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能源开发的“资源诅咒”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以新疆为例

作 者: 葛子靖
导 师: 徐承红
学 校: 西南财经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能源开发 资源诅咒 经济发展 产业支撑 规范机制 制度体系 政策支持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资源诅咒”,是指自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负相关关系,即自然资源丰裕地区更趋向于以较慢的速度发展,反映了资源丰裕区经济发展的严重资源路径依赖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能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其开发活动不可避免地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可能性。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能源开发往往通过贸易亏损、荷兰病发、挤出触发与政治弱化中的一种或几种机制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阻滞与抑制影响。改革开放以来,煤、石油、天然气、水、热等能源资源丰裕的西部区域,普遍注重能源开发,西部大开发后更是实施了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战略。十年来,以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直接促进了西部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在改善西部产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东部甚至全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力地支撑了东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但是西部能源开发似乎更多地表现在对东部和国家总体经济的成功助推上,而对西部自身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更多地表现为“资源诅咒”效应。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的经济增长水平相对滞后。《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西部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国GDP的18.3%,落后于中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且低于我国四大区域25%的平均水平,同时西部区域以18286元在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中排名最末,也远低于全国25575元的人均GDP平均水平。因此,对西部区域的能源开发进行“资源诅咒”考察,以及在更小地域尺度上的“资源诅咒”存在性试验与传导机制检测,有助于西部能源开发作用的辩证思考和正确认识,有利于西部能源开发的合理控制,有利于西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更有利于西部能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改进以及新世纪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推进。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国外关于“资源诅咒”的研究较多,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对我国学者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与国外相比,国内的研究起步很晚,2004年相关研究成果才开始被引入国内并用于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其中以能源开发为角度的相关研究很少。本文以能源开发中的“资源诅咒”为视角,并基于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现状解析和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典型验证而展开,最后提出相关的路径设计与政策建议以规避西部能源开发落入“资源陷阱”并为基于能源开发的西部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资源诅咒”假说发展历程进行了简约回溯,并沿“资源诅咒”存在性考察和传导机制探讨两条理论轴对国内外学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与简要综述。第三章是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经济发展、自然资源、“资源诅咒”、能源与能源开发等概念的界定,能源属性及其开发特征的诠释和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解释。第四章是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现状解析。包括西部能源开发现状与西部经济发展状况描述,以及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评析,全面解析了西部能源开发中的“资源诅咒”现状。第五章是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的典型验证。通过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评析及西部对比分析,发现在能源开发方面新疆对西部具有更强的诅咒效应,典型与代表性十足。随即,设计了“资源诅咒”存在性模型与传导机制模型,并以此对新疆的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计量模拟与实证分析,发现能源开发中明显的“资源诅咒”效应主要通过能源开发对区域开放度、人力资本的强挤出和对科技创新的弱挤出来实现。第六章是西部能源开发中规避“资源诅咒”的路径设计。按照“减量替代与进化更迭”根本方向与“区域发展固本、可持续进化与系统技术支撑”基本原则,提出“强化技术支撑,促进循环生态与配置优化: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强化博弈支撑,促进竞争培养与合作共赢”等三种方法,为规避西部能源开发走入“资源诅咒”误区作了方法论创新。第七章是基于能源开发的西部经济发展政策建议。根据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果与第六章的方法论指导,从能源开发的规范机制、能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角度提出可行建议。一是从能源开发行为、能源开发繁荣与能源开发收益资本转化方面,构建西部能源开发的规范机制;二是从能源开发的产权改革、环境补偿、财富管理与收益分配的制度建设上,保障西部能源型经济的转型与发展;三是从基金、科研、收益权和开发量上,创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3
