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提高重组NDV表达vvIBDV VP2基因的研究

作 者: 何金娇
导 师: 李德山
学 校: 东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重组新城疫病毒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 VP2基因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分类号: S85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反向遗传操作技术的成熟,利用新城疫病毒(NDV)作为病毒活载体研制多价疫苗已进入成熟阶段。目前已有将IBDV免疫保护性抗原VP2蛋白的基因、IBV免疫保护性抗原S蛋白的基因及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分别插入到新城疫病毒,进行重组新城疫病毒活载体二联苗的研究。以病毒为表达载体研制的大多数基因工程疫苗存在外源病原的免疫保护性基因的表达量低这一问题,因而达不到预期的免疫效果。以NDV为活载体的基因工程疫苗也不例外,外源免疫保护性基因插入NDV适宜位点后表达量较低,限制了重组NDV疫苗的效果和使用,因此如何提高外源基因表达量成为该类疫苗研发的瓶颈问题。VP2蛋白是IBDV的主要结构性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宿主体内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因此VP2基因是研究IBDV疫苗的重要目的基因。为了提高重组NDV外源基因表达量,本研究采用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序列(IRES)构建表达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vvIBDV)HLJ07株VP2双拷贝基因的重组NDV(rClone30-VP2-IRES-VP2),同时构建表达单拷贝VP2基因的重组NDV(rClone30-VP2)作为对照。利用PCR方法分别将Hpa I、BamH I和Sac II引入VP2基因的5’端和3’端;将BamH I、EcoR I、Mlu I和Sac II引入IRES基因的5’端和3’端;EcoR I、BamH I和Mlu I引入第二个VP2基因的5’端和3’端。将其分别克隆至pMD18-T。依次通过BamH I和Sac II将IRES基因克隆至VP2基因的3’端,通过EcoRI和Mlu I将第二个VP2基因克隆至IRES基因的3’端,构建重组质粒pMD-VP2-IRES-VP2。将VP2-IRES-VP2片段插入pClone30的MCS位点中,构建带有VP2-IRES-VP2基因片段的NDV全长cDNA,并将携带全长cDNA的转录质粒命名为pClone30-VP2-IRES-VP2。构建的pClone30-VP2-IRES-VP2质粒经BamH I酶切除去IRES-VP2,将酶切后的片段自连得到pClone30-VP2。将两种转录质粒分别与表达核衣壳蛋白、磷酸化蛋白和大聚合酶蛋白的辅助质粒共同转染能够稳定表达T7RNA聚合酶的BHK-21细胞,拯救获得的重组病毒通过鸡胚进行增殖并收集尿囊液,重组病毒分别命名为新城疫rClone30-VP2-IRES-VP2株和rClone30-VP2株。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进行的重组病毒增殖实验表明,VP2基因和VP2-IRES-VP2基因片段的插入并未对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能力造成影响。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表明VP2蛋白在感染两种重组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中均有表达。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rClone30-VP2-IRES-VP2中VP2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rClone30-VP2对照组。重组NDV以0.00001MOI感染HepG2细胞时,rClone30-VP2-IRES-VP2中VP2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rClone30-VP2的1.6倍。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建立NDV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构建了表达IBDV双拷贝VP2基因的重组NDV,并证明重组病毒中双拷贝基因的表达水平优于单拷贝基因,提高了外源基因的表达水平,为提高重组NDV等基因工程疫苗的外源基因表达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研制NDV-IBDV二价活载体疫苗奠定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10-12
Abstract  12-14
1 引言  14-20
  1.1 新城疫病毒(NDV)  14-15
    1.1.1 NDV 简介  14
    1.1.2 NDV 的形态学特征  14-15
    1.1.3 NDV 的基因组结构  15
  1.2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15-16
  1.3 NDV 活载体疫苗简介  16
  1.4 IBDV 简介  16-18
    1.4.1 IBD 简介  16-17
    1.4.2 IBDV 的形态及基因组结构  17-18
    1.4.3 IBDV 的主要保护性抗原  18
    1.4.4 免疫防治  18
  1.5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  18-19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9-20
2 材料  20-23
  2.1 病毒株、细胞株和质粒  20
  2.2 培养基及生化试剂  20
  2.3 引物  20-21
  2.4 鸡胚  21
  2.5 主要仪器和设备  21-23
3 方法  23-36
  3.1 vvIBDV VP2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3-25
    3.1.1 vvIBDV VP2 基因的 PCR 扩增  23
    3.1.2 PCR 产物的纯化  23
    3.1.3 vvIBDV VP2 基因克隆的序列测定  23-25
  3.2 IRES 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5-26
    3.2.1 IRES 基因的 PCR 扩增  25
    3.2.2 PCR 产物的纯化  25
    3.2.3 IRES 基因克隆的序列测定  25-26
  3.3 VP2(BamH I)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26-27
    3.3.1 VP2(BamH I)基因的 PCR 扩增  26
    3.3.2 PCR 产物的纯化  26
    3.3.3 VP2(BamH I)基因克隆的序列测定  26-27
  3.4 pMD-VP2-IRES-VP2(BamH I)质粒的构建  27-30
    3.4.1 pMD-VP2-IRES 质粒的构建  27-29
    3.4.2 pMD-VP2-IRES-VP2(BamH I)质粒的构建  29-30
  3.5 表达 VP2-IRES-VP2(BamH I)重组病毒基因组全长 cDNA 的构建  30-32
    3.5.1 VP2-IRES-VP2(BamH I)基因片段与重组 NDV 病毒基因组转录载体片段的制备  30
    3.5.2 VP2-IRES-VP2(BamH I)基因片段与重组 NDV 病毒基因组转录载体片段连接  30-31
    3.5.3 重组质粒的鉴定  31-32
  3.6 表达 vvIBDV VP2 基因重组病毒基因组全长 cDNA 的构建  32-33
    3.6.1 rClone30-VP2 片段的制备  32
    3.6.2 rClone30-VP2 片段连接  32-33
    3.6.3 重组质粒的鉴定  33
  3.7 重组 NDV 的拯救及鉴定  33-36
    3.7.1 重组 NDV 的拯救  33-34
    3.7.2 重组 NDV 的 RT-PCR 鉴定  34
    3.7.3 拯救后的重组 NDV TCID50测定  34
    3.7.4 重组 NDV 的细胞增殖稳定性  34
    3.7.5 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重组病毒 VP2 基因的表达  34
    3.7.6 重组病毒 VP2 基因的 mRNA 水平的检测  34-36
4 实验结果  36-51
  4.1 vvIBDV VP2 基因克隆  36-37
    4.1.1 vvIBDV VP2 基因的 PCR 扩增  36
    4.1.2 PCR 产物的纯化  36-37
    4.1.3 VP2 基因的序列测定  37
  4.2 IRES 基因克隆  37-39
    4.2.1 IRES 基因的 PCR 扩增  37-38
    4.2.2 PCR 产物纯化  38
    4.2.3 IRES 基因的序列测定  38-39
  4.3 VP2(BamH I)基因克隆  39-40
    4.3.1 VP2(BamH I)基因的 PCR 扩增  39
    4.3.2 PCR 产物纯化  39-40
    4.3.3 VP2(BamH I)基因的序列测定  40
  4.4 pMD-VP2-IRES 质粒的构建和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0-42
    4.4.1 IRES 基因片段和 pMD-VP2 载体片段的制备  40-41
    4.4.2 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1-42
  4.5 pMD-VP2-IRES-VP2 重组质粒的构建和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2-43
    4.5.1 VP2(BamH I)基因片段和 pMD-VP2-IRES 载体片段的制备  42
    4.5.2 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2-43
  4.6 重组 NDV rClone30-VP2-IRES-VP2 基因组转录载体的构建和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3-45
    4.6.1 VP2-IRES-VP2 基因片段和 rClone30 载体片段的制备  43-44
    4.6.2 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4-45
  4.7 重组 NDV rClone30-VP2 基因组载体的构建和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5-46
    4.7.1 rClone30-VP2 载体片段的制备  45
    4.7.2 阳性重组质粒的鉴定  45-46
  4.8 重组 NDV 的拯救及鉴定  46-48
    4.8.1 重组 NDV 的拯救  46-47
    4.8.2 重组 NDV RT-PCR 鉴定  47-48
  4.9 重组 NDV 细胞增殖稳定性  48
  4.10 IFA 重组病毒表达鉴定  48-49
  4.11 重组病毒尿囊液的 VP2 基因 mRNA 水平检测  49-51
5 讨论  51-54
  5.1 vvIBDV VP2 基因的选择  51
  5.2 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选择  51-52
  5.3 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置的选择  52
  5.4 重组 NDV 的构建及拯救  52
  5.5 重组病毒的增殖能力  52-53
  5.6 重组病毒 VP2 基因表达量的比较  53-54
6 结论  54-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61
附录 A  61-62
附录 B  62-6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

