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作 者: 郭显超
导 师: 王学义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人口学
关键词: 青年农民工 社会资本 先赋性社会资本 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 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 择偶 择偶模式
分类号: C91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择偶问题是青年期必须要面对的一件人生大事,在当前社会剧烈转型的时期,择偶模式一直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不断转变之中。数以亿计的青年农民工群体,因其外出务工过程中的择偶模式具有较多的特殊性而受到了学术界的格外关注。当前处于谈婚论嫁年龄的青年农民工,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素质较高,并且有着留在城市发展的强烈愿望,因此他们的婚姻恋爱问题与适应城市、融入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们的具体择偶模式是在城市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发展状况的一种体现,其结果也会影响到融入城市的前景。因此,研究青年农民工择偶问题对于解决农民工择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推进城市化进程,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选择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微观层次上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社会资本是青年农民工的一种重要资源.对于他们在城市立足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是对于物质资本贫乏、人力资本有限的农民工来说,社会资本的存量多少是造成他们个人条件差异的重要因素:三是已有研究成果证明,社会资本是影响结婚意愿和婚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四是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的概念工具和分析范式,为解释择偶这种备受家庭关心的“长期选择”问题,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视角。通过文献检索发现,目前从社会资本角度对择偶模式的研究非常少。不过已有的关于社会资本和择偶模式的研究成果,为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方法工具。在这种条件下研究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需要先根据社会资本的特征、功能与作用机制,从理论上探讨微观层次上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路径,构建起理论模型,提出一系列研究假设。然后利用实证调查数据验证这些假设,得出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的结论。对研究中涉及到的核心概念进行如下界定:青年农民工是指16~35周岁的有着农村户口却进城务工的人员;微观层次上的社会资本是指一个人通过其拥有的由相互熟悉的人组成的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利用或调动的资源;择偶模式是由择偶途径、择偶目的、择偶范围、择偶标准和择偶难易程度等五个方面组成的一个系统,每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也不相同。在系统梳理社会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的分类进行创新。根据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的不同,将微观领域的社会资本分为先赋性社会资本、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三种类型。这三种社会资本的特征和作用差异较大,尤其是先赋性社会资本和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提供实质支持,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主要发挥信息交流的作用,而且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同质性都非常强,自致性社会资本的异质性比较强,这些特征和作用都能够对择偶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所掌握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个体的择偶模式也受到其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充分认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探讨三类不同的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的关系。这就要求构建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三类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关系的理论模型,提出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三类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若干研究假设。要验证这些假设,需要在理论研究成果的指导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问卷共包括个人基本资料、社会资本状况、社会支持状况、社会资本投资状况和择偶模式五个部分。其中对社会资本的调查借鉴了边燕杰的“春节拜年网”进行研究,对择偶模式的调查则借鉴了关于择偶模式研究的李克特量表。本次实证调查数据来自于在成都市农民工相对集中的4个城区(青羊区、郫县、温江区和双流县)分层抽样的问卷调查,共获得543个有效样本,均为1980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农民工,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技术职称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分布比较合理,是一项比较有代表性的调查。信度检测发现量表数据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调查数据是较为可靠的;效度分析结果也显示问卷中的量表具有较好的构建效度,各题项都是相应唯独的有效指标。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社会资本方面,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资本中,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所占比重最高,其次是先赋性社会资本,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比重最低,反映出青年农民工在城市通过社会资本自我构建已经突破了完全依靠先赋性社会资本的局面。但是由于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的差距很大,而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不能像自致性纽带型桥梁资本一样提供实质性帮助,因此,虽然青年农民工在城市构建起的社会资本比较多,但能够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相对较少,对先赋性社会资本依然有较强的依赖性。实证数据还发现,青年农民工的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的同质性也非常强,这既反映了青年农民工交往范围比较狭窄,也说明农民工的自致性社会资本能够提供的实质性帮助也会比较有限。择偶模式方面,青年农民工择偶模式总体上呈现出现代化的特征,即择偶途径以自己认识为主,择偶目的以情感性目的为主,择偶范围以打工(工作)所在地为主,择偶标准重视人品个性和双方相容互补。当然,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也存在多样化的特征,因为无论是择偶途径、择偶目的还是择偶标准,很多其他选项的赞同度也比较高。对于他们的择偶难易程度,一半以上的人感觉自己择偶难度“一般”,三分之一的人感觉择偶是容易的,感觉到困难的只占少数。感觉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压力和工作不稳定两个方面。在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分析中,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验证所提出的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以择偶模式的五个方面分别做因变量,以物质资本(年收入)、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和技术职称)和三类社会资本做自变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和来源地为控制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青年农民工的物质资本只对择偶范围有显著影响:年收入越低,则越倾向于在同乡范围内寻找配偶,但对其他的方面影响不显著。(2)青年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水平会显著影响到青年农民工的择偶目的、择偶范围和择偶难易程度。人力资本水平越低,则择偶的功利性目的越强,也更喜欢从同乡中选择配偶;人力资源水平越高,择偶会越容易。(3)先赋性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主要影响是:先赋性社会资本丰富的人,为其介绍对象的人就越多,但是他们在择偶途径上对他人介绍的方式赞同度会较低;在择偶目的上其传统型择偶目的更弱:择偶范围上倾向于在同乡中寻找配偶。先赋性社会资本越丰富,择偶标准就越高,但青年农民工面临的择偶难度也会较大。(4)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主要影响是: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丰富的人,在择偶途径上会更加认可他人介绍这种方式;在择偶目的上传统型择偶目的较强;在择偶范围上喜欢在包括城里入在内的同地异性中寻找配偶,对城里人更为认可:在择偶标准上对对方经济社会条件的要求较低。而且自致性纽带型社会资本能够明显降低择偶的难度。(5)自致性桥梁型社会资本丰富的人,在择偶目的上其传统型择偶目的较弱;在择偶范围上倾向于在包括城里人在内的同地异性中寻找配偶,但对是否选择城里人的影响不明显;择偶标准中对外表或生理条件的重视程度较低。总体来讲,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更大。这表明社会资本是能够对青年农民工的择偶模式做出可以信服的解释的,这也说明社会资本是研究择偶模式的一个良好的视角。但这只是针对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研究,不是普遍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研究,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运用同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青年农民、青年白领和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资本对其择偶模式的影响,将其结论与青年农民工群体的结论进行对比,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中突出社会资本的作用。另外,验证假设所采用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虽然能够证明假设,但无法将所有变量融入一个模型,因此可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个人资本或个人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模型。

