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长”与“调控”

作 者: 张冠湘
导 师: 王贺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山地小城镇 带形山地小城镇 带形城市 空间形态 生长演变 规划对策
分类号: TU9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第一部分,本文通过对多方背景的阐述,指出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高峰期,城镇空间在自组织规律的引导下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急需要在充分认识城镇空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规划手段对城镇空间发展进行健康有效的引导,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带形山地小城镇的研究就是在这个时代大背景下提出的,选题希望通过分析带形山地小城镇的生长,探索适用于带形山地小城镇的发展道路,针对其带形结构,创造和保护小城镇的带形空间特色,构筑带形山地小城镇规划与设计的科学理论,主动的从所涉及的相关学科中吸取智慧,从交通、景观、防灾等各个方面有意识地寻找带形结构的结构优势,并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针对具体案例提出解决带形山地小城镇问题的新的规划模式,从而对未来带形山地小城镇的开发建设提供现实的参考意义,寻找城乡人居环境发展的“新范式”1。第二部分通过资料的搜集和相关研究理论的梳理,重点阐述了带形城市理论与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理论,其中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理论是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而带形城市理论则是本文主要的理论支撑,本文对带形山地小城镇的研究就是落脚在它的带形结构,而这种关注和研究重点的确立则主要是出于带形城市理论中带形结构优势的启发。通过对带形山地小城镇城镇空间拓展规律的充分认识,本文尝试从城镇形态动态发展的角度,对带形山地小城镇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城镇空间形态发展的阶段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城镇的空间演变规律进行了总结归纳,对城镇空间形态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使人们在对带形山地小城镇进行规划对策研究时更有针对性和预测性。论文从第四部分开始,将论文研究的焦点从城镇的空间形态发展转移至具体的带形结构所带来的人居环境优劣势,对于笔者而言,现存的带形山地小城镇尽管在城镇发展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带形”山地小城镇依然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这也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一方面“带形”山地小城镇会拥有带形城市所带来的形态优势,同时因为其山地小城镇的特定属性使其不至于无限蔓延成没有边界的城市形态,从而避免了带形城市理论自创立以来而一直存在的无边界的规划弊端,另一方面山地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会给带形城镇发展带来新的实践问题,如何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带形的城镇形态与山地小城镇两者间互相发挥其最大的人居环境优势是论文写作的主要意义。在对带形山地小城镇人居环境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新平县戛洒镇进行了具体的实例研究,针对带形结构所带来的城镇人居环境优劣势,给出了具体的规划对策。根据具体案例的研究,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尝试性结合带形山地小城镇自身结构的宜居优势,结合前文案例和戛洒镇具体实例探讨带形山地小城镇特色体系的建构。本文通过对带形山地小城镇空间发展的研究,总结其带形结构下的人居环境优劣势,在充分认识城镇“生长”的基础上,从带形山地小城镇结构特点的角度出发对带形山地小城镇提出具体的“调控”,从而为人居环境的探索做出自己的尝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绪论  12-24
  1.1 研究背景  12-15
    1.1.1 山地资源丰富  12-13
    1.1.2 山地小城镇建设  13
    1.1.3 带形山地小城镇的普遍性  13-14
    1.1.4 带形山地小城镇的共性  14-15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  15-17
    1.2.1 山地小城镇  15-16
    1.2.2 带形山地小城镇  16-17
  1.3 问题  17-20
    1.3.1 现有带形山地小城镇分类的局限性  17-19
    1.3.2 带形山地小城镇系统研究缺失  19
    1.3.3 "带形"结构优势未被深刻认识  19-20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0-21
    1.4.1 研究目的  20
    1.4.2 研究意义  20-21
  1.5 研究方法  21-22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22-24
    1.6.1 研究内容  22-23
    1.6.2 研究框架  23-24
第二章 带形山地小城镇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24-32
  2.1 相关理论基础  24-28
    2.1.1 城镇形态理论  24-25
    2.1.2 带形城市理论  25-27
    2.1.3 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理论  27
    2.1.4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7-28
  2.2 带形山地小城镇研究现状  28-31
    2.2.1 城镇空间形态的研究  28-30
    2.2.2 山地城镇的研究  30
    2.2.3 城市(镇)带形结构的研究  30-31
  2.3 本章小结  31-32
第三章 带形山地小城镇的生长与演变  32-53
  3.1 带形山地小城镇成因  32-39
    3.1.1 自然因素  32-34
    3.1.2 社会因素  34-37
    3.1.3 交通因素  37-38
    3.1.4 国家政策与规划导控  38-39
  3.2 带形山地小城镇空间形态生长与分类  39-47
    3.2.1 城镇整体空间发展  39-42
    3.2.2 城镇内部形态拓展  42-45
    3.2.3 城镇空间形态分类  45-47
  3.3 带形山地小城镇形态演变的阶段性及其规律  47-52
    3.3.1 点聚状——单中心延续带状阶段  48-49
    3.3.2 单中心——多中心的延续带状阶段  49
    3.3.3 团状或延续多中心带状阶段  49
    3.3.4 均衡——非均衡的组团式带形阶段  49-51
    3.3.5 带形山地小城镇空间演变规律总结  51-52
  3.4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带形山地小城镇人居环境优劣势分析  53-64
  4.1 带形山地小城镇人居环境优势分析  53-60
    4.1.1 人与自然的协调  53
    4.1.2 混合功能的城市干道  53-55
    4.1.3 适于BRT系统的带形城镇交通  55
    4.1.4 独具魅力的带状街巷空间  55-57
    4.1.5 凸显山地空间魅力的垂直交通  57-59
    4.1.6 小城镇丰富的空间景观层次  59
    4.1.7 动态的带形城市结构  59-60
    4.1.8 自然生态的带状城镇界面  60
  4.2 带形山地小城镇人居环境劣势  60-63
    4.2.1 城镇空间发展的分散性  60-61
    4.2.2 过境交通与日常功能活动的互相干扰  61
    4.2.3 城镇主干道空间尺度过大  61
    4.2.4 城镇自组织发展的无序蔓延  61-62
    4.2.5 带形山地小城镇自然灾害问题  62-63
  4.3 本章小结  63-64
第五章 带形山地小城镇规划实例研究  64-89
  5.1 戛洒镇区位交通与资源条件  64-65
    5.1.1 自然地理位置  64
    5.1.2 交通条件  64-65
    5.1.3 资源条件  65
  5.2 戛洒镇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65-70
    5.2.1 城镇空间发展的历史基础  65-66
    5.2.2 城镇空间形态的自组织带状生长  66-68
    5.2.3 城镇空间形态的规划干预  68-70
  5.3 戛洒镇城镇规划导控  70-88
    5.3.1 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策略  71-76
    5.3.2 凸显城市结构优势的规划途径  76-84
    5.3.3 应对城市空间劣势的规划手段  84-88
  5.4 本章小结  88-89
第六章 带形山地小城镇规划对策探讨  89-104
  6.1 带形山地小城镇发展的技术导控  89-96
    6.1.1 城镇空间增长方向与边界的导控  89-90
    6.1.2 生态环境保护与设计导控  90-92
    6.1.3 集约高效的点轴土地开发导控  92-94
    6.1.4 过境道路与城市关系的调整  94-96
  6.2 带形山地小城镇发展的艺术导控  96-97
    6.2.1 营造城市环境的美  96
    6.2.2 塑造城镇街巷空间的韵律美  96-97
  6.3 带形山地小城镇特色体系构建  97-103
    6.3.1 构建绿廊防灾生态系统  97-98
    6.3.2 构建特色公交与步行体系  98-100
    6.3.3 构建城镇峡景景观体系  100-101
    6.3.4 构建特色线性空间体系  101-103
  6.4 本章小结  103-104
结语  104-106
致谢  106-107
参考文献  107-112
附录A  112-113
附录B  113-114

