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

作 者: 周璇
导 师: 李小文
学 校: 广西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民生思想
分类号: D2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民生观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前人经验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论。在革命战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民生的改善,首先要取得民族的独立与人民的解放,通过发展经济,发展民主政治为改善民生提供保障,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延安时期的民生实践,营造了和谐延安的新面貌,对当今民生问题的改善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导论  9-16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9-10
    1、选题缘由  9
    2、研究意义  9-10
  (二)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0-13
    1、国内研究现状  10-13
    2、国外研究现状  13
  (三)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4
    1、研究内容  13-14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4
  (四)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16
    1、民生概念  14-15
    2、延安时期  15-16
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渊源  16-21
  1.1 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16-18
  1.2 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18-19
  1.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19
  1.4 土地革命时期根据地民生实践探索(1927-1935)  19-21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  21-31
  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发展民生的宗旨  21-23
    2.1.1 教育党员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
    2.1.2 “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22-23
  2.2 人民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体力量  23-25
    2.2.1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23-24
    2.2.2 改善民生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  24-25
  2.3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  25-26
    2.3.1 发展生产力是党的根本要求和奋斗目标  25
    2.3.2 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基础性条件  25-26
  2.4 民主政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保证  26-28
    2.4.1 广泛而实际的民主权利为民生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27
    2.4.2 民生的改善为民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27-28
  2.5 正确处理民生与抗战的辩证关系是发展民生的基本原则  28-30
    2.5.1 改善民生要以抗战胜利为前提  28-29
    2.5.2 民生的改善牢固了抗战胜利的群众基础  29-30
  2.6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30-31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  31-42
  3.1 发展农业生产,减少农民负担  31-36
    3.1.1 减租减息政策  31-33
    3.1.2 争取外援,休养民力  33-34
    3.1.3 大生产运动  34-35
    3.1.4 精兵简政  35-36
  3.2 发展基础医疗卫生和教育事业  36-38
    3.2.1 发展基础医疗卫生  36-37
    3.2.2 发展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  37-38
  3.3 实施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  38-42
    3.3.1 重视工人的医疗、工伤和失业保障  38-39
    3.3.2 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权利  39
    3.3.3 实施对灾民、难民的救济  39-40
    3.3.4 拥军优属  40-42
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贡献与现实启示  42-45
  4.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贡献  42-43
    4.1.1 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42
    4.1.2 为边区局部政权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42
    4.1.3 为中国共产党执掌全国政权积累了宝贵经验  42-43
  4.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  43-45
    4.2.1 人民民主专政是改善民生的政治保证  43
    4.2.2 改善民生要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  43-44
    4.2.3 改善民生要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  44-45
结语  45-46
参考文献  46-51
致谢  51-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53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D231
  7.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8.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9.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1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11. 论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D231
  12. 胡锦涛党建思想研究,D26
  13.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4. 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观论析,D261.1
  15. 当前中国社会向心力提升路径研究,D61
  16. 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待遇政策研究,D663.5
  17. 论建国以来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历史演变及经验启示,D663.5
  18. 八大前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研究,D232
  1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科技活动及其价值探析,D231
  20. 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问题研究,D262.6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及价值探析,D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