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高校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作 者: 肖曦
导 师: 杨生勇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社会工作
关键词: 就业心理困境 高校社会工作 介入模式 工作方法
分类号: G6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57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代替以往就业分配模式以来,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而社会多元化发展也对高校毕业生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人格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随之产生的大学生前途危机意识和就业心理问题便成为社会就业工作的一大重点。一方面,高校教育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未能与社会人才市场形成对接,与社会各型企业未形成长效产学研合作模式,导致大学生实习实践能力缺乏。根据麦可思调查报告指出,2011年全国各高校毕业生人数创下历史新高,已达到660万人,并且分析得出由于教学过程中实习和实践经验的缺乏,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等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一定劣势,这说明在高校阶段,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而学校缺乏对社会需求的考察,学生缺少对自身的认知和了解,对未来意识模糊。另一方面,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高知识量而低社会化;多情绪化而低调节力;过于自我而疏忽人际;急于成功而怯于失败,具体来说包括紧张焦虑、自负自大、自卑怯懦、盲目从众、依赖被动、急躁偏执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特征的形成与大学生个体心理调试能力以及周围环境影响有关,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就业困境以及就业心理困境的解决需要从高校、社会、家庭、个人这四个方面做出协调。高校社会工作主要从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处境出发,运用预防性工作模式、治疗性工作模式、发展性工作模式和协调性工作模式等介入模式针对不同境况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供专业化个性化辅导与帮助,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提前为大学生就业方向做好指引和导向,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工作方法为大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联合学校、社会用人单位与学生个体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大学生增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就业能力。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10
引言  10-11
1、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2
2、文献综述  12-19
  2.1 学校社会工作  12-13
  2.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13-14
  2.3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的研究  14-15
  2.4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  15-17
    2.4.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职业生涯理论  15-16
    2.4.2 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  16-17
  2.5 概念的界定  17-19
    2.5.1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  17
    2.5.2 高校社会工作  17-19
3、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表现及其原因  19-26
  3.1 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表现  19-21
    3.1.1 紧张焦虑心理  19
    3.1.2 自负或自大心理  19
    3.1.3 自卑怯懦心理  19-20
    3.1.4 盲目从众心理  20
    3.1.5 依赖被动心理  20
    3.1.6 急躁偏执心理  20-21
  3.2 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困境的原因  21-26
    3.2.1 客观原因  21-22
    3.2.2 主观原因  22-26
4、当今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的传统策略  26-29
  4.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及其弊端  26-27
  4.2 心理健康咨询及其劣势  27-29
5、高校社会工作介入  29-42
  5.1 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社会工作之比较  29-30
    5.1.1 理论基础和价值观比较  29
    5.1.2 覆盖面和侧重点异同比较  29
    5.1.3 工作项目范围和工作方式异同比较  29-30
  5.2 心理健康咨询与高校社会工作之比较  30-31
    5.2.1 高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联系  30
    5.2.2 高校社会工作与心理咨询的区别  30-31
  5.3 高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  31-42
    5.3.1 预防性工作模式  32-36
    5.3.2 治疗性工作模式  36-38
    5.3.3 发展性工作模式  38-39
    5.3.4 协调性工作模式  39-42
6、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5
致谢  45

相似论文

  1. 大学学科建设中的政府介入模式与助动机制研究,G642.0
  2. 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G641
  3. 进城农民工子女社会化问题研究,G521
  4. 路面工程施工监理计划范本编制研究,F284
  5. 我国商业银行介入艺术市场的模式分析,F832.33
  6. 多校区办学环境下的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G647
  7. 团体工作方法在高校课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G641
  8. “西安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231
  9. 检察机关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模式研究,D926.3
  10.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探索,D64
  11. 社会工作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G641
  12. 服务型铁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研究,F270
  13. 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创新,D64
  14. 湖北地区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C916
  15. 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G641
  16. 非营利组织介入大学生就业的模式研究,C912.2
  17. 残疾人社区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C916
  18.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G641
  19. 乡镇党委书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D64
  20. 绿色建筑设计方法研究,TU201.5
  21. 新时期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研究,D631.1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学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