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

作 者: 李慧波
导 师: 梁景和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北京 婚姻文化 婚姻制度 社会文化
分类号: D923.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8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革是在吸纳苏联相关法规的基础上,经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和修改而形成的。从内容上看,婚姻法是以婚姻为主线,涉及到家庭关系等诸多层面,实际上是一部婚姻家庭法。《婚姻法》颁布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经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权以及各种群众组织的巨大的努力,才使得体现着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逐步变为现实。这一实施过程主要依靠国家运用法律的手段自上而下地展开的。这对于废除封建婚姻制度起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运动所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即国家权力直接深入个人,传统的家长制权威对个人的影响逐渐衰落。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婚姻文化中表现出的政治化愈来愈明显。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间北京市不同职业群体择偶模式的分析发现,新时期下的不同群体普遍倾向于在本群体范围内选择配偶,而且人们的婚姻观念还普遍受着“男高女低”择偶模式的影响。当然这种模式存在一个“阈限”。新时期下,通过无产阶级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企图打破传统的“男高女低”模式,但是总体来看,效果似乎不是十分明显。从婚龄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男女的结婚年龄在逐渐增大,男女的婚龄差距在逐渐缩小。20世纪60年代初期宣传的晚婚主要是为了减轻生育。国家在对晚婚积极教育和提倡的同时,把爱情革命理想化,并且贬斥物质欲望的意识形态,而政治取向作为一种潜在的、隐形的社会财富无形中渗入了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等成分。其中,女性尽力向社会权力圈子的中心移动,这种流动趋势对男性而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给那些与本群体范围内成员相比条件较差的男性提供了择偶机会,另外一个结果是造成一种失衡状态,即给那些处于最底层的弱势男性群体造成择偶的困境。这一时期,自由恋爱的比重在逐渐增多,但是各种观念仍然阻碍着男女的交往。社会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条件和机会让青年男女自由结识和相处。国家一方面宣传自由恋爱,一方面又对恋爱做出种种限制,既反对早恋,又提倡青年为国家集体牺牲个人利益。种种话语和思想价值观,排除了个体,否定了自我。经过国家的大力宣传与倡导,旧式的婚礼程序和仪式基本上被取消或者简化。人们也不用花时间来作太多的准备,婚礼与日常生活已经没有太大的脱节,不再具有人生独特的体验。因为婚姻是社会行为,所以民众利用并通过婚礼积极扩展社会关系,建构社会网络,将社会网络作为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他们一方面承袭已有的社会资源,比如亲戚,另一方面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扩展资源,如老乡、同学、战友、朋友、同事等。由以情感为主逐渐向以理性和情感共同支持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为主过渡。把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发生关系的人都要拉进来。所以这种仪式整合了家庭关系与家庭外部关系,使得婚礼在符合民众自身需要的状态下进行。在婚礼逐渐从家庭权威向国家权威转换,婚礼仪式越来越简单化和政治化的同时,男女两性形成了新的性别特征,即传统对女性的角色分工和社会期望在逐渐消失,女性的地位开始上升,男女更趋向于平等。这一时期,婚姻当事人打破了禁忌,在离婚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是离婚原因非常复杂,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和情感方面,既与婚前的择偶和恋爱相关也与婚后婚姻的经营密不可分。既有强迫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童养媳等无感情而破裂的婚姻,也有喜新厌旧、另有新欢,故意制造裂痕而破裂的婚姻,还有的虽然属于自主自愿的婚姻,但由于对待婚姻、家庭问题缺乏必要的知识与经验,不懂得或不善于培养夫妻感情而使婚姻破裂的,甚至还存在本来有感情基础,但偶而因小事争吵,一时感情冲动而轻率提出离婚的。