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玉米—摩擦禾—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三元杂种及玉米—摩擦禾附加系遗传分析

作 者: 李志龙
导 师: 唐祈林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玉米 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 摩擦禾 玉米-摩擦禾附加系 原位杂交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四倍体玉米、四倍体指状摩擦禾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以及三物种杂交创制的三元杂种(MTF-1)为材料,进行了45S rDNA序列和5S rDNA序列在供试材料染色体上的位点分布研究;同时对一个玉米-摩擦禾附加系进行遗传鉴定,试验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四倍体玉米(2n=40)、四倍体指状摩擦禾(2n=72)、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2n=40)的5S rDNA序列和45S rDNA序列FISH核型分析表明,四倍体玉米染色体各有2对5S rDNA和45S rDNA位点,5S rDNA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长臂近末端,45S rDNA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的次缢痕区;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染色体各有2对5S rDNA和45S rDNA位点,5S rDNA位于第4、6号染色体长臂近末端,45S rDNA位于第11、13号染色体次缢痕区;四倍体摩擦禾染色体各有2对5S rDNA和45S rDNA位点,5S rDNA位于第6、12号染色体的短臂近着丝粒处,45S rDNA位于第16、32号染色体短臂次缢痕区和随体上。三元杂种MTF-1染色体5S rDNA和45S rDNA FISH核型分析表明,三元杂种染色体组存在3对45S rDNA位点和3对5S rDNA位点,染色体数目为76条,为异源六倍体,进一步推断得出三元杂种是由玉米-摩擦禾杂种F1(2n=20Mz+36Tr)未减数雌配子(n=56)与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正常雄配子(n=20)结合发育而成。玉米-摩擦禾附加系细胞学分析表明,附加系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1,除正常配对的10对染色体外,存在1条长度短于第10号染色体且表现为近端部着丝粒的染色体(sm)。单色、双色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该附加系为玉米-摩擦禾异源单体附加系,玉米与摩擦禾染色体之间存在片段易位。田间性状调查表明,该附加系(2n=21)形似玉米,但株高低于对应的二倍体(2n=20)。花粉母细胞分析表明,该附加系(2n=21)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构型主要有10IⅡ+1Ⅰ和9Ⅱ+1Ⅲ两种,染色体平均构型为0.57Ⅰ+9.58Ⅱ+0.43Ⅲ,在分裂后期常出现异常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现象。花粉育性检测表明,该附加系花粉粒的可染率仅为4%,而相应的倍体植株花粉粒可染率高达98%。用普通植株授粉附加系,结实率与对应的2n=20植株无异。附加系中外缘摩擦禾染色体传递率分析结果表明,传递率最高为55.7%,最低为42.0%,平均传递率为46.44%。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前言  9-24
  1.1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改良  9-10
    1.1.1 玉米近缘野生材料的利用  9-10
  1.2 玉米及其野生近缘植物  10-12
    1.2.1 玉蜀黍属(Genus Zea)  10-11
    1.2.2 摩擦禾属(Tripsacum L.)  11-12
  1.3 远缘杂交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12-13
  1.4 玉米与摩擦禾杂交的研究  13-18
    1.4.1 利用远缘杂交将摩擦禾基因导入玉米的途径  14-16
    1.4.2 向玉米导入摩擦禾无融合生殖基因研究  16-17
    1.4.3 摩擦禾染色体导入玉米创制桥梁材料  17-18
  1.5 远缘杂交外缘物质的鉴定与遗传研究  18-24
    1.5.1 形态学标记  19
    1.5.2 细胞学标记  19-20
    1.5.3 生化标记  20
    1.5.4 分子生物学标记  20
    1.5.5 分子细胞遗传学标记——原位杂交技术  20-22
    1.5.6 外缘染色体的传递特点  22-24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4-25
3 材料与方法  25-33
  3.1 材料  25
  3.2 方法  25-33
    3.2.1 形态学调查  25
    3.2.2 细胞学观察  25-29
    3.2.3 荧光原位杂交  29-32
    3.2.4 荧光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32-33
4. 结果与分析  33-46
  4.1 四倍体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四倍体摩擦禾及三元杂种FISH分析  33-39
    4.1.1 四倍体玉米、四倍体多年生类玉米、四倍体摩擦禾FISH分析  33-36
    4.1.2 FISH核型分析三元杂种染色体遗传组成  36-38
    4.1.3 不同材料FISH杂交信号及DAPI显带比较分析  38-39
  4.2 玉米-摩擦禾附加系遗传分析  39-46
    4.2.1 细胞学分析  39-40
    4.2.2 基因组原位杂交  40-42
    4.2.3 形态学分析  42-43
    4.2.4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及花粉育性  43-45
    4.2.5 摩擦禾染色体传递率  45-46
5. 讨论  46-51
  5.1 三元杂种的研究利用价值  46
  5.2 核糖体rDNA的研究意义  46-47
  5.3 玉米-摩擦禾异源单体附加系的遗传鉴定  47-48
  5.4 玉米-摩擦禾异源单体附加系的利用价值探讨  48-49
    5.4.1 玉米-摩擦禾易位系的获得与利用  48-49
    5.4.2 外缘染色体传递规律研究  49
  5.5 荧光原位杂交的应用  49-51
参考文献  51-57
附录  57-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2. 玉米凝集素性质及其在PGPR筛选中的应用,S513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密度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S513
  5. ABA和H2O2对干旱高温复合胁迫诱导的玉米sHSPs和抗氧化防护酶的作用,S513
  6. 甘蓝型油菜多体附加系“Nj08-063”的农艺性状、细胞学与分子学鉴定研究,S565.4
  7. 玉米秸秆发酵基质混合配比对盆栽牡丹理化性状的影响,S685.11
  8. 两种赤眼蜂寄生行为的比较及种间竞争的研究,S476.3
  9. 中国玉米南方锈菌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和超微结构研究,S435.131.4
  10.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11. 玉米挥发性物质提取方法优化设计与应用,S513
  12.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13.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14.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5.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6. 产γ-聚谷氨酸菌株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的生物效应研究,TQ922.1
  17. 解磷菌K3的溶磷特性及其在不同土壤中定殖研究,S144.9
  18. FISH检测多粘类芽孢杆菌研究及其在猪粪有机肥和土壤中的应用,S144
  19. 除草剂溴苯腈与硝磺草酮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研究,S481.8
  20. 6个双列杂交玉米亲本及其杂交株系的生长及光合特性差异分析,S513
  21. 荆州黑麦6R染色体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及分子标记,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