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氮肥与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作 者: 徐晓光
导 师: 董召荣
学 校: 安徽农业大学
专 业: 草业科学
关键词: 氮肥 耕播方式 群体质量 产量 品质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田间试验为依据,研究了不同氮素量及耕播方式对皖麦68产量品质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群体质量的影响氮素施用量、耕作方式、播种方式对皖麦68群体质量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且耕作方式与氮素施用量互作效应明显。高氮素施用可增加小麦植株冬前次生根条数,绿叶数,主茎叶龄,分蘖数等各项形态指标,小麦壮苗越冬。A3HS(高氮素+耕翻镇压)处理最大绿叶数26,最多次生根22,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最大可达7.40,成熟期茎蘖数达到666.6500万/hm2,群体结构较为协调,综合性状优于其他处理,且在小麦生长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速率较慢,功能期维持时间较长。2耕播方式对皖麦68根和叶片酶活的影响不同耕播方式对于皖麦68根和叶片酶活性有显著调节作用。耕翻加镇压处理提高小麦叶片SOD、POD、CAT的活性,降低MDA积累速率,耕翻加镇压处理较旋耕撒播处理SOD、POD、CAT活性分别提高55.60-121.75U.g-1FW、2.25-4.14U.g-1FW、0.90-4.87U.g-1FW,而MDA含量则降低8.80-91.99U.g-1FW,说明耕翻加镇压处理具有防止早衰,延长籽粒形成时间,提高了花后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与机条播处理相比,旋耕撒播处理花后叶片SOD、POD、CAT活性较低,MDA积累速率也较快,抗衰能力较弱。同时耕翻加镇压处理对根内SOD、POD、CAT活性的提高、降低MDA的积累也起到较显著作用,分别提高SOD、POD、CAT活性30.26-106.87U.g-1FW、4.69-16.17U.g-1FW、0.32-1.50U.g-1FW,降低MDA含量2.63-5.67U.g-1FW。3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施用高氮素处理水肥条件相对充足,显著提高皖麦68茎秆基部节间特征和抗倒伏能力。高氮(360kg/hm2)处理可增加基部节间茎粗、茎秆壁厚和第二节间充实度,高氮处理的四个耕播方式(R、RS、HS、Z)节间充实度分别较低氮素(240kg/hm2)处理分别提高20.57%、22.95%、12.88%、7.38%。从而显著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合理的耕播方式对植株抗倒伏能力也有一定影响,耕翻和镇压处理能显著改善植株基部节间形态,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4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同耕播方式中,耕翻镇压处理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氮素处理中,高氮素处理(360kg/hm2)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氮素处理。其中高氮素耕翻镇压处理(A3HS)小麦产量最高,达到9434.70kg/hm2,较低氮素处理(240kg/hm2)的各种耕播方式(R、RS、HS、Z)产量分别提高5.59%、8.06%、21.68%、17.15%。同一耕播方式,高氮素施用处理较低氮素施用处理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也都显著提高。5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氮素可显著提高小麦的籽粒品质,耕翻加高氮素施用处理小麦籽粒品质最好。高氮素处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nely沉降值、硬度显著高于低氮素处理,高氮素处理小麦籽粒容重显著低于低氮素处理。6氮素与耕播方式对皖麦68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旋耕耕播方式在高施氮量条件下,土壤呼吸速率较低;耕翻及旋耕撒播在高氮素施用量条件下呼吸速率较高。同种氮素条件下,耕翻加镇压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高,旋耕镇压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最低。耕翻加镇压处理的土壤容重最低,旋耕处理土壤容重最大,且随着土层深度加大,土壤容重变大,而不同耕播方式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耕播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碳量在成熟期有显著差异,耕翻及镇压处理含量最高,旋耕撒播处理其次,旋耕加镇压处理最低。耕翻加镇压处理深层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后,更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碳量增加。7不同氮素对皖麦68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高氮处理能够增加小麦叶片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等内源激素含量,但降低叶片内脱落酸的含量;高氮处理比低氮处理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含量高0.001-0.008mg/g、0.23-1.30ng/g、0.32-10.34ng/g,但差异不显著。在一定范围内,施用高氮素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维持器官及细胞的理化性状,促进生长素等的产生,相对抑制脱落酸的形成。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文献综述  10-17
  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  10-11
  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11
  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和特性和衰老指标的影响  11-13
  1.4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田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13
  1.5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13-14
  1.6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生理活性的调控研究  14-15
  1.7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倒伏的影响  15
  1.8 氮肥对小麦光合能力的调控研究  15-16
  1.9 氮肥对小麦源、库、流的调控研究  16
  1.10 氮肥与水分的交互作用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6-17
2 引言  17-18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18
  2.2 研究内容  18
3 研究条件  18-20
  3.1 试验基地  18
  3.2 实验室仪器  18
  3.3 供试材料  18-19
  3.4 试验设计  19-20
4、测定项目与方法  20-23
  4.1 田间出苗率调查  20-21
  4.2 形态指标测定  21
  4.3 生理光合指标测定  21
  4.4 产量与产量构成要素  21-22
  4.5 抗倒伏指标的测量  22
  4.6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22
  4.7 小麦籽粒品质测定  22-23
  4.8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3
5 结果与分析  23-49
  5.1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苗素质的影响  23-30