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一方长期无音讯、生理缺陷、患不治之症或犯罪判刑等而提出离婚的。种种因素,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婚前的不对等交易如文化差异、社会地位差异、年龄差异使得整个婚姻陷入不平等的过程而引起离婚的。二是婚后对冲突和预期差距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和适应而引起离婚的。其实引起离婚的原因不仅仅限于夫妻之间,而是家庭和社会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总的趋势是,因包办、虐待而离婚的越来越少,而情感不和引起离婚的越来越多。说明人们对婚姻的追求也逐渐由婚姻最基本的需求转向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求。但是,离婚率在职业和文化程度不同的性别当中有所不同。在离婚率较高的男性中,基本摆脱了物质需求,他们追求的更多的是精神和情感方面的需要。在离婚率较高的女性中,还有一部分女性很大程度上处于解决和改善物质生存条件的状态,精神和情感需求则较低。从年龄上来分析,年龄与离婚率、婚后年数与离婚水平均成反比例关系。离婚方式中以协议离婚为主,而且以女方最先提出离婚的请求为主,说明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降低。这一时期,每一个人无论在私人生活还是在工作上,始终是处于组织监督之下。民众的离婚问题同样也是如此,当时国家对离婚问题给予了积极的教育和引导,以强调国家的集体利益,突出婚姻的阶级性。婚姻的执行情况也较为复杂,执法者人员的素质还有待提高、执法程序还有待严密、执法内容也有待完善。由于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寡妇再嫁、鳏夫再娶、或者离异一方再婚都逐渐冲破了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和干涉。当然这一过程要比初婚时择偶的情况复杂得多,须经过多方而的慎重考虑。即使再婚后,也还要面对新的婚姻关系和新的问题,还要处理好先前未彻底断绝的婚姻家庭关系。可见,婚姻经历复杂而永无止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20
绪论  20-41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20
  二、学术史回顾  20-29
  三、资料介绍  29-31
  四、理论与方法  31-32
  五、相关界定  32-39
  六、研究框架  39-40
  七、难点与创新点  40-41
第一章 近代以来北京市的婚姻状况  41-65
  第一节 建国前北京市的婚姻状况  41-52
    一、晚清时期北京婚姻制度的特点  41-42
    二、维新思想家的婚姻主张  42-44
    三、晚清时期的婚礼  44-52
  第二节 民国时期北京市的婚姻状况  52-64
    一、婚姻制度的改革  52-53
    二、新社会阶层对传统婚姻的抨击和修正  53-55
    三、民国时期的婚礼  55-64
  本章小结  64-65
第二章 新式婚姻制度的建立  65-115
  第一节 革命根据地的婚姻立法  65-72
    一、苏联的婚姻立法内容  65-66
    二、革命根据地婚姻立法内容  66-72
  第二节 《婚姻法》的颁布  72-82
    一、《婚姻法》的颁布  72-73
    二、《婚姻法》的实施  73-80
    三、成效与问题  80-82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初步实施  82-93
    一、《婚姻法》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2-84
    二、“检查婚姻法执行情况委员会”的建立  84-86
    三、检查和处理情况  86-88
    四、宣传形式与方法  88-89
    五、成效与问题  89-93
  第四节 1953年“贯彻婚姻法运动月”  93-114
    一、“贯彻婚姻法运动月”前的准备  94-96
    二、“贯彻婚姻法运动月”的开展  96-107
    三、成效与问题  107-114
  本章小结  114-115
第三章 择偶的社会模式  115-169
  第一节 不同群体的择偶模式  115-135
    一、不同群体择偶模式的比较  115-125
    二、不同群体择偶模式的特点  125-131
    三、新时期下择偶模式的原因分析  131-135
  第二节 婚龄与择偶模式  135-154
    一、不同历史阶段的婚龄状况  135-140
    二、男女配偶的婚龄差  140-143
    三、婚龄与职业的关系  143-146
    四、民众的早婚现象以及国家对晚婚的提倡  146-154
  第三节 文化程度与择偶模式  154-163
    一、婚配男女的文化程度概况  154-156
    二、文化程度“差额”  156-160
    三、传统婚恋模式的变异  160-163
  第四节 择偶的政治取向  163-167
  本章小结  167-169
第四章 婚姻的确立方式  169-205
  第一节 恋爱的经历和特征  169-178
    一、初恋年龄  169
