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刑法中的“入户”

作 者: 魏娜
导 师: 王敏
学 校: 南京师范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入户 入户抢劫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刑法中“入”型犯罪包括“入户盗窃”和“入户抢劫”。其中“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而“入户抢劫”在抢劫犯罪中属于加重情节。该类犯罪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而且实践中对“户”的若干具体问题争议较大。通过对相关司法解释以及理论界对于“户”的范围的争议的研究,得出“户”的定义:“户”是指作为居民生活的私人住宅而不包括其他场所,是具有供人家居生活使用的与外界相对隔离的能排除他人进入的场所。由此可知,“户”的场所特征和功能特征。“户”的场所特征是指场所与外界相对隔离且能排除他人进入,即指“户”的专属性,包括封闭性、排他性。封闭性是“户”的外表特征,即“户”是独立于其他建筑物的封闭性场所;排他性是“户”的权利特征,即居住者具有合理排除他人非法进入的权利。“户”的功能特征是指“户”是供他人家居生活使用的场所。之所以强调家居性,是因为“家”足以给人提供权利的保障和秩序的安全感,是我们享受自由的最踏实的地方。在“户”内,权利人可以享受生活上的安宁和安全上的保障,不受任何人的干扰。同时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场所均应认定为“户”。但对于实践中的一些场所能否认定为户,则要做具体的分析。司法实务中认定入户抢劫,必须考虑“入户”行为的主体、主观、客体、客观、对象要件。同时对比了“入户”与“在户”的区别。最后通过对实践中的司法案例进行分析,加深对刑法中的“入户”的理解。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引言  6-7
一、关于“”的界定  7-19
  (一) 刑法理论界对于户的范围的争议  7-8
  (二) “户”的定义  8-11
  (三) “户”的特征  11-15
  (四) “户”的特殊形式  15-19
二、“入户”的界定  19-24
  (一) “入户”的构成要件  19-23
  (二) “入户”与“在户”的区别  23-24
三、对“入户”的司法认定  24-28
  (一) 混用场所的认定  24
  (二) 临时场所的认定  24-25
  (三) 宿舍场所的认定  25
  (四) 宾馆场所的认定  25-26
  (五) 其他场所的认定  26-28
结语  28-29
参考文献  29-32
致谢  32

相似论文

  1. 论雕塑家马改户先生的艺术成就,J305
  2. 论入户抢劫,D924.3
  3. 陕西户县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学研究,G124
  4.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H319
  5. 浅探浮世绘中的町人主情主义伦理,K313
  6. 随州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制约因素及潜力研究,S216.4
  7. 光伏发电及其关键技术研究,TM615
  8. 沈阳市城镇低保边缘户救助制度研究,D632.1
  9. 日本濑户内工业地域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F1
  10. 基于无源光网络技术的光纤入户接入网规划研究,TN915.63
  11. 论入户盗窃,D924.3
  12. 从罪刑相当视角考量对转化型抢劫中入户的认定,D924.3
  13. 论入户抢劫的司法认定,D924.3
  14. 四川地税“房产一体化”项目监控平台的设计与实现,F812.42;F293.3
  1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农民合作问题研究,F320
  16. 入户抢劫问题研究,D924.3
  17. “入户抢劫”研究,D924.3
  18. 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相关问题的探讨,D924.3
  19. 入户盗窃相关立法问题研究,D924.3
  20. 转化型入户抢劫的认定,D924.3
  21. 盗窃罪客观方面的研究,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