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浙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作 者: 陈芳娟
导 师: 张佑林
学 校: 浙江财经学院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浙江文化 协调发展 文化创新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2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显现,并已经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门。长期以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学者,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多半局限于从经济现象本身去寻找答案,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决定论、资本决定论、技术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等基本观点。本文试图以前人的研究作为起点,将文化因素纳入浙江省区域经济理论分析框架,重点研究和揭示文化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通过对浙江区域文化的性质与分类以及特点的分析,从区域文化的全新视角对浙江省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变革方向和路径,力求通过对两区域文化精神的解剖以解浙江经济飞速、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问题。本文认为文化类型的不同是导致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其一、文化精神通过文化无意识的途径,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即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其二、制度文化的各种形式,通过不同的路径,影响区域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形成;其三、遗产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推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的合力最终引起区域生产组织、产业结构和经济制度发生全面的演变和升级,最终推动区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由于区位的不同,自然环境的不同,历史演变的不同等,浙江区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几乎每一个区域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概括来讲,浙东北由于地处东海,人们长期与海洋打交道,因而形成了具有创新、冒险精神的海洋文化精神;而浙西南由于深居内陆山区,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因而形成了保守、封闭的农业文明特征,由此导致不同区域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它们走上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将浙江区域文化与浙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进行研究,除了要运用文化和经济学知识,这一过程还涉及到历史、哲学、社会心理、宗教等等学科。鉴于此,本文将立足于人力资本形成理论,而不是固守于经济学的理论阵营中,广泛吸收社会心理学,人类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在探究浙江各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与其发展历史时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并结合区位理论分析方法,在经济增长系统中引入区域文化这一内生变量,推导出以区域文化为基石的经济增长模型,进而从理论上阐明区域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路径。运用实证主义和比较分析方法,结合浙江省发展实际和典型案例,重点分析浙江两大区域文化的不同对各自区域经济发展的正面或负面不同的影响,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命运做出深层次的阐释。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2
第1章 导论  12-22
  1.1 问题的提出  12-17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7-19
  1.3 本文的框架  19-22
第2章 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  22-32
  2.1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文献综述  22-25
  2.2 浙江文化的形成与定性研究  25-28
  2.3 浙江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关系文献综述  28-29
  2.4 述评  29-32
第3章 浙江区域文化的形成、分区及其特点  32-54
  3.1 浙江区域文化的形成  33-35
  3.2 浙江区域文化的分区  35-41
  3.3 浙江区域文化的基本特征  41-54
第4章 区域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54-75
  4.1 文化概念与文化分类  54-56
  4.2 文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56-75
第5章 浙江文化对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75-95
  5.1 文化性质的不同导致浙江区域经济走向不同的发展模式  76-77
  5.2 区域文化对浙江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影响  77-81
  5.3 区域文化对浙江市场经济环境形成的影响  81-87
  5.4 区域文化对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  87-95
第6章 以文化创新推进浙江区域经济发展  95-117
  6.1 结论  95-98
  6.2 以精神文化创新推进浙江区域经济主体的形成  98-110
  6.3 以制度文化创新完善浙江市场经济发展环境  110-114
  6.4 以物质文化创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浙江区域经济转型  114-117
参考文献  117-122
附录  122-123
致谢  123-125

相似论文

  1. 胶南市中等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G719.2
  2.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3.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4. 当代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目标定位探析,G522.3
  5. 区域贸易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冲突与协调,D996.1
  6. 哈大齐地区普通本科院校与工业走廊建设关系研究,G649.2
  7. 河南省职业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G719.2
  8. 青海省公路网时空演化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研究,F127;F224
  9. 国际贸易、本地市场效应与贸易条件:中国的经验,F224
  10. 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演变与重庆经济发展研究,F127
  11. 扩展与深化中俄农业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F351.2
  12. 区域经济法基本问题研究,F127
  13. 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性研究,F127
  14. 黑龙江省建设东北亚经济贸易开发区研究,F127
  15. 中国传统旗袍创新设计的应用与研究,TS941.2
  16. 哈大齐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业走廊建设协调发展研究,G719.2
  17. 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F224
  18. 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F224
  19. 江苏农业科技园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F323.3
  20. 东北三省农村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327
  21. 城市总体布局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TU984.1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