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特征

作 者: 崔凯
导 师: 徐玉明
学 校: 杭州师范大学
专 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脂率 身体成分 脂肪分布
分类号: G804.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测试对象,按照体脂率将不同性别大学生进行分组,运用生物电阻法测量大学生的身体成分,运用形态测量法测量皮褶厚度和身体围度各指标,并分别以体重、体脂率和身高为基准对身体成分、皮褶厚度和身体围度进行相对评价,比较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特征,探讨随体脂率的增加,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合理控制大学生身体成分和有效干预其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利用身体成分分析仪、皮褶卡钳和软尺分别测量大学生的身体成分(水分、蛋白质、无机盐、脂肪、骨骼肌和体脂率等指标)、皮褶厚度(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颈后部、胸部、腋中线、肩胛下角、腹部、髂前上嵴、大腿和小腿等十个部位)和身体围度(上臂围、前臂围、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等七个指标),利用皮褶厚度和身体围度推算出脂肪面积。2)参考WHO诊断肥胖的体脂率标准,将男性大于20%,女性大于30%作为临界点,以组间相差5%的体脂率划分小组,男生分为组一(体脂率在15%以下)、组二(体脂率在15%-20%之间)和组三(体脂率在20%以上),女生分为组一(体脂率在25%以下)、组二(体脂率在25%-30%)和组三(体脂率在30%以上)。3)分别以体脂率、体重和身高为基准对皮褶厚度、身体成分和身体围度进行相对评价后,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理统计,最终得到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1)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身体成分、皮褶厚度和脂肪面积存在性别差异。2)身体成分各指标在各分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脂肪含量随体脂率的增加而增多,而蛋白质、无机盐、水分和骨骼肌含量随体脂率的增加而减少。3)男大学生脂肪主要分布于腰腹部,呈现向心性的趋势;而女大学生脂肪主要分布于下肢和腰腹。4)以体脂率为基准对皮褶厚度进行相对评价后,对男生而言,组一的颈后部、大腿和小腿部皮褶厚度与组二和组三有差异(P<0.05),而上述三个指标在组二与组三间无差异;肩胛下角在三个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体脂率的增加,皮褶厚度呈减少趋势;其余各指标在三组之间均无差异;对女生而言,仅组一的颈后部皮褶厚度与组二(P<0.05)和组三(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余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5)以身高为基准值对身体围度指标进行相对评价后发现,对男生而言,除上臂围和小腿围在各组之间均无差异外,其余指标在组一和组二以及组一和组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组二和组三之间均无差异;对女生而言,胸围、大腿围在组一与组二之间无差异,在组二与组三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腰围、臀围在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上臂围、前臂围和小腿围在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6)以体脂率为基准值对脂肪面积进行相对评价后发现,男大学生上、下脂肪面积在组二与组三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在组一与组二之间以及组一与组三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各指标在各组之间均无差异。研究结论和建议:1)身体成分和脂肪分布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除脂肪含量低于女生外,水分、蛋白质和无机盐均高于女生;男生脂肪主要分布于腰腹部,呈现向心性的发展趋势,而女生主要分布于下肢和腰腹部,呈现较为均匀的发展趋势。2)随着体脂率的增加,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中仅脂肪明显增加,水分、蛋白质和无机盐变化不明显。3)随着体脂率的增加,男、女生脂肪分布的变化规律也不同。脂肪在身体各部位并非均衡增长,而是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对男大学生而言,在体脂率增长的开始阶段(由体脂率15%以下发展到体脂率15%-20%的过程中),上下肢脂肪增长缓慢,体脂的增加与躯干部脂肪的增加关系密切,在体脂率由15%-20%发展到20%以上时,脂肪含量在各部位均匀增长;而对女大学生而言,随体脂率增加,脂肪含量在各部位一直呈现均匀增长的特征。4)20%和30%是WHO建议的利用体脂率诊断肥胖的临界点,本研究中,大学生超过肥胖的临界点后,脂肪在身体各部位均匀增长,因此,建议大学生在减肥时可以采用全身性运动为主的运动方式。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2
1 前言  12-14
  1.1 研究意义  12
  1.2 研究目的  12-14
2 文献综述  14-23
  2.1 身体成分  14-21
    2.1.1 身体成分的概念  14
    2.1.2 体脂率  14-16
    2.1.3 身体成分评价的意义  16
    2.1.4 身体成分的评价方法  16-21
  2.2 脂肪分布  21-22
    2.2.1 脂肪分布的特征  21
    2.2.2 脂肪分布对减肥效果的影响  21
    2.2.3 脂肪分布与疾病的关系及在人群中的特点  21-22
  2.3 存在问题和展望  22-23
3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3-26
  3.1 研究对象  23
  3.2 研究方法  23-25
    3.2.1 文献资料法  23
    3.2.2 测量法  23-24
    3.2.3 数理处理与统计  24-25
  3.3 技术路线  25-26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26-42
  4.1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各指标比较  26-28
    4.1.1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  26
    4.1.2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身体成分的特征  26-28
  4.2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28-34
    4.2.1 大学生皮褶厚度的性别差异  28-30
    4.2.2 不同体脂率男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30-32
    4.2.3 不同体脂率女大学生皮褶厚度的变化特征  32-34
  4.3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34-38
    4.3.1 大学生身体围度的性别差异  34-35
    4.3.2 不同体脂率男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35-36
    4.3.3 不同体脂率女大学生身体围度的变化特征  36-38
  4.4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特征  38-42
    4.4.1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与体脂率的相关性  39
    4.4.2 不同性别大学生脂肪面积特征  39
    4.4.3 不同体脂率大学生皮褶脂肪面积特征  39-42
5 讨论  42-46
  5.1 大学生的身体成分特点  42-43
    5.1.1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性别差异  42
    5.1.2 大学生身体成分的增长规律  42-43
  5.2 大学生的脂肪分布特点  43-46
    5.2.1 皮褶厚度  43-44
    5.2.2 身体围度  44-45
    5.2.3 脂肪面积  45-46
6 结论与建议  46-47
7 作者简历  47-48
8 参考文献  48-51

相似论文

  1.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2.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科学信仰研究,G641
  3. 对体育类大学生学业自尊、身体自尊、内隐自尊以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G807.4
  4. 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B844.2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社会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B844.2
  6. 高校成人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G724
  7.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研究,G641
  9. 福建省高职院校女子篮球队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G841
  10. 艺术体操教学对女大学生心功能的影响,G834-4
  11.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初级套路对普通女大学生健康体适能影响的实验研究,G831.3
  12.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3. 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B844.2
  14.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D267.6
  15.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16. 大学生成人依恋、完美主义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B844.2
  17. “美国大学生早期干预计划”理论与实践研究,G649.712
  18. 英国大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研究,G649.561
  19. 自传体记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B842.3
  20. 新时期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267.6
  21. 建立虚拟班级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G64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人体测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