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土资源农业生产潜力分析及综合可持续利用的研究-以河北太行山区为例

作 者: 李慧
导 师: 钱金平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水土资源 生产潜力 水土流失 农业生产
分类号: S1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土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质条件之一,已经成为当前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它也是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根本基础,然而,这种水土资源却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它的可再生性与重复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如何持续保持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河北太行山区的水土资源为研究对象,首先在对国内外水土资源保持等方面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对河北太行山区的水土资源特点与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该区水土资源综合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进一步对河北太行山区水土资源的生产潜力进行研究与分析,从影响水土资源生产潜力的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四大要素出发,根据具体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深入解析了该区水土资源的生产潜力;最后结合河北太行山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生产潜力,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太行山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本文的研究,不但对于提升山区水土资源的综合治理与利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挖掘河北太行山区水土资源利用的潜力,优化太行山区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从光合生产潜力角度看,玉米的实际生产潜力(3977.2)仅为光合生产潜力(19336)的20.6%,小麦也存在类似的问题。2.从光温生产潜力角度看,农作物的实际平均产量远远小于光温生产潜力,最大比率为44.8%。3.从光温水生产潜力角度来看,河北太行山区无论从小麦还是玉米,或是在任何地带,水分订正系数都是非常小的,这说明水分是影响整个山区水土资源生产潜力的最重要因素。4.从光温水土生产潜力角度来看,只有光温水土生产潜力最为符合河北太行山区的实际情况,2010年玉米在岗梁、盆地的平均产量分别为6255.4公斤/公顷、6510.3公斤/公顷,而这两个地形的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分别为6732公斤/公顷、6872.36公斤/公顷,两组数据相当接近,说明实际产量最接近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值。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7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5
    1.2.1 国外有关水土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  11-13
    1.2.2 国内水土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  13-14
    1.2.3 研究评述  14-15
  1.3 研究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5-17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5
    1.3.2 研究方法  15-16
    1.3.3 技术路线图  16-17
2 河北太行山区水土资源概况  17-23
  2.1 河北太行山区简介  17-18
  2.2 太行山区水土资源特点  18-19
  2.3 太行山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9-21
  2.4 太行山区所采取的保护水土资源的对策  21-23
3 太行山区水土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23-45
  3.1 水土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影响因素  23
  3.2 水土资源生产潜力分析的方法  23-25
  3.3 太行山区水土资源生产潜力逐级分析  25-39
    3.3.1 河北太行山区生态区划分  25-26
    3.3.2 太行山区光合生产潜力  26-29
    3.3.3 太行山区光温生产潜力  29-33
    3.3.4 太行山区光温水生产潜力  33-36
    3.3.5 太行山区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36-39
  3.4 河北太行山区实际产量与生产潜力的对比  39-45
    3.4.1 河北太行山区不同地形区域玉米产量情况  39-41
    3.4.2 太行山区水土资源潜力的情况  41-43
    3.4.3 太行山区农作物实际产量与水土资源潜力的对比分析  43-45
4 提升太行山区水土资源生产潜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45-50
  4.1 改善水资源管理战略,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5-47
    4.1.1 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  45
    4.1.2 切实提高各行业节水效率  45-46
    4.1.3 加强污水资源化,做好开源节流  46-47
  4.2 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养地意识  47-48
    4.2.1 增施有机肥,补充土壤微量元素  47-48
    4.2.2 完善施肥技术,提高养地意识  48
  4.3 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水土资源保护  48-50
    4.3.1 合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48-49
    4.3.2 实行区域水土资源治理,加强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9-50
5 结论与展望  50-51
参考文献  51-53
致谢  53-54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4

相似论文

  1.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2.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3. 闽北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S157
  4. 农业生产企业的食品安全控制研究,F203
  5.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S157
  6. GIS技术支持下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研究,S157
  7. 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S157
  8. 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S157.1
  9. 新疆兵团农业生产组织效率经济学分析,F224
  10. 我国农业效率增进、技术进步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0;F323.3
  11.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水土资源“增长尾效”测度与对策研究,F127
  12. 基于宏微观尺度的三江平原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F323.21;F224
  13. 西北旱作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F301
  14. 人工植物群落对富磷背景裸露坡地水土流失控制的影响,S157
  1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F301
  16. 基于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的区域农业结构优化研究,F426.91
  17. 四川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F321.1
  18. 基于3S技术的可渡河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S157
  19. 基于GIS的张掖市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及承载力研究,P208
  20. 江苏省水稻生产潜力研究,F326.11
  21. 灰色关联法分析小流域水土资源配置方案的研究,S157.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水土保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