全文目录


摘要  4-8
Abstract  8-15
1 绪论  15-27
  1.1 问题的提出  15-17
  1.2 研究问题的界定  17-19
  1.3 研究视角的选择  19-22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23
  1.5 研究思路  23-25
  1.6 研究方法  25
  1.7 可能的创新  25-27
2 文献综述  27-49
  2.1 社会资本研究综述  27-35
    2.1.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脉络  27-30
    2.1.2 社会资本的分类  30-32
    2.1.3 社会资本的测量  32-35
    2.1.4 国内社会资本研究状况  35
  2.2 择偶模式研究综述  35-42
    2.2.1 关于择偶的理论  36-39
    2.2.2 择偶的测量  39-40
    2.2.3 择偶模式的影响因素  40-41
    2.2.4 国内研究现状  41-42
  2.3 农民工择偶问题研究  42-46
    2.3.1 相关理论  42-43
    2.3.2 国内研究成果  43-46
  2.4 社会资本与择偶关系研究综述  46-47
  2.5 对以往研究的评价  47-49
3 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的关系  49-74
  3.1 社会资本的层次与分类  49-54
    3.1.1 社会资本的内涵  49-50
    3.1.2 社会资本的层次  50-51
    3.1.3 社会资本的分类  51-53
    3.1.4 相关的几个概念  53-54
  3.2 择偶模式的内容与性质  54-59
    3.2.1 择偶  54-55
    3.2.2 择偶模式  55-58
    3.2.3 相关的几个概念  58-59
  3.3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关系的探讨  59-68
    3.3.1 择偶模式的资本研究视角  59-60
    3.3.2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  60-61
    3.3.3 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的影响  61-66
    3.3.4 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作用的差异  66-68
  3.4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研究假设  68-74
    3.4.1 关于择偶途径的研究假设  68-69
    3.4.2 关于择偶目的的研究假设  69-70
    3.4.3 关于择偶范围的研究假设  70-71
    3.4.4 关于择偶标准的研究假设  71-72
    3.4.5 关于择偶难易程度的研究假设  72-74
4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与择偶模式的实证分析  74-125
  4.1 测量设计  74-84
    4.1.1 问卷设计  74-77
    4.1.2 数据来源  77
    4.1.3 缺失值处理  77-78
    4.1.4 数据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78-84
  4.2 数据分析与结果  84-119
    4.2.1 样本基本状况描述  84-87
    4.2.2 社会资本状况调查分析  87-97
    4.2.3 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分析  97-100
    4.2.4 社会资本投资状况调查分析  100-103
    4.2.5 择偶模式状况调查分析  103-119
  4.3 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119-122
  4.4 几种变量的回归分析  122-125
5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模式影响的假设检验  125-146
  5.1 变量设置  125-130
  5.2 假设检验  130-146
    5.2.1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途径的影响  130-132
    5.2.2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目的的影响  132-136
    5.2.3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范围的影响  136-140
    5.2.4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标准的影响  140-143
    5.2.5 青年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对择偶难易程度的影响  143-146
6 结论与讨论  146-151
  6.1 主要结论  146-149
    6.1.1 直接结论  146-147
    6.1.2 理论结论  147-148
    6.1.3 应用结论  148-149
  6.2 研究不足  149
  6.3 研究展望  149-151
参考文献  151-160
附录  160-166
后记  166-168
致谢  168-171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171

相似论文

  1. 中国婚恋网站发展研究,G206
  2. “中国NGO”的发展现状研究,D632.9
  3. 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G647.38
  4. 现阶段青年农民工政治心理研究,D412.6
  5. 从虚拟到现实—试析虚拟社区之传播明星地位对现实生活中人脉的影响,G206
  6. 社会资本视角下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研究,D632.1
  7. 单位型社区社会资本研究,C916
  8. 责任型领导对企业成长绩效的影响,F272.91
  9. 城市低保家庭生计资本分析,F124
  10. 水库移民养老问题研究,D632.1
  11. 基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视角的农民工城市认同感研究,F249.2
  12. 当代青年择偶标准和择偶方式的社会学研究,C913.1
  13. 中英征婚广告的文化对比研究,H315
  14. 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的人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412.6
  15. 非营利组织社会资本积累机制研究,D632.9
  16. R&D团队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团队心理安全与学习行为的作用研究,F224
  17. 福州市硕士研究生择偶焦虑及其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同一性地位的关系研究,B844.2
  18. 青年农民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的关系研究,B844.3
  19. 河北省潜在青年农民工就业能力的现状研究,F249.27
  20. 村落里的中国式“相亲”,C913.1
  21. 婚姻挤压条件下择偶标准确立的经济学分析,C913.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恋爱、家庭、婚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