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深部脑刺激对帕金森病大鼠运动皮层放电的影响

作 者: 路致远
导 师: 王敏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动物学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次级运动皮层 深部脑刺激术 局部场电位 酪氨酸羟化酶
分类号: R74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验目的:利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建立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进行行为学测试,检测运动损伤程度,研究在不同状态下,大鼠次级运动皮层(secondary motor cortex,M2)放电模式的改变,及大鼠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相应的变化情况。实验方法:本实验利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在大鼠单侧中脑黑质致密部和中脑腹侧被盖区两点注射6-OHDA建立PD模型,阿扑吗啡诱导旋转鉴定模型是否成功。PD模型建立后进行触须前肢反射测试和步伐调整测试,鉴定PD大鼠运动机能的损伤程度,探索更加便捷、温和的PD模型鉴定方法。PD症状与基底神经核放电异常有关。局部场电位(local field potentials,LFPs)是电极尖端附近的神经元放电活动的总和,能够更好的反应某一区域神经元放电的协同变化,与动物的运动状态联系更为密切。本实验选择大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利用Matlab软件进行频谱分析、功率谱密度和光谱分析提取M2-LFPs特征参数,研究对照组大鼠、实验组大鼠(PD模型)以及实验刺激组大鼠M2-LFPs的变化规律,为深部脑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作用机制的探索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PD患者所患有的运动障碍,是由于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的缺失,导致来源于皮层的信息传递异常所引发。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建模成功的PD大鼠黑质进行冰冻切片,酪氨酸羟化酶标记,观察PD大鼠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退变情况,然后对PD实验刺激组大鼠做同样处理,探索长时间的高频电刺激能否对大鼠黑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实验结论:6-OHDA两点注射建模法,是一种稳定、成功率高的建模方法。触须前肢反射测试和步伐调整测试可以对PD大鼠大脑损伤对侧肢体的运动障碍做出准确的鉴定。电生理实验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皮层场电位在8~12Hz频段频率信号显著上升(P<0.01),40~100Hz及100Hz以上频段频率信号显著下降(P<0.01,P<0.05)。与实验组比较,实验刺激组大鼠在8~12Hz与12~25Hz频段频率信号显著降低(P<0.01,P<0.05),25~40Hz、40~100Hz及100Hz以上频段信号显著升高(P<0.05,P<0.01,P<0.01)。本实验认为深部脑刺激丘脑腹外侧核,可改善PD大鼠运动皮层2区的异常放电。大鼠中脑黑质TH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发现,PD大鼠黑质损伤侧DA神经元几乎全部衰亡,然而对丘脑腹外侧核施加高频电刺激,对于这种损伤状况并无明显改善。综上,本实验对DBS的作用机制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为临床新靶核团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符号说明  10-11
论文综述  11-25
  0.1 帕金森病及临床表现  11
  0.2 临床治疗手段  11-13
  0.3 帕金森病发病的解剖学原理  13-16
    0.3.1 基底神经节  13-14
    0.3.2 基底神经节环路  14-16
  0.4 脑深部刺激术起源发展  16-17
  0.5 脑深部刺激术的治疗机制  17-20
  参考文献  20-25
实验研究  25-61
  实验 1 PD 模型大鼠的建立及鉴定方法  25-37
    1.0 引言  25-26
    1.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6-30
      1.1.1 实验材料  26-27
      1.1.2 实验方法  27-30
    1.2 实验结果  30-33
      1.2.1 盐酸阿扑吗啡诱导的旋转实验  30-31
      1.2.2 行为学检测结果  31-32
      1.2.3 组织学结果观察  32-33
    1.3 讨论  33-35
    参考文献  35-37
  实验 2 对照组、实验组和实验刺激组大鼠次级运动皮层局部场电位的采集与分析  37-51
    2.0 引言  37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7-40
      2.1.1 实验材料  37-38
      2.1.2 实验方法  38-40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0-46
      2.2.1 频谱分析  41-42
      2.2.2 功率谱密度分析  42-44
      2.2.3 时频分析  44-45
      2.2.4 组织学位点鉴定  45-46
    2.3 讨论  46-49
    参考文献  49-51
  实验 3 电刺激对 6-OHDA 诱致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影响  51-61
    3.0 引言  51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53
      3.1.1 实验材料  51-52
      3.1.2 实验方法  52-53
    3.2 实验结果  53-56
    3.3 讨论  56-59
    参考文献  59-61
课题总结  61-63
致谢  63-65
研究生时期发表的文章  65

相似论文

  1.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大鼠的实验研究,R742.5
  2. 肝郁证模型大鼠蓝斑和肾上腺髓质TH、c-fos的表达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R241
  3. 应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体系在sf9细胞中重组表达保守性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R346
  4. 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研究,R742.5
  5. 帕金森病个体化诊疗的依从性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分析,R742.5
  6. 丙泊酚麻醉对大鼠丘脑皮层环路GABA_A受体作用的研究,R965
  7. 子宫颈周围支持韧带内交感神经分布研究,R737.33
  8. 黄粉虫酪氨酸羟化酶原核表达、活性测定及其在黑化过程中的作用,Q965
  9. 左旋多巴制剂对帕金森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相关性研究,R742.5
  10. 淋巴细胞来源的儿茶酚胺对T辅助细胞分化的影响,R392
  11. FADD基因沉默对帕金森病凋亡机制影响的研究,R742.5
  12. 中国汉族人群TGF-β1启动子-509C/T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的研究,R742.5
  13. 大鼠初级运动皮层的神经信号分析与解码研究,TN911.6
  14. 15-差向异构体—脂氧素A4对脂多糖诱导小胶质细胞内活性氧产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363
  15. 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帕金森病Parkin基因多态性研究,R742.5
  16. 脂肪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鼠,R742.5
  17. 低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乙酰胆碱及M_1、M_2受体的影响,R742.5
  18. 痰瘀风清丸治疗痰瘀风动型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R277.7
  19. 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小鼠行为学的作用及机制研究,R742.5
  20. 舟山眼镜蛇毒CTXn对6-OHDA诱导的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疗效观察,R742.5
  21. 大鼠初级视觉皮层V1区视觉刺激的响应信号分析,TN91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神经病学 > 脑部疾病 > 震颤麻痹综合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