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淮渎祭祀资料汇编与研究

作 者: 常雪瑞
导 师: 吴小红
学 校: 江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淮渎 桐柏 祭祀
分类号: K2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通过江苏省西部的洪泽湖下泄入江出海,是中国古四渎之一。对淮河的祭祀属国家祭祀,在整个国家祭祀体系中被列为中祀。但是,淮渎祭祀虽属国家祭祀,地点却在州县,是国家观念与地域社会的重要结合点,是研究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本文以历代淮渎祭祀资料汇编为核心,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历史学、社会学、统计学等角度研究淮渎祭祀,以期加深对国家祭祀的进一步了解。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淮水资料”,汇集历代淮水资料,简单介绍淮河及其发源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历代祭淮资料”,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系统检索正史、文集、地方志、碑刻等史料的基础上,完成历代淮渎祭祀资料汇编。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九个部分。第三部分是对历代淮渎祭祀进行初步的研究。笔者首先对祭淮的原因和时空进行了分析。祭淮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具体到每次祭淮的目的,则包括祈雨雪、祈晴、祈求皇室成员康健、祈求出征报捷,庆祝改元、登基和军队凯旋等。在统一王朝的祭淮次数上,元朝为历代之最,达52次之多;次为明清,祭淮次数为47次。又次为唐,42次;再次为宋,38次。然后,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淮渎祭祀的特点:一是淮渎神的人格化;二是淮祭的发展经历了从神祠到儒家化,再到道家化,后又回归到儒家化的过程。最后,本文概述了历代祭淮情况。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导言  8-15
  一、 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8-10
  二、 学术史回顾  10-12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
  四、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重点  12-13
  五、 资料汇编说明  13-15
第一章 淮水资料  15-19
第二章 歷代祭淮資料  19-117
  一 先秦  19-22
  二 秦汉  22-29
  三 魏晉南北朝  29-33
  四 隋唐  33-48
  五 五代十國  48-49
  六 遼宋夏金  49-70
  七 元  70-79
  八 明  79-99
  九 清  99-117
第三章 淮渎祭祀研究  117-186
  第一节 祭淮原因与时空的变迁  118-132
    一 淮渎神原型  118-121
    二 祭淮原因  121-126
    三 祭淮地点  126-130
    四 祭淮形式、时间和规格  130-132
  第二节 淮渎祭祀的特点  132-147
    一 淮渎神的人格化  132-138
    二 巫觋色彩  138-139
    三 道教色彩  139-143
    四 儒家色彩  143-147
  第三节 历代祭淮情况  147-186
    一 历代祭淮礼仪  147-150
    二 历代祭淮概况  150-152
    三、发展:魏晋南北朝  152-155
    四、成熟:隋唐  155-160
    五、进一步发展:五代十国辽宋夏金  160-166
     六、顶峰:元、明、清(前期)  166-186
结语  186-188
参考文献  188-197
附录  197-200
后记  200-201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201

相似论文

  1. 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B93
  2. 祭礼之食:壮族花米饭的文化史初探,K892.3
  3. 信仰市场的经济学分析,K892.4
  4. 乌毛素沙漠中的民族音乐之魂,J607
  5. 中原黄帝神话传说及旅游价值研究,F592.7
  6. 《臣辰盉》铭文研究,K877
  7. 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祈雨活动研究,K207
  8. 北宋的北岳研究,K244
  9. 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I207.3
  10. 有关日本祭祀中动物神馔的研究,D731.3
  11. 济渎庙碑刻研究,K877.4
  12. 商代殉狗习俗研究,K878.8
  13. 中国古代农事祭俗活动研究,K207
  14. 日本家督继承制度,DD913
  15. 贵州省织金县农村部分地区坟茔调查与研究,D922.182.1
  16. 喜利妈妈祭祀的文化研究,K892.3
  17. 庙会文化与社会的调适性研究,K892.2
  18. 神道的创立及其制度化的探究,K313
  19. 甲骨文非祭祀动词配价初步研究,H141
  20. “宗族乡村”的民间信仰,C913.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通史 > 研究、考订、评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