相似论文

  1.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2.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3. 展示生长抑素的猪细小病毒样颗粒构建及其免疫效力研究,S852.65
  4. 犬细小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的建立和VP2基因的克隆表达,S852.65
  5. 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重组蛋白的抗原性研究,S852.65
  6. 肠道病毒71型VP1基因和5’非编码区核酸序列分析,R373
  7. 重组新城疫病毒NDV-rAnh/EGFP的构建及其抑制肿瘤效果的研究,S852.65
  8. 表达RV ERA株G蛋白重组新城疫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S852.65
  9. 水貂阿留申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全基因分析及VP2基因主要功能区的原核表达与鉴定,S858.92
  10. 猪细小病毒VP2基因与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真核共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分析,S852.5
  11. 水貂阿留申胶体金免疫层析诊断方法的初步建立,R446.6
  12.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分子特征、表达与应用,S852.65
  13. DHV-1 5\'UTR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的结构与功能研究,S858.32
  14. 水貂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卵黄抗体的制备,S858.92
  15. 猪IL-2对JEV EⅢ’-PPV VP2共表达基因疫苗免疫原性影响的初步研究,S852.5
  16. 猪IFN-α融合PPV VP2-PCV2 ORF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S852.5
  17. 重组猪IL-15对核酸疫苗PPV VP2-PCV2 ORF2免疫原性的影响,S852.659.2
  18. PCV2 ORF2/PPV VP2核酸疫苗的构建及猪IFN-γ对其分子佐剂效应的研究,S852.5
  19. PCV2 ORF2/PPV VP2核酸疫苗的构建及猪IL2对其分子佐剂效应的研究,S852.5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VP2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疫苗的胚胎免疫研究,S852.5
  21. 表达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基因重组新城疫病毒疫苗的研究,S858.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动物医学(兽医学) > 兽医基础科学 > 家畜免疫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