    5.1.1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株高的影响  23-24
    5.1.2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绿叶数的影响  24-25
    5.1.3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次生根的影响  25
    5.1.4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5-26
    5.1.5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主茎叶龄的影响  26-27
    5.1.6 不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茎蘖动态的影响  27-28
    5.1.7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28
    5.1.8 氮素与耕播方式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28-30
  5.2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对对皖麦 68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0-31
  5.3 不同氮素与耕播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31-32
  5.4 不同耕播方式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2-37
    5.4.1 不同耕播方式在分蘖期对麦田呼吸速率的影响  32-35
    5.4.2 不同耕播方式在拔节期对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5-36
    5.4.3 不同耕播方式对成熟期麦田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6-37
  5.5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各时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37-39
    5.5.1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苗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38
    5.5.2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分蘖期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38
    5.5.3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越冬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38-39
    5.5.4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成熟期土壤容重的影响  39
  5.6 不同耕播方式对成熟期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9-40
  5.7 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 酶活的影响  40-47
    5.7.1 不同耕播方式对皖麦 68SOD 活性的影响  40-41
    5.7.2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 MDA 含量的影响  41-43
    5.7.3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 POD 含量的影响  43-45
    5.7.4 不同耕播方式对小麦 CAT 活性的影响  45-47
  5.8 不同施氮量对小麦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47-49
    5.8.1 不同氮素对小麦叶片玉米素含量的影响  48
    5.8.2 不同氮素对小麦叶片赤霉素含量的影响  48
    5.8.3 不同氮素对小麦叶片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48-49
    5.8.4 不对氮素对小麦叶片脱落酸含量的影响  49
6 讨论与结论  49-52
  6.1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群体质量变化  49-50
  6.2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叶片衰老变化  50-51
  6.3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光合能力变化  51
  6.4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茎秆倒伏变化  51
  6.5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化  51
  6.6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籽粒品质变化  51-52
  6.7 氮素与不同耕播方式下皖麦 68 的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52
  6.8 不同氮素对皖麦 68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52
参考文献  52-58
致谢  58-59
作者简介  59

相似论文

  1. 牡蛎壳海卤缓释氮肥对辣椒和香菜生长影响的研究,S145.6
  2. 黄芪、硒对金针菇生长的影响及应用研究,S646.15
  3. 赤芍商品药材调查及品质评价研究,R282.71
  4.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5. 氮肥对紫花苜蓿根系形态发育的影响,S541.9
  6. 水氮耦合对泸州烟区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S572
  7. 肥料用量和配比对小洋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S567.239
  8. 氮磷钾配施对茶树生理代谢和茶叶品质的影响,S571.1
  9. 施氮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农田土壤硝态氮变化及产量的影响,S512.11
  10. 玉米抗倒伏有关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S513
  11. 不同处理血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肉仔鸡饲粮中的应用研究,S831.5
  12. 一水肌酸对肉鸭胴体组成、肉品质及宰后肌肉能量代谢的影响研究,S834.5
  13. 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及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TS255.4
  14. 不同播种方式下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影响,S512.1
  15. 施钾和施硫水平对香料烟燃烧性及品质的影响,S572
  16. 玉米产量性状QTL定位与株型性状相关基因克隆,S513
  17. 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锰锌喷施对芝麻品质影响研究,S565.3
  18. 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冬小麦根系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关系的研究,S512.11
  19.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S512.11
  20. CO2浓度和氮肥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S512.1
  21. 小麦生产力的基因型与气候效应模拟,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