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农村灾害教育应急与常态管理机制研究

作 者: 王涛
导 师: 黄世祥; 蔡德军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灾害教育 应急机制 常态机制
分类号: D63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频繁爆发,造成损失也越来越大。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民众的灾害意识淡薄,灾害知识贫瘠,灾害技能缺乏,各种灾害往往能造成更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一系列大的灾难后,灾害教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开展灾害教育,可以培养灾害意识,提高防灾减灾技能,减少灾害损失,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灾害教育还很薄弱。本文从灾害教育入手,以现代应急管理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灾害教育现状及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农村地区的灾害教育应急和常态管理机制。首先回顾了灾害学的研究发展,对灾害学的定义和研究方向做了简单阐述。从灾害教育概念出发,探讨了灾害教育的内涵及形式。简单介绍了现代应急管理流程及应急机制的组成。其次对我国农村灾害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意识、体制等几个方面对问题的根源进行了探讨。第三根据现代应急管理的应急机制理论,从监控与启动机制、处置与协调机制、运行与评价机制、监督与奖惩机制、终止与补偿机制以及善后处理机制6个方面构建农村灾害教育应急管理机制,提出了相关部分的实施细则。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农村灾害教育常态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制、执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其中组织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其他力量积极参与;执行机制包含规划与设计机制、开展与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则从人、财、物三个方面具体实施。灾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一蹴而就。立足中国国情,建立长期有效的农村灾害应急和常态管理机制,提高农村的灾害意识、知识、技能等能力,才能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降低风险。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引言  8-13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8-9
    1.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8-9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9-13
    1.2.1 国外研究现状  9-1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13
  1.3 论文研究的整体思路  13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
2.理论基础  13-20
  2.1 灾害学理论  13-14
  2.2 灾害教育理论  14-15
    2.2.1 灾害教育的概念  14
    2.2.2 灾害教育的内涵  14-15
    2.2.3 灾害教育的形式  15
  2.3 现代应急管理理论  15-20
    2.3.1 现代应急管理定义  15
    2.3.2 应急管理流程  15-16
    2.3.3 应急机制  16-20
3 我国农村灾害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20-31
  3.1 我国农村灾害教育基本现状  20-27
    3.1.1 农村居民灾害教育基本情况  20-24
    3.1.2 农村学校灾害教育基本情况  24-27
  3.2 我国农村灾害教育问题分析  27-29
    3.2.1 灾害教育定位形式化  27-28
    3.2.2 灾害教育内容粗放化  28
    3.2.3 灾害教育手段传统化  28-29
  3.3 我国农村地区灾害教育问题的产生根源  29-31
    3.3.1 灾害风险意识淡薄  29
    3.3.2 灾害治理体制落后  29-30
    3.3.3 城乡二元分治,农村地区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30
    3.3.4 我国农村地区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  30-31
    3.3.5 灾害教育理念落后、技术能力匮乏  31
4. 农村灾害教育应急管理机制  31-37
  4.1 监控与启动机制  32-33
    4.1.1 监控机制  32
    4.1.2 启动机制  32-33
  4.2 处置与协调机制  33-34
    4.2.1 处置机制  33-34
    4.2.2 协调机制  34
  4.3 运行与评价机制  34-35
    4.3.1 运行机制  34-35
    4.3.2 评价机制  35
  4.4 监督与奖惩机制  35-36
    4.4.1 监督机制  35
    4.4.2 奖励与问责机制  35-36
  4.5 终止与补偿机制  36
    4.5.1 终止机制  36
    4.5.2 补偿机制  36
  4.6 善后处理机制  36-37
5.农村灾害教育常态管理机制  37-42
  5.1 组织机制  37-39
    5.1.1 政府主导机制  37-38
    5.1.2 社会参与机制  38-39
  5.2 执行机制  39-41
    5.2.1 规划与设计机制  39
    5.2.2 开展与评估机制  39-41
  5.3 保障机制  41-42
    5.3.1 人才保障机制  41
    5.3.2 物质与技术支持机制  41-42
    5.3.3 财力投入机制  42
6.结语  42-43
参考文献  43-45
附录  45-49
致谢  49-50
个人简介  50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0

相似论文

  1.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内容与策略探究,G633.55
  2. 网络危机传播的模式及应对机制研究,G206
  3. 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研究,D630
  4. 论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的问题和对策,D925
  5. 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教育中的应用,G633.55
  6. 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目标建构和教学策略研究,G633.55
  7. 中美海警海上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比较研究,D771.2
  8. 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机制研究,R197.1
  9.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的不足与完善,X507
  10. 地方政府公共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625
  11. 完善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机制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E279
  1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灾害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G633.55
  13. 中学灾害教育及其校本化实施研究,R193
  14. 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灾害教育,G633.51
  15. 我国公共药害事件应急机制研究,R95
  16. 完善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研究,D922.68
  17. 湖南省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F542
  18. 乡村信息传播灾难应急机制研究,G206
  19. 《地理5》的灾害教育内容与功能研究,G633.55
  20. 重大灾害性事件中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研究,F812.2
  21. 快速反应的应急物流系统设计及应急服务网点选址模型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政工作 > 救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