相似论文

  1.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2.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高铁新城”空间发展模式及规划对策研究,TU984.113
  3. 高铁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形态及景观特色策略研究,TU984.113
  4. 文昌十八行“梳式”聚落的成因及形态特征研究,TU981
  5. 近代受南洋文化影响的琼北民居空间形态特征研究,TU-05
  6. 马桥镇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研究,TU982.29
  7. 海南书院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TU-0
  8. 鄂东南传统商业集镇空间形态及其更新趋势研究,TU981
  9. 传统与变迁,TU-0
  10. 新疆吐峪沟居住社区空间形态研究及其在新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构,TU984.12
  11. 陇西黄土丘陵区集镇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K928.5
  12. 昆明国际陆港发展战略规划研究,F259.27
  13. 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区规划对策研究,F592.7
  14. 地理案例的空间相似性计算,P208
  15. 社会学视域下的乡村聚落空间演变,TU984
  16. 资源型组团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TU984.113
  17. 湘南传统聚落水系景观空间研究,TU986
  18. 郑东新区CBD(中央商务区)景观空间形态研究,TU984.13
  19. 中央商务区的城市设计实践研究,TU984
  20. 基于类型学和符号学的苏州古城新建建筑空间和形态设计研究,TU984.114
  21. 武汉市边缘地区空间形态发展研究,TU984.1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