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下胫腓关节微动特点对其损伤后康复锻炼的临床指导

作 者: 徐亚玉
导 师: 林斌
学 校: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骨伤科学
关键词: 下胫腓关节 生理 激光扫描 微动 康复锻炼
分类号: R68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对正常下胫腓关节在踝关节不同的运动范围内的微动进行分析,从而明确下胫腓关节在三维方向上的微动特点和具体微动范围,并对临床治疗和术后康复锻炼作出科学指导。方法:在正常下胫腓关节的内踝和外踝最高点附近分别安装一个激光照相扫描仪的探测端子,采用3D-激光扫描仪扫描踝关节在做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两端子的位置相对变化,通过计算机计算出两端子在X、Y、Z轴(X轴代表冠状面与Z轴垂直轴,Y轴为矢状面与Z轴垂直轴,Z轴代表胫骨的长轴)上的位移与腓骨相对于胫骨的旋转情况。取得数据初步应用于临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随着踝关节在做跖屈,背伸,内翻,外翻等不同位置下时运动幅度的增大,下胫腓关节的微动幅度大部分逐渐增加;①在跖屈角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X轴、Y轴和Z轴的位移逐渐增大,其中X轴增加最明显,为-0.73±0.05mm,Y轴次之,为0.55±0.04mm,Z轴位移改变轻微,为0.22±0.06mm。说明在跖屈条件下主要改变为在矢状面上X轴的改变,其最大活动范围为-0.73±0.05mm。②在背伸角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X轴、Y轴的位移逐渐增大,而Z轴无明显变化。其中Y轴增加最明显,为1.13±0.10mm,X轴和Z轴位移改较Y轴小,分别为0.94±0.09mm和0.67±0.1lmm。说明在后伸条件下主要改变为在矢状面上Y轴的改变,其最大活动范围为1.13±0.10mm。③在内翻角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X轴、Y轴和Z轴的位移逐渐增大,其中Y轴增加最明显,为1.70±0.16mm,X轴次之,Z轴最小,分别为1.04±0.12mm和0.56±0.07mm。说明在内翻条件下主要改变为在矢状面上Y轴的改变,其最大活动范围为-1.70±0.16mm。④在外翻角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Y轴和Z轴的位移逐渐增大,而X轴却逐渐减小,其中以Y轴增加最明显,为1.32±0.13mm,Z轴次之,为-0.87±0.10mm,X轴位移最小,为-0.84±0.11mm。说明在外翻条件下主要改变为矢状面上的Y轴改变较明显,其最大活动范围为1.32±0.13mm。⑤在踝关节各活动角度运动情况下,腓骨的相对旋转度呈现几乎相同的特点,在无论跖屈、背伸、内外翻的角度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腓骨的相对旋转角度不断增大,在跖屈和背伸的角度变化情况下旋转并不十分明显,其最大旋转范围分别为3.77±0.36°和4.36±0.44°,在内外翻的情况下腓骨旋转表现的十分明显,但其中又以内翻时最为明显,达到了-6.72±0.35°,外翻时次之,达到-5.86±0.42°。⑥在内外翻角度变化的情况下X轴、Y轴和Z轴位移变化较大,其中在内翻角度变化到最大值时,腓骨相对的三维空间位移几乎都达到最大值,而旋转也达到最大,此种情况在外翻情况下次之,跖屈和背伸位变化较小。⑦数据初步应用于临床指导功能锻炼短期效果满意。结论:①下胫腓关节运动范围大多随踝关节运动幅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②下胫腓关节中腓骨相对于胫骨的旋转随踝关节运动幅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③基本明确了下胫腓关节在踝关节做各种运动时三维方向上的的具体位移范围和腓骨相对于胫骨的旋转范围。④符合下胫腓关节微动特点的康复练功方法对下胫腓分离损伤术后康复的短期疗效观察上的结果是值得肯定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8
前言  8-10
第一部分 下胫腓关节微动特点的实验研究  10-23
  实验材料与方法  10-13
  结果  13-16
  讨论  16-23
第二部分 初步临床康复锻炼指导观察  23-30
  临床资料  23-25
  结果  25-27
  讨论  27-30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4
致谢  34-35
附录  35-40
文献综述  40-45
  参考文献  44-45
个人简历  45

相似论文

  1.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2. 草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的研究,S646.13
  3. 复合污染下大薸和凤眼莲对重金属的吸收和富集特征,X173
  4. 女性乒乓球服的热湿舒适性研究,TS941.15
  5.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S917.4
  6. 烤烟成熟和调制期间颜色参数变化及烤前晾制对其质量的影响,S572
  7. 热应激肉牛营养与环境调控技术及其行为研究,S823
  8.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9. 变频调速对密集烤房流场及烟叶烘烤质量的影响,S572
  10. 龙葵和小飞蓬耐锰性及富集作用的研究,X173
  11.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12. 不同光周期盲蝽蟓种群生命参数及受害寄主生理指标研究,S435.622
  13. 棉花间歇性土壤涝渍的产质效应及其生理基础研究,S562
  14.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5. 蝴蝶兰(Phalaenopsis)脱毒快繁关键技术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S682.31
  16. 初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G633.951
  17. 双砧木嫁接对黄瓜生理特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S642.2
  18. 不结球白菜耐热性鉴定方法及其耐热基因片段克隆研究,S634
  19. 不同充填技术对微渗漏影响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观测,R783
  20. 大鼠肝再生与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Q418
  21. 不同水稻品种对灰飞虱抗性机理的初步研究,S5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矫形外科手术学 > 骨骼手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