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沪宁高速铁路绿化模式及其优化配置研究

作 者: 邵帅
导 师: 芦建国
学 校: 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沪宁高速铁路 群落 绿化模式 综合评价 景观优化
分类号: S73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我国高速铁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对高速铁路的绿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高速铁路绿化的建设是个多行业、跨部门、全新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国内外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建设高速铁路绿色通道,可以美化环境,减少污染,特别是减少高速铁路运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生态环境。因此,研究如何结合高速铁路自身特点,进行绿化模式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沪宁高速铁路沿线的绿化模式为研究对象,对高铁沿线植物景观配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有:1阐述了高速铁路绿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2对沪宁高速铁路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包括高架、路基、道路、节点和车站的绿化配置形式,对乔木和灌木的种类和应用频度做了统计,对人工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并对南京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3对沿线7个城市的绿化配置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个城市在高铁绿化建设时所采取的模式。绿化模式的类型进行总结。根据沿线周边环境的差异,划分为生态景观型和生态防护型,并对两种类型的配置形式进行分析,指出各种模式的特点。4运用AHP评价方法,从生态效果、景观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4个方面建立了高速铁路绿化模式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对40个代表样地进行了打分及分级,确定了植物绿化景观的优劣。5对沪宁高速铁路沿线的绿化模式提出优化的建议。根据周边环境,划分为不同的景观分段,并针对各种类型的样地提出详细的优化方案,为今后高速铁路的绿化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全文目录


致谢  3-4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18
  1.1 选题背景  9
  1.2 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9-12
    1.2.1 高速铁路的定义  9
    1.2.2 国外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9-10
    1.2.3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概述  10-12
  1.3 铁路绿化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概述  12-14
    1.3.1 相关基本概念  12-13
    1.3.2 相关理论研究  13-14
  1.4 国内外铁路绿化发展情况  14-15
    1.4.1 国外铁路绿化发展情况  14
    1.4.2 我国铁路绿化发展情况  14-15
  1.5 景观评价发展状况  15-17
  1.6 研究基本思路、创新点  17-18
    1.6.1 论文基本思路  17
    1.6.2 论文创新点  17-18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18-20
  2.1 沪宁高速铁路概况  18
  2.2 自然地理条件  18
  2.3 社会经济条件  18-19
  2.4 绿色廊道现状  19-20
第三章 沪宁高速铁路绿化调查和模式分析  20-42
  3.1 研究对象和内容  20-21
  3.2 绿化调查  21-29
    3.2.1 植物种类组成分析  21-24
    3.2.2 植物种类的应用频度的分析  24-25
    3.2.3 人工植物群落基本类型的分析  25-26
    3.2.4 样地植物群落特征分析—以南京为例  26-29
  3.3 模式分析  29-36
    3.3.1 南京段绿化模式分析  29-30
    3.3.2 镇江段绿化模式分析  30-32
    3.3.3 常州段绿化模式分析  32-33
    3.3.4 无锡段绿化模式分析  33-34
    3.3.5 苏州段绿化模式分析  34-35
    3.3.6 昆山段绿化模式分析  35-36
    3.3.7 上海段绿化模式分析  36
  3.4 景观生态学分析  36-37
    3.4.1 亚热带植物的地带性  36
    3.4.2 景观美学评价  36-37
    3.4.3 景观格局  37
  3.5 模式总结  37-40
    3.5.1 生态景观型  37-39
    3.5.2 生态防护型  39-40
  3.6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沪宁高速铁路绿化模式的景观评价  42-56
  4.1 评价方法  42-43
    4.1.1 评价内容  42
    4.1.2 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42
    4.1.3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43
  4.2 评价模型的建立  43-48
    4.2.1 确定评价因子及评价标准  43-46
    4.2.2 构造判断矩阵  46-47
    4.2.3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47-48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48
    4.2.5 综合评价等级的确定  48
  4.3 结果与分析  48-54
    4.3.1 判断矩阵的构造与排序  48-52
    4.3.2 综合评判计算  52-53
    4.3.3 结论与分析  53-54
  4.4 本章小结  54-56
第五章 沪宁高速铁路绿化模式的优化设计  56-65
  5.1 沪宁高速铁路的优化设计  56-58
    5.1.1 设计目标  56
    5.1.2 设计理念  56-57
    5.1.3 构思布局  57-58
  5.2 优化设计方案  58-64
    5.2.1 山地段  58-59
    5.2.2 城镇段  59-60
    5.2.3 丘陵平原段  60
    5.2.4 江南田园段  60-61
    5.2.5 节点绿化  61-64
  5.3 本章小结  64-65
第六章 结语  65-67
  6.1 论文所做的工作  65-66
  6.2 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66-67
参考文献  67-70
附录一:沪宁高速铁路各地点绿化模式景观评价照片  70-73
附录二:问卷调查表  73-74
详细摘要  74-75
Abstract  75-76

相似论文

  1. 湛江湾微生物群落在不同营养梯度水体中的变化,Q938.8
  2.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3. 高位精养模式日本囊对虾生长及浮游生物演替规律,S968.22
  4.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6.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7.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8. 房县烤烟产地环境和烟叶综合质量评价,S572
  9. 临沧特色烤烟品质区划研究,S572
  10.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11. 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研究,Q948.1
  12. 漓江流域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与水质生物评价,X826
  13. 江苏省秸秆资源评价与规模化能源利用发展研究,S38
  14.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防除技术研究,S451
  15.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16. 国庆小菊观赏性和耐旱、涝性的综合评价,S682.11
  17. 中国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组分空间分布特征,S718.5
  18. LNGF公司硼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机会研究,F426.72
  19. 枯草芽孢杆菌对基质栽培黄瓜盐胁迫伤害的缓解效应,S642.2
  20. 转基因香石竹遗传稳定性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初探,S682.19
  21. 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S731.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绿化建设 > 大地园林 > 道路绿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