发展,可以预见产业融合的范围会越来越广,对经济发展也将发挥前所未有的推动力。实际上,产业融合一直伴随着产业演进。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紧密相关,融合往往发生在传统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之间,表现为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内部的生产方式、重构价值链和价值创造过程,协调产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从而改变原有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模糊产业边界,在多个产业之间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作为产业微观基础的企业,其创新行为也大大加速了产业融合。木文从产业融合的微观角度,认为产业融合企业将现有产业要素与其它产业有形或无形资源相互嫁接运营,并带动形成产业化的创新行为。或者说产业融合从微观上考察,其实质是企业改变原有运营态势的创新与变革行为,包括技术技能、产品流程、管理组织和市场的创新。木文通过对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的研究,力图解释产业融合的微观创新机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包括:(1)对现有投资决策理轮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进行研究综述。本文队传统的投资决策方法以及最近几十年发展的实物期权期权博弈理论进行了系统评述。其中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总结主要集中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决策树、敏感性分析、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上,然后,重点阐述了实物期权理论内容包括概念内涵、分类与特征。以上内容,为全文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在方法沦研究基础上,本文针对面向产业融合的创新投资,以期权博弈理论为基础给出了近期的研究综述。(2)研究了产业融合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论文主要丛产业融合的内涵、分类和动力等角度研究了产业融合内在特征;并重点探讨了产业融合的微观创新机制,指出企业创新是产业融合的微观实质,是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进一步拓展。(3)针对产业融合下企业创新的特点,建立了企业创新投资的期权博弈分析模型。主要从企业面对产业融合创新时的巨大投入以及未来市场不确定性推出模型假设,并给出了博弈均衡和相应的均衡策略。(4)针对企业面临产业融合创新高风险的的消耗战,建立了一个补贴模型。通过一个竞争性市场的模型,给出一个补贴因子。(5)对于补贴因素,根据国内外对企业创新的政策与实践,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讨论了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补贴问题,并给出了相关建议。全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讨论了产业融合的微观机制,通过对产业融合的微观主体、概念内涵、类型和动力的探讨,指出企业创新正是产业融合的微观基础。(2)运用期权博弈理论和方法,对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决策机制进行了研究,得出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的均衡策略。(3)对相关期权博弈模型进行了拓展,使模型更加适合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决策。(4)面向业融合的企业创新,因为具有高度风险,即使期望收益,企业也愿意选择等待有利因素的出现才开始投资,在博弈中,这往往会导致消耗战,本文引入补贴因索,并对此进行了探索性讨论。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11-16
    1.1.1 经济演进中的产业融合  11-13
    1.1.2 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  13-16
  1.2 研究主题与研究意义  16
    1.2.1 研究主题  16
    1.2.2 研究意义  16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16-19
    1.3.1 本文主要内容  16-17
    1.3.2 本文结构框架  17-19
  1.4 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19-20
第一章 传统投资决策方法  20-27
  2.1 回收期法(PAY-BACK PERIOD METHOD)  20-21
  2.2 内部收益率法(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21-22
  2.3 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  22-23
  2.4 敏感性分析方法(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23-24
  2.5 决策树方法(DECISION TREE METHOD)  24-25
  2.6 蒙特卡罗方法(MONTE CARLO METHOD)  25-26
  2.7 本章小结  26-27
第三章 实物期权理论综述  27-40
  3.1 实物期权理论  27-37
    3.1.1 实物期权理论的基础  27-28
    3.1.2 实物期权内涵  28-29
    3.1.3 实物期权分类与特征  29-34
    3.1.4 实物期权求解方法  34-37
  3.2 实物期权的应用领域  37-39
  3.3 本章小结  39-40
第四章 企业创新的期权博弈理论综述  40-48
  4.1 博弈论的发展  40-41
  4.2 期权博弈的发展  41-44
    4.2.1 期权博弈的由来  41-42
    4.2.2 对称企业  42-43
    4.2.3 非对称企业  43-44
  4.3 期权博弈在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综述  44-47
    4.3.1 关于创新本身不确定性的研究  44
    4.3.2 关于创新市场不确定性的研究  44-45
    4.3.3 关于创新项目序列投资的研究  45-46
    4.3.4 国内研究动态  46-47
  4.4 本章小结  47-48
