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抑郁症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fMRI研究

作 者: 刘可愚
导 师: 李红政; 冯正直
学 校: 第三军医大学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关键词: 抑郁症 近期自传体记忆 搜寻 精加工 功能性核磁共振
分类号: B84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高流行率和严重致残性的重大公共心理卫生疾病,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认知加工理论认为由于抑郁症患者存在负性的认知图式,表现为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和维持。而记忆作为认知加工过程的核心,也是抑郁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目前许多研究开始从自传体记忆角度关注抑郁症,并发现抑郁症患者更加倾向于回忆抽象模糊,缺乏细节的类别化或重复性的事件,即表现为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有学者提出过度概括化自传体记忆是抑郁症的一个稳定特质,是抑郁发生和维持的易感因素之一。但目前抑郁症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机制的研究结果中还是通过自传体训练来治疗抑郁症的研究结果,都不同程度上显示出研究结果上的矛盾与不一致。这可能在于研究中的自传体记忆成分不纯,例如研究时未考虑到自传体记忆的时间效应,混合了远期自传体记忆和近期自传体记忆,可能会对结果造成较大影响,引起脑区特异性激活不明显,甚至自传体记忆训练治疗的效果不一致等。而且已有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自传体记忆存在差异,抑郁症患者的具体性记忆受损,概括性记忆过度增加,那么这种差异是否是不同时期的自传体记忆在搜寻精加工阶段神经结构或不同的大脑激活模式所造成的呢?抑郁症患者的近期自传体记忆和远期自传体记忆的提取的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脑激活模式又各是怎样的?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在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纯化刺激,采用经典的自传体记忆测验,选取抑郁症患者,在情绪线索词诱导下,研究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行为学特点。以及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探索抑郁症患者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特点,进一步揭示抑郁症自传体记忆过度概括化机制,在此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正常组与抑郁组在经典AMT范式线索词诱导下,提取近期具体性记忆与概括性记忆在各自的数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表现为正常组提取近期具体性记忆的数量明显多于抑郁组;抑郁组提取近期概括性自传体记忆的数量明显多于正常组。2.正常组近期具体性记忆与近期概括性记忆存在明显的脑区激活差异(p<0.05)。正常组近期具体性记忆更强的激活了双侧额上回、右侧额内侧叶、左侧楔前叶、左侧枕中回、右侧扣带皮质等脑区;正常组近期概括性记忆则在双侧额中回激活更加明显。但概括性记忆总体激活范围较窄,激活强度较弱。3.当提取近期具体性自传体记忆时,正常组和抑郁组的脑区激活差异显著(p<0.05)。正常组比抑郁组激活强烈的脑区主要位于右侧枕中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额下回、左侧颞中回以及右侧梭状回等;仅在左侧额中回处显示抑郁组比正常组激活强烈。4.当提取近期概括性自传体记忆时,正常组和抑郁组的脑区激活差异显著(p<0.05)。正常组比抑郁组激活强烈的脑区主要位于右侧枕中回、右侧旁中央小叶、右侧额中回、左侧颞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额下回;而抑郁组比正常组激活强烈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额下回和右侧岛叶。5.正常组提取近期自传体记忆时,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差异显著(p<0.05)。其中搜寻阶段比精加工阶段激活更强烈的脑区主要包括了左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下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颞中回、左侧前扣带皮质、左侧亚后皮质和右侧壳核;精加工阶段比搜寻阶段激活强烈的脑区主要位于右侧岛叶、右侧枕中回和右侧额下回。6.抑郁组提取近期自传体记忆时,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差异显著(p<0.05)。搜寻阶段比精加工阶段激活强烈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岛叶、右侧扣带皮质、左侧舌回、左侧海马旁回、右侧尾状核;与搜寻阶段相比,精加工阶段激活更加强烈的脑区位于左侧岛叶。7.正常组与抑郁组在近期自传体记忆的搜寻阶段存在明显的脑区激活差异(p<0.05)。正常组激活强于抑郁组的脑区包括了右侧颞上回、后扣带皮质、右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内侧叶、左侧中央后回、右侧梭状回以及左侧尾状核;而抑郁组激活大于正常组的脑区仅发现存在于左侧枕中回。8.正常组与抑郁组在近期自传体记忆的精加工阶段存在明显的脑区激活差异(p<0.05)。正常组激活大于抑郁组的主要脑区包括了右侧额下回、左侧额上回、右侧枕中回;而抑郁组激活大于正常组的脑区仅包括左侧额内侧回和右侧颞上回。9.本研究未发现海马在正常被试的近期自传体记忆任务提取中得到激活,未能证实标准巩固理论中提到海马在近期记忆提取的关键作用。但发现亚后皮质激活现象,与一些研究发现一致,提示可能与近期记忆的提取有关。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正常组和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具有不同的脑激活区和不同的心理意义。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一览表  6-7
英文摘要  7-10
中文摘要  10-12
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23
  1.1 问题提出  12-15
  1.2 文献回顾  15-21
    1.2.1 自传体记忆的概述  15-16
    1.2.2 自传体记忆的神经基础研究  16-18
    1.2.3 抑郁症自传体记忆的研究  18-20
    1.2.4 抑郁症自传体记忆的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  20-21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21
  1.4 研究假设与研究思路  21-23
    1.4.1 研究假设  21
    1.4.2 研究思路  21-23
2. 抑郁症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精加工阶段的行为学特点研究  23-28
  2.1 研究目的  23
  2.2 研究对象  23-24
    2.2.1 研究对象  23
    2.2.2 筛选工具  23-24
  2.3 研究材料  24
  2.4 研究程序  24-28
    2.4.1 实验程序  24
    2.4.2 实验设计  24-25
    2.4.3 统计处理  25
    2.4.4 结果  25-27
    2.4.5 讨论  27-28
3. 抑郁症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特点研究  28-54
  3.1 研究目的  28
  3.2 研究对象  28
    3.2.1 研究对象  28
    3.2.2 筛查工具  28
  3.3 研究材料  28
  3.4 研究程序  28-29
    3.4.1 实验程序  28
    3.4.2 刺激呈现方式  28
    3.4.3 成像设备与成像参数  28-29
    3.4.4 评价标准  29
    3.4.5 实验设计  29
  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9-30
  3.6 功能数据及结果  30-46
    3.6.1 正常组近期具体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特点  30-31
    3.6.2 正常组近期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特点  31-32
    3.6.3 正常组近期具体与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32-33
    3.6.4 抑郁组近期具体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特点  33-34
    3.6.5 抑郁组近期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特点  34-35
    3.6.6 抑郁组近期具体与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35-36
    3.6.7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具体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比较  36-37
    3.6.8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37-38
    3.6.9 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特点  38-39
    3.6.10 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与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39-41
    3.6.11 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的脑区激活特点  41-42
    3.6.12 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与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42-44
    3.6.13 抑郁组与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44-45
    3.6.14 抑郁组与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45-46
  3.7 讨论  46-54
    3.7.1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提取的脑区激活特点  46-49
      3.7.1.1 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任务提取的脑区激活特点  46-47
      3.7.1.2 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任务提取的脑区激活特点  47
      3.7.1.3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具体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47-48
      3.7.1.4.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概括自传体记忆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48-49
    3.7.2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特点  49-54
      3.7.2.1 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特点  49-50
      3.7.2.2 正常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与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50-51
      3.7.2.3 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和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特点  51
      3.7.2.4 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与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51-52
      3.7.2.5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搜寻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52
      3.7.2.6 正常组与抑郁组近期自传体记忆精加工阶段脑区激活差异特点  52-54
4.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54-55
  4.1 本研究的创新点  54
  4.2 本研究的不足  54-55
5. 总结论  55-57
参考文献  57-65
附录  65-80
文献综述  80-88
  参考文献  85-88
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88-89
后记  89-90

