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薄膜光伏电池用镀银铜粉导电胶的制备与表征

作 者: 刘元龙
导 师: 龙晋明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应用电化学工程
关键词: 导电胶 镀银铜粉 电化学迁移 薄膜光伏电池
分类号: TB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光伏(PV Photovoltaic)产业已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中继风力发电之后发展最快的产业,光伏发电技术也是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光伏电池产品主要分为晶体硅电池、薄膜电池两类。薄膜光伏电池在降低成本方面比晶体光伏电池具有更大的优势,一是实现薄膜化后,可极大地节省昂贵的半导体材料;二是薄膜光伏电池的材料制备和电池同时形成,因此节省了许多工序;三是薄膜光伏电池采用低温工艺技术,不仅有利于节能降耗,而且便于采用玻璃等廉价衬底材料。电池组件要求低温封装及衬底不具有可钎焊性也成为制约薄膜光伏电池发展的因素之一。导电胶作为传统合金焊料的一种替代品,因具有环境友好、操作温度低、间距细及工艺步骤少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热固化各向同性导电胶可以满足薄膜光伏电池封装过程中电池组件与电路之间的有效连接,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连接材料。尤其是以价格低廉且导电性能良好的镀银铜粉取代银粉作为导电填料制备的各向同性导电胶备受关注。为了提高导电胶的稳定性和降低其成本,本文开展了薄膜光伏电池用导电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工作。1、选用E-44环氧树脂作为导电胶预聚体,以三乙烯四胺为固化剂,并添加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和镀银铜粉经过研钵混炼后制成导电胶,并借助指针式推拉力计对导电胶的粘接强度,数字欧姆表对导电胶体的积电阻率进行测量。2、导电胶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为: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13,偶联剂与25wt%镀银铜粉粒子质量比为5:100,25wt%镀银铜粉添加量为体系总质量的60%。固化条件为体系在70℃鼓风干燥箱中恒温固化40min。得到的导电胶粘接强度可达9.55MPa,体积电阻率为1.548×10-3Ω.cm。3、以银粉和不同银含量镀银铜粉为导电填料,研究镀银铜粉在环氧树脂聚合物基体和印刷油墨基体中的抗迁移性。使用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导电胶在恒电位蒸馏水环境下的电化学迁移实验,以失效时间来衡量抗电化学迁移性能。在银包铜粉导电胶中,含银量小于等于25wt%的银包铜粉浆料具有较佳的抗迁移性能。4、通过数码相机的记录可知,迁移物是由阴极向阳极方向生长;SEM的观察了解到镀银铜粉的迁移物以絮状为主,银粉的树枝状迁移物比镀银铜粉的更长更粗壮;EDS分析结果可归纳出银包铜粉的树枝状迁移物中,由阴极向阳极的方向上,银含量的百分比逐渐增加;XRD检测出,迁移实验后,银粉迁移物是金属银,镀银铜粉迁移物以铜为主,且镀银铜粉阳极上有Cu2O生成。5、总结以上测试结果,结合分析不同银含量的银包铜粉填充的试样在0.01mol/L NaOH溶液中的交流阻抗及Tafel极化曲线,可归结出银包铜粉的抗迁移机理为:在自然条件下,即未施加外部电压的条件下,阳极铜的牺牲保护作用抑制了阴极银的溶解;而在外加电压后,阳极极化作用,使镀银铜粉体系不均匀溶解。从而都使银的溶解速率变小,减小了银迁移发生的几率。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3
  1.1 薄膜光伏电池的发展  9-12
    1.1.1 薄膜光伏电池的衬底选择  10-11
    1.1.2 连接材料的选择  11-12
  1.2 导电胶简介与研究进展  12-18
    1.2.1 导电胶的分类  12-14
    1.2.2 导电胶的组成  14-18
  1.3 导电胶的导电机理  18-21
    1.3.1 穿流理论  18-19
    1.3.2 有效介质理论  19-20
    1.3.3 隧道效应  20
    1.3.4 场致发射  20-21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21-23
    1.4.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21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1-23
第二章 导电胶的设计与制备  23-28
  2.1 导电胶各配方设计  23-26
    2.1.1 导电填料的选择  23
    2.1.2 基体树脂的选择  23-24
    2.1.3 固化剂的选择  24-25
    2.1.4 偶联剂的选择  25-26
  2.2 导电胶的制备  26-27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6-27
    2.2.2 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配比  27
    2.2.3 导电胶的制备工艺  27
  2.3 本章小结  27-28
第三章 导电胶的性能研究  28-36
  3.1 导电胶性能测试方法  28-29
    3.1.1 体积电阻率  28
    3.1.2 拉伸剪切强度  28-29
  3.2 结果与讨论  29-35
    3.2.1 固化剂用量的确定  29-30
    3.2.2 固化温度的确定  30-31
    3.2.3 固化时间的确定  31
    3.2.4 硅烷偶联剂用量的确定  31-32
    3.2.5 镀银铜粉用量对剪切强度和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32-34
    3.2.6 镀银铜粉银含量对体积电阻率的影响  34-35
  3.3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导电胶的电化学迁移过程研究  36-48
  4.1 电化学迁移实验  36-38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6
    4.1.2 试样的制备  36-37
    4.1.3 迁移实验  37-38
  4.2 结果与讨论  38-47
    4.2.1 失效时间  38-39
    4.2.2 迁移过程  39-40
    4.2.3 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  40-42
    4.2.4 Tafel极化曲线  42-44
    4.2.5 XRD分析  44-46
    4.2.6 交流阻抗谱  46
    4.2.7 镀银铜片的电位差与银覆盖度的关系  46-47
  4.3 本章小结  47-48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48-49
  5.1 结论  48
  5.2 展望  48-49
致谢  49-50
参考文献  50-57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7

相似论文

  1. 含羧基聚酰亚胺环氧导电胶粘剂,TQ433.437
  2. 松香基环氧固化剂的合成、性能及其在各向同性导电胶中的应用,TQ430.4
  3. 高性能纳米复合各项同性导电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TB383.1
  4. SPE夹膜电极阴极电解葡萄糖合成山梨醇和甘露醇的研究,TQ243.4
  5. 各向同性铜粉导电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1
  6. 超细银粉/树脂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TB383.2
  7.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黏弹性力学行为的实验研究,O482.1
  8. 微电子封装用纳米银线烧结型导电胶的制备与研究,TB383.1
  9. 银包铜粉环氧导电胶的制备、结构与性能,TB383.1
  10. 紫外光固化纳米复合涂料及紫外光固化导电胶的研制,TB383.1
  11. 铜粉环氧树脂导电胶储存稳定性的研究,TM242
  12. 环保型铜粉导电胶的研制,TB383.3
  13. 聚酰亚胺改性环氧导电胶的研制及其固化动力学研究,TQ437
  14. 表面包银核壳复合粒子/环氧树脂导电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TB332
  15. 室温固化导电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M24
  16.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CF)力学性能研究,TM24
  17. 稀土介入镀银铜粉组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TQ153
  18. 各向同性导电胶导电机理及其体积电阻率计算的研究,TB383.1
  19. 无钯活化化学镀银玻璃纤维的制备与应用,TQ171.777
  20. 低熔点合金掺杂银粉导电胶的研究,TB383.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程材料学 > 其他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