第五章 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  48-65
  5.1 产业融合的主体与内涵特征  48-52
    5.1.1 产业融合的微观主体  48
    5.1.2 产业融合的概念内涵  48-51
    5.1.3 产业融合的特征  51-52
  5.2 产业融合类型  52-55
    5.2.1 技术融合视角  52-53
    5.2.2 产品融合视角  53-54
    5.2.3 产业边界视角  54-55
  5.3 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与过程  55-56
    5.3.1 产业融合产生的动力  55
    5.3.2 产业融合产生的过程  55-56
  5.4 企业创新  56-60
    5.4.1 创新的发展沿革  56-57
    5.4.2 创新的主体与模式  57-58
    5.4.3 创新的趋势  58-60
  5.5 特征与影响因索  60-64
    5.5.1 企业创新影响因素  60-61
    5.5.2 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特点  61-64
  5.6 本章小结  64-65
第六章 面向产业融合的企业创新投资博弈  65-83
  6.1 引言  65-67
    6.1.1 定性研究综述  65-66
    6.1.2 定量研究综述  66-67
  6.2 模型假设  67-70
  6.3 追随者的投资价值和投资临界  70-72
  6.4 领先者的投资价值和投资临界  72-75
  6.5 共谋的投资价值和投资临界  75-77
  6.6 投资策略均衡  77-79
    6.6.1 投资策略均衡与均衡投资策略  77-78
    6.6.2 共谋投资策略均衡  78
    6.6.3 抢先投资策略均衡  78-79
    6.6.4 同时投资策略均衡  79
  6.7 数值算例  79-81
    6.7.1 共谋投资策略均衡数值算例  79-80
    6.7.2 抢先和同时投资均衡策略数值算例  80-81
  6.8 本章小结  81-83
第七章 面对创新消耗战的补贴模型  83-92
  7.1 引言  83-84
  7.2 模型假设  84
  7.3 面向产业融合创新的动态模型  84-91
    7.3.1 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  86-87
    7.3.2 引入补贴因子的分析  87-91
  7.4 本章小结  91-92
第八章 政策扶持因素  92-119
  8.1 国家创新体系  93-96
    8.1.1 政府调节  95
    8.1.2 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能  95-96
  8.2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  96-100
    8.2.1 目前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  96-98
    8.2.2 存在问题之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98
    8.2.3 存在问题之二:创新机制缺乏效率  98-100
    8.2.4 存在问题之三:创新体系有待健全  100
  8.3 发达国家创新模式  100-110
    8.3.1 美国模式  100-105
    8.3.2 日本模式  105-106
    8.3.3 德国模式  106-107
    8.3.4 韩国模式  107-108
    8.3.5 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评价  108-110
  8.4 促进新兴技术创新,提高创新效率的政策措施  110-118
    8.4.1 技术创新政策及其体系  110-111
    8.4.2 培育创新主体  111
    8.4.3 政府支持创新的着力点  111-113
    8.4.4 发展风险投资  113-118
  8.5 本章小结  118-119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119-122
  9.1 论文总结  119-120
  9.2 不足与展望  120-122
参考文献  122-134
后记  134-135

相似论文

  1. 中部地区融合金融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研究,F832.2
  2. 企业业务外包决策模型研究,F224
  3. 基于二叉树模型的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实证研究,F224
  4. 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文化关系研究,F270;F224
  5. 设计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F273.1
  6. 零售业供应链上应用RFID的技术性与经济性分析,F721;F274
  7. 期权博弈方法在保险定价中的应用,F840
  8. “地铁房地产”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F572
  9. 管理层自信程度与代理成本的关系研究,F224
  10. 基于企业创新的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范式研究,F276.5
  11. 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及政策问题研究,F49;G229.2-F
  12. 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F293.3
  13. 建筑企业知识创新网络绩效评价研究,F426.92
  14. 基于实物期权的大型造船设施投资决策研究,F830.9;F224
  15. 我国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D922.294
  16. 实物期权在船舶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F830.9;F224
  17. 实物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F224
  18. 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N02
  19. 反垄断法与产业政策的关系,D922.294
  20. 企业创新相关金融政策研究,F832.0
  21. 江西省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F273.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生产管理 > 企业技术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