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学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受歧视研究

作 者: 李艳华
导 师: 吴文胜
学 校: 杭州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流动儿童 歧视 教育平等 全纳教育 社会学视角
分类号: D66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流动儿童这一弱势群体出现的近二七年来,他们所受教育的平等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的生存现状、家庭教育、民工子弟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等领域,相关研究比较深入,成果较多。随着研究的细化,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及学术界特别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影响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受歧视问题。“歧视”因素不仅影响流动儿童个体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本论文首次以社会学视角对该歧视问题进行分析,以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方法,比较深入、系统地剖析了流动儿童在当今社会及教育领域里所受歧视的现状,进而从宏观、中观、微观等方面分析和探讨歧视的主体及引起歧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缘起、研究的文献综述、论题与研究对象的选择及本论文核心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的创新价值等做了说明与解释。第二部分探讨了“消除对流动儿童歧视”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性。按照国内和国外两大分类,对国内外不同时期所强调“平等”价值和意义的“平等”理论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目的是为“消除流动儿童所受的歧视”提供理论支撑。第三部分,对流动儿童在教育机会、教育条件、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等不平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揭示当前流动儿童所受歧视的具体现状。第四部分是对流动儿童受歧视系统的构成方面进行分析。主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等三个层面,论证了“流动儿童受歧视系统”是一个由政治领域、社会领域及思想文化领域等三大领域的共同作用,而构成的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网状系统。对该系统的分析,有助于认识歧视的主体,以便有的放矢地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第五部分探讨的是引起该歧视的起因及其歧视的影响后果。首先是从政策性歧视的纵向累积、非政策性歧视的横向传递、农村固有的文化和自然因素以及流动儿童家长自身的素质等因素,对该歧视的成因进行剖析。其次,分析了该歧视系统对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影响。第六部分在对以上五个部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及建议,目的是为真正实现使流动儿童和本地城市儿童一样,在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2
图表清单  12-14
1 绪论  14-28
  1.1 研究的缘起  14-16
    1.1.1 教育发展的当代需要  14-15
    1.1.2 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15
    1.1.3 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  15-16
  1.2 从"社会学视角"研究"流动儿童歧视问题"的缘由  16-18
    1.2.1 在研究内容、领域及方法上的关联性  16-17
    1.2.2 涉及社会和教育两大领域  17-18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8-2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8-20
    1.3.2 国内研究现状  20-24
  1.4 论题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及核心概念的界定  24-28
    1.4.1 论题的确定  24-25
    1.4.2 研究方法  25-26
    1.4.3 主要概念的界定  26-28
2 消除歧视的理论依据及其重要性  28-39
  2.1 消除歧视的理论依据  28-34
    2.1.1 国内平等思想的演进  28-31
    2.1.2 国外的平等思想  31-34
  2.2 消除对流动儿童歧视的重要性  34-39
    2.2.1 促使个体成功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34-37
    2.2.2 保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37-39
3 流动儿童受歧视现状  39-57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区域、调查对象的确定及调查过程  39-43
    3.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39-40
    3.1.2 调查地区及调查对象的确定  40
    3.1.3 调查方式、被调查对象的自身情况及学校分布  40-43
  3.2 流动儿童受歧视现状  43-57
    3.2.1 受教育机会获取权上的不平等  43-47
    3.2.2 受教育条件建设请求权的缺失  47-51
    3.2.3 受教育条件利用上的不公平  51-53
    3.2.4 教育过程中评价结果失真及评价权虚置  53-54
    3.2.5 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54-55
    3.2.6 "免受一切歧视权利"的缺失  55-57
4 对流动儿童歧视的系统构成  57-92
  4.1 宏观维度  57-61
    4.1.1 国家层面的制度领域  57-59
    4.1.2 社会非制度领域  59-61
  4.2 中观维度  61-73
    4.2.1 对流动儿童区别对待的当地公立学校  61-68
    4.2.2 城市相关管理部门  68-69
    4.2.3 教育管理部门的歧视行为  69
    4.2.4 两难境地中的流动儿童家庭  69-73
  4.3 微观维度  73-92
    4.3.1 城市居民的态度极其成见  73-76
    4.3.2 教师群体  76-81
    4.3.3 学生群体  81-85
    4.3.4 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85-92
5 流动儿童受歧视的成因及其影响后果  92-124
  5.1 "流动儿童"所受歧视的成因  92-105
    5.1.1 政策性歧视的纵向累积  92-101
    5.1.2 非政策性歧视的横向传递  101-102
    5.1.3 农村固有不利因素  102-104
    5.1.4 流动儿童家庭固有的不利因素  104-105
  5.2 歧视的影响后果  105-124
    5.2.1 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105-118
    5.2.2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118-120
    5.2.3 直接损害到家庭的经济利益及和谐稳定  120-124
6 消除歧视的相关策略  124-155
  6.1 宏观层次的策略  124-135
    6.1.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124-125
    6.1.2 改革教育财政拨款制度  125-127
    6.1.3 拓宽义务教育资金的融资渠道  127-129
    6.1.4 教育券制度应以法律形式予以规定  129-130
    6.1.5 简化入学手续,构建全国统一联网的学生学籍的网络平台  130-131
    6.1.6 提供补偿教育,以弥补处境不利造成的不平等  131-134
    6.1.7 以法律的形式确保流动儿童参与当地的中招和高招考试  134-135
  6.2 中观层次的对策  135-150
    6.2.1 废除公立学校的"隔离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的软歧视做法  135-137
    6.2.2 公立学校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137-141
    6.2.3 用法律确立基本达标的民工子弟学校的合法地位  141-143
    6.2.4 实施全纳教育,实现真正融合  143-150
  6.3 微观层次的对策  150-155
    6.3.1 转变对流动儿童错误观念的心理意识  150-152
    6.3.2 家长的积极参与  152
    6.3.3 提升流动儿童的内心力  152-155
7 结语  155-158
参考文献  158-165
附录Ⅰ  165-168
附录Ⅱ  168-170
附录Ⅲ  170-172
附录Ⅳ  172-175
附录Ⅴ  175-176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176

相似论文

  1.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问题研究,G522.3
  2. 农村失地妇女的就业状况研究,F249.2
  3. 《最蓝的眼睛》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I712.074
  4. 媒介性别歧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G206
  5. 加拿大全纳教育探析,G760
  6. 论我国反性别就业歧视的法律应对,D922.5
  7. 女性就业间接歧视及其法律规制,D921
  8. 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的研究,G647.38
  9. 中韩谚语中反映的性别歧视意识考察,H55
  10. 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432.6
  11. 就业性别歧视与女性就业支持研究,C913.68
  12. 性别对东北财经大学2010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G647.38
  13. 中国城镇女性的劳动力供给研究,F249.2
  14. 网络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研究,F49;F274
  15. 城市居民收入与教育回报率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F126
  16. 英汉语言性别歧视对比研究,H13
  17.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浅析与反思,G647.38
  18. 市场化改革中的大学毕业生性别工资差异及歧视研究,F249.2;F224
  19.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F249.2
  20. 《八月之光》中乔·克里斯莫斯的悲剧根源,I712
  21. 民间规范中乡村妇女权利缺失与保护,D923.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