相似论文

  1. 谷世喆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辨治抑郁症的研究,R249.2
  2.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3. 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特点的研究,R749.4
  4. 疏肝健脾活血汤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干预的临床研究,R259
  5. 逍遥散干预慢性温和性不可预知应激大鼠盲肠菌群及组织研究,R285.5
  6. 抑郁症与广泛性焦虑的神经电生理研究,R749.4
  7. 100次混合正交表的最新结果,O212.6
  8. 基于任务调度的飞机翼身交点孔、面精加工系统集成,V262
  9. 癫狂梦醒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R255.2
  10. 求职者就业能力与工作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C913.2
  11. 日产8吨白茶精加工厂及生产线设计研究,S571.1
  1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体型及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晚发性抑郁症关系研究,R749.4
  13. 家庭背景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的影响,G647.38
  14. 网络购物者购前信息搜寻努力的影响因素研究,F724.6
  15. 企业内部社会资本与跨部门知识搜寻研究,F272
  16.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声源目标搜寻多机器人系统,TP242.6
  17. 基于搜寻理论和讨价还价理论的我国普通商品房价格决定问题,F293.3
  18. 口碑对旅游者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F224
  19. 高原飞行应急救援系统研究,V244.2
  20. SrCoO_(3-δ)基材料表面催化机制与体相输运性能的研究,TM911.4
  21. 抑郁症、焦虑症症状、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R749.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 学习与记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