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辛伐他汀和二甲双胍联合干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与CD40/CD40L关系的研究

作 者: 尹明景
导 师: 朱继金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高盐高脂 动脉粥样硬化 CD40/CD40L 辛伐他汀 二甲双胍
分类号: R54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探讨高钠盐与高脂肪复合喂养后,大鼠血脂改变、动脉构型变化、血清sCD40L水平以及动脉组织CD40/CD40L表达强度的变化。并探讨辛伐他汀二甲双胍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选取70只SD雄性大鼠,鼠龄8周,体重约200g,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N组(对照组)、S组(高盐组)、F(高脂组)、SF组(高盐高脂组)、ST组(辛伐他汀组)、MT组(二甲双胍组)、ST+MT组(辛伐他汀+二甲双胍组)。2.动物喂养:N组:标准饲料;S组:高盐饲料;F组:高脂饲料:SF组:高盐高脂饲料;ST组:高盐高脂饲料+辛伐他汀;MT组:高盐高脂饲料+二甲双胍:ST+MT组:高盐高脂饲料+辛伐他汀+二甲双胍。3.标本取材:大鼠喂养16周后,麻醉动物后,取腹主动脉血约3ml+升主动脉根部起始段长约1cm,腹主动脉血分别送检血脂情况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升主动脉根部起始段取出后,包埋固定,取切片分别行HE染色法观察主动脉构型变化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根部血管壁中层组织CD40/CD40L表达强度。结果:1.血脂情况:F组、SF组血脂较N组明显升高(p<0.01);S组、ST组血脂较N组无明显改变;MT组、ST+MT组血脂较N组明显降低(p<0.01)。2.动脉组织病理:N组无异常改变;S组、ST组、MT组、ST+MT组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中膜增厚,但未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F组中膜明显增厚,局部可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SF组可见典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即血管内皮连续性被破坏,管壁增厚,局部向管腔明显突出,形成斑块,斑块内有坏死物质形成,弹力纤维断裂,动脉外膜变薄撕裂。3.主动脉构型变化:S、F、SF组主动脉构型明显异常,S、F组主动脉中膜层厚度较N组增厚(p<0.05),SF组较N组明显增厚(p<0.01),S、F组血管内腔面积/血管横断面积比(LA/TVA)较N组变小(p<0.05),SF组较N组明显减小(p<0.01);ST、MT组中膜层厚度较SF组变薄(p<0.05),ST+MT组较SF组明显变薄(p<0.01),但未达到N组水平,ST、MT组LA/TVA比较SF组增大(p<0.05),ST+MT组较SF组明显增大(p<0.01),但未达到N组水平。4.血清sCD40L水平:S组、F组、SF组血清sCD40L浓度均高于N组、ST组、MT组、ST+M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SF组高于S组及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组、ST组、MT组、ST+MT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F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5.动脉组织CD40/CD40L表达强度:S组、F组、SF组动脉组织CD40/CD40L表达强度明显高于N组、ST组、MT组、ST+M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SF组又要高于S组及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组、MT组、ST+MT组与N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S组、F组之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1.单纯高脂喂养可导致大鼠动脉粥样硬化,而单纯高盐喂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不明显,高盐高脂复合喂养可形成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2.高盐高脂喂养诱发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同时伴有血清sCD40L浓度升高,动脉组织CD40/CD40L表达增强,提示高盐高脂喂养可能是通过诱发血管损伤性炎症反应的途径导致动脉组织病变。3.他汀类药物和双胍类药物均有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抑制血清sCD40L及动脉组织CD40/CD40L表达等有关。其中他汀类药物的效果要强于双胍类,而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效果要明显强于单用其中一种。

全文目录


主要中英文缩写对照  4-5
摘要  5-8
ABSTRACT  8-11
前言  11-14
材料与方法  14-22
  1、实验材料  14-15
  2、实验方法  15-20
  3、数据的测量与结果判读  20-21
  4、统计学处理  21-22
实验结果  22-29
  1、实验动物情况  22
  2、血脂情况  22-23
  3、各组大鼠动脉组织病理改变  23-24
  4、各组大鼠主动脉构型变化  24-25
  5、各组大鼠血清 sCD40L 水平  25-26
  6、各组大鼠动脉组织 CD40/CD40L 表达强度  26-29
讨论  29-35
结论  35-36
参考文献  36-41
文献综述  41-51
  参考文献  46-51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章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评估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R816.1
  3. 人下肢动脉硬化狭窄时血管内膜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胶原及中膜CPT-Ⅰ、GLUT-4的变化,R543.5
  4. 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与载脂蛋白C3、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R743.33
  5. 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R541.4
  6. 辛伐他汀对伴高脂血症的阿尔茨海默病双转基因小鼠作用研究,R589.2
  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一氧化氮合酶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R743.33
  8. AMPK通路对急性光损伤模型中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R779.1
  9. MPO、IL-18和INF-γ在人冠状动脉中的表达及与斑块稳定性的初步研究,R541.4
  10. 心率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R541.4
  11. 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及相关生化hs-CRP和LDL-C的变化,R743.3
  12. 辛伐他汀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R541.4
  13. 腹膜透析患者血浆FGF-23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结构、功能的相关性研究,R692.5
  14. 辛伐他汀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WT1/hDMP1基因表达的影响,R733.71
  15. 辛伐他汀单独或联合柔红霉素对SHI-1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R733.71
  16.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XCL16水平与卒中亚型的关系,R743.33
  17.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R541.61
  18. 妊娠相关蛋白-A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R743
  19. 酪蛋白固体自乳化给药系统的研制及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R96
  20. PD-L2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的表达及辛伐他汀的调节作用,R541.4
  21. 二甲双胍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与骨吸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R580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心脏、血管(循环系)疾病 > 血管疾病 > 动脉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