    二、恋爱的场所和方式  169-173
    三、约会的频度和恋爱时长  173-176
    四、初恋成功率  176-178
  第二节 婚姻的结合途径  178-191
    一、包办婚姻  180-182
    二、介绍婚姻  182-188
    三、自由婚姻  188-191
  第三节 恋爱中的迷茫与困惑  191-200
    一、个人对自由恋爱的认识  191-196
    二、社会对自由恋爱的认识  196-200
  第四节 国家倡导的恋爱观  200-204
  本章小结  204-205
第五章 个人、家庭和国家利益冲突下的婚礼仪式  205-262
  第一节 国家对传统婚礼仪式的批判  205-217
    一、对彩礼的批判  205-211
    二、对传统婚礼仪式的批判  211-217
  第二节 婚礼时间的选择  217-226
    一、婚礼日期的选择规律  217-223
    二、个体对结婚日期的选择  223-226
  第三节 新时期下的婚礼仪式  226-241
    一、茶话会形式的婚礼  226-232
    二、农村的新式婚礼  232-235
    三、集体婚礼  235-237
    四、家庭举办的简约婚礼  237-239
    五、旅行结婚  239-241
  第四节 婚礼文化的生活化  241-251
    一、婚礼中的食品  241-243
    二、婚礼上的穿着  243-247
    三、婚礼中的运输工具  247-251
  第五节 婚姻文化中的社会网络  251-261
    一、婚礼参与者的社会网络  251-255
    二、婚后的居住模式形成的社会网络  255-261
  本章小结  261-262
第六章 婚姻的变异  262-333
  第一节 离婚申诉理由  262-277
    一、离婚申诉理由的定量分析  262-267
    二、离婚申诉理由的定性分析  267-277
  第二节 社会阶层特征与离婚率  277-285
    一、职业与离婚率  277-282
    二、文化程度与离婚率  282-285
  第三节 婚姻基础与离婚率  285-291
    一、离婚申请者年龄与离婚率  285-287
    二、初婚年龄与离婚率  287
    三、婚后年数与离婚率  287-289
    四、婚姻结合方式与离婚率  289-291
  第四节 离婚案件的处理  291-316
    一、处理离婚的方式  291-296
    二、离婚案例解析  296-309
    三、执法机构处理离婚案件时存在的问题  309-316
  第五节 国家对离婚问题的教育和引导  316-320
  第六节 再婚和复婚  320-332
    一、“再婚”者的基本情况  320-325
    二、寡妇再嫁  325-328
    三、复婚  328-332
  本章小结  332-333
第七章 评价及启示  333-347
  第一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评价  333-338
    一、婚姻文化变化中的权力转移  333-335
    二、男女两性的社会权益逐渐趋向于平等  335-336
    三、婚姻文化的动态特性  336-338
  第二节 婚姻文化嬗变的启示  338-347
    一、规范性社会文化的形成  338-343
    二、规范性社会文化存在的问题  343-344
    三、规范性婚姻文化的良性构建  344-347
参考文献  347-355
致谢  355-356

相似论文

  1. 校服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G635.5
  2.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3. 当代“技术与社会”问题的文化考量,N02
  4. 2008年北京奥运后江西省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战略研究,G812.13
  5. 消费社会中名著改编电视剧的奇观化分析,J905
  6. 邵飘萍《北京特别通信》研究,K825.42
  7. 日本近代北京官话教本对《语言自迩集》继承与发展研究,H195
  8. 论我国探望权主体制度的完善,D923.9
  9. 汉日委婉语对比研究,H36
  10. 俄语语言世界图景下的委婉语,H35
  11.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D923.9
  12. 畲瑶传统婚姻文化的历史学考察,K28
  13. 论我国探视权制度的完善,D923.9
  14. 媒体奇观与奥运传播,G222
  15. 传媒社会文化功能的彰显与突破,G206
  16. 北京乡村旅游竞争力研究,F592.7
  17. 北京青年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调查研究,F272.92
  18. 杂志封面构图意义的多模态话语分析,H0
  19. 师生协商互动与学生英语口语发展,H319
  20. 北京城区居民休闲体育消费现状与促进对策研究,G80-05
  21. 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服务研究,G812.1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婚姻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