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阳方言语法现象研究

作 者: 樊守媚
导 师: 陈伟琳
学 校: 信阳师范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南阳方言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语法
分类号: H1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13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阳地处豫、陕、鄂三省交界地带,属中原官话区,在历史上曾是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腹地,其语言对周边地区乃至中原都有一定的影响,现代南阳方言与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研究南阳方言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语法研究更显薄弱,还有许多未开垦的荒地。并且至今还没有一本较为系统的南阳方言语法专著问世,因此对南阳方言中较具特色又未引起注意或论述不够充分的语法现象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考察势在必行。本文属单点方言语法研究,以词法为纲,重点对南阳方言中与三大主体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相关的语法现象进行详细考察。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南阳人文地理概况、南阳方言的归属及研究现状、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第二部分考察与名词相关的语法现象。包括名词词缀和方位词,前者主要阐释后缀“子”“迄”“个”“儿”、类后缀“娃儿”“头(儿)”“头里”及类前缀“花”。通过考证,我们发现,含有词缀“子”的名词大多具有贬义色彩或表示足量,而含有其余词缀的名词则倾向于中性或褒义色彩;后者探讨方位词,主要包括单音节方位词和多音节方位词。第三部分探讨与形容词相关的语法现象。包括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感情色彩表示法、状态表示法。例如:表示程度主要通过前加程度标记、后加程度标记得以体现。表示褒贬义感情色彩则通过丰富的词缀和大量的重叠式。状态表示主要以四字格词语居多,还包括一些有规律可循的词缀。第四部分阐述与动词相关的语法现象。主要探讨动词体的表示法及情态助动词“左”的语义、语用特点、相关句式。最终认为:南阳话里的情态词“左”与英语中的部分情态助动词在语义、语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南阳话情态词“左”与副词“左右”具有历史渊源关系。第五部分探讨其他语法现象。包括特殊词“哩”的语法特征、语气词“们”的语用特点及量词与指示代词相关的几化现象。前者主要包括“哩”在不同句类的特点、时态的双重性、表义的模糊性、“哩”字结构的不同语用特点等。第六部分结论和余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并探讨一些较为常见但还未引起注意的语法现象。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2
  1.1 南阳人文地理概况  10
  1.2 南阳方言的归属及研究现状  10-11
  1.3 本文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意义  11-12
  1.4 语料来源及体例说明  12
第二章 与名词相关语法现象  12-21
  2.1 名词词缀  12-19
    2.1.1 后缀“子”  13-14
    2.1.2 后缀“迄”  14-15
    2.1.3 后缀“个”  15
    2.1.4 后缀“儿”  15-17
    2.1.5 类后缀“娃儿”  17
    2.1.6 类后缀“头(儿)、头里”  17-19
    2.1.7 类前缀“花”  19
  2.2 方位词  19-21
    2.2.1 单音节方位词  19-20
    2.2.2 多音节方位词  20-21
第三章 与形容词相关语法现象  21-33
  3.1 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  21-30
    3.1.1 重叠A(儿)+A+儿式  21-22
    3.1.2 前加程度标记  22-24
    3.1.3 后加程度标记  24-30
  3.2 形容词的感情色彩表示法  30-32
    3.2.1 褒义  30-31
    3.2.2 贬义  31-32
  3.3 形容词的状态表示法  32-33
    3.3.1 关于色彩或者明暗的  32
    3.3.2 关于冷热感觉的  32-33
第四章 与动词相关语法现象  33-41
  4.1 动词体的表示法  33-35
    4.1.1 住哩  33
    4.1.2 哩  33-34
    4.1.3 圪  34
    4.1.4 xxyy式  34
    4.1.5 x住x住式  34-35
  4.2 情态助动词“左”  35-41
    4.2.1 语义特点  35-37
    4.2.2 语用特点  37-38
    4.2.3 特殊句式  38-39
    4.2.4 历史渊源关系推测  39-41
第五章 其他语法现象  41-49
  5.1 特殊词“哩”  41-45
    5.1.1 “哩”在不同句类的特点  41-43
    5.1.2 “哩”具有时态的“双重性”、表义的“模糊性”  43-44
    5.1.3 “哩”字结构的不同语用特点  44-45
  5.2 语气词“们”  45-48
    5.2.1 用于疑问句  45-46
    5.2.2 用于陈述句  46-47
    5.2.3 用于祈使句  47
    5.2.4 关于“们”的思考  47-48
  5.3 量词儿化及其他  48-49
    5.3.1 量词儿化  48
    5.3.2 与指示代词相关的儿化  48-49
第六章 结论和余论  49-51
主要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54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54-55
附录  55
  1.在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55
  2.论文撰写说明  55

相似论文

  1. 红安方言语法研究,H146
  2. 《左传》名词陈述化研究,H146
  3. 面向文景转换的角色动画生成技术研究,TP391.41
  4. 构式语法观照下的高中英语双及物结构教学研究,G633.41
  5. 形式、意义、运用相结合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研究,G633.41
  6. 新乡市二中英语语法教学调查报告,G633.41
  7. C++静态代码检测语法树构建方法研究,TP311.53
  8. 话语的多模态性:理论与实践,H04
  9. 对外汉语教材《成功之路》与《博雅汉语》(初)比较研究,H195
  10.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名词教学策略研究,H195
  11. 《藏语语法四种结构明晰》一书研究,H214
  12. 《汉语教程》(修)与《成功之路》(初)比较研究,H195
  13. 中级阶段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模式探索,H195
  14.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H319
  15. 《论语》心理形容词研究,H131
  16. 俄汉语颜色形容词固定词组对比研究,H136
  17. 自主学习在高职院校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319
  18. 明代三种小说联合关系连词研究,I207.419
  19. 明代三种小说对象类介词研究,H141
  20.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系动词be的错误分析,H319
  21. 中文名词性谓词的语义角色标注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方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