1. 绪论  13-19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16
    1.1.1 研究背景  13-15
    1.1.2 研究意义  15-16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6-17
    1.2.1 研究内容  16-17
    1.2.2 研究方法  17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7-19
    1.3.1 本文可能的创新所在  17-18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8-19
2. 文献综述  19-31
  2.1 "资源诅咒"学说发展历程  19-21
    2.1.1 理论孕育阶段  19-20
    2.1.2 理论产生阶段  20
    2.1.3 理论兴起阶段  20-21
  2.2 外国学者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研究  21-26
    2.2.1 存在性考察  21-22
    2.2.2 传导机制探讨  22-26
  2.3 我国学者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研究  26-31
    2.3.1 存在性考察  26-27
    2.3.2 传导机制探讨  27-31
3. 理论基础  31-40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34
    3.1.1 经济发展内涵  31-32
    3.1.2 自然资源内涵  32
    3.1.3 "资源诅咒"内涵  32-33
    3.1.4 能源内涵  33
    3.1.5 能源开发内涵  33-34
  3.2 能源资源属性及其开发的特征  34-37
    3.2.1 转化与传递化学属性及其开发特征  34
    3.2.2 异质化物理属性及开发特征  34-35
    3.2.3 非均化空间属性及其开发特征  35-36
    3.2.4 有效与稀缺资源属性及其开发特征  36
    3.2.5 替代使用属性及其开发特征  36-37
  3.3 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  37-40
    3.3.1 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  37
    3.3.2 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向影响  37
    3.3.3 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  37-40
4. 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现状解析  40-58
  4.1 西部能源开发现状  40-44
    4.1.1 西部能源开发投入现状  40-42
    4.1.2 西部能源开发产出现状  42-43
    4.1.3 西部能源开发现状评述  43-44
  4.2 西部经济发展状况  44-46
    4.2.1 西部经济总量增长状况  44-45
    4.2.2 西部经济人均增长状况  45-46
    4.2.3 西部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46
  4.3 西部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评析  46-57
    4.3.1 西部能源产业产值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  47-49
    4.3.2 西部能源开发贫困指数检测  49-52
    4.3.3 西部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人均GDP发展率散点图判定  52-57
  4.4 西部能源开发"资源诅咒"现状解析小结  57-58
5. 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的典型验证  58-77
  5.1 数据来源及说明  58-59
  5.2 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效应评析  59-69
    5.2.1 新疆能源产业产值对GDP增长的弹性系数分析  59-62
    5.2.2 新疆能源开发贫困指数检测  62-65
    5.2.3 新疆能源开发相对强度与人均GDP发展率散点图判定  65-69
  5.3 新疆能源开发中"资源诅咒"存在性试验  69-74
    5.3.1 模型设定及分析操作说明  69-71
    5.3.2 模型运行及输出结果  71-72
    5.3.3 输出结果分析  72-74
  5.4 新疆能源开发"资源诅咒"传导机制检测  74-77
    5.4.1 模型设定及分析操作说明  74
    5.4.2 模型运行及输出结果  74-75
    5.4.3 输出结果分析  75-77
6. 西部能源开发中规避"资源诅咒"的路径设计  77-82
  6.1 规避"资源诅咒"的根本方向  77-78
    6.1.1 减量替代  77
    6.1.2 进化更迭  77-78
  6.2 规避"资源诅咒"的基本原则  78-79
    6.2.1 区域发展固本原则  78
    6.2.2 可持续进化原则  78
    6.2.3 系统技术支撑原则  78-79
  6.3 规避"资源诅咒"的主要方法  79-82
    6.3.1 强化技术支撑,促进循环生态与配置优化  79-80
    6.3.2 强化产业支撑,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  80-81
    6.3.3 强化博弈支撑,促进竞争培养与合作共赢  81-82
7. 基于能源开发的西部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82-89
  7.1 构建西部区域能源开发的规范机制  82-85
    7.1.1 能源开发行为的规范机制  83-84
    7.1.2 能源开发繁荣的规范机制  84
    7.1.3 能源开发收益资本转化的规范机制  84-85
  7.2 建设西部能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制度体系  85-87
    7.2.1 改革能源开发的产权制度  85-86
    7.2.2 完善能源开发的环境补偿制度  86
    7.2.3 健全能源开发的财富管理制度  86-87
    7.2.4 建立能源开发的收益分配制度  87
  7.3 创新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  87-89
    7.3.1 "资源诅咒"规避基金支持  87
    7.3.2 科研创新支持  87-88
    7.3.3 收益转付支持  88
    7.3.4 减量开发支持  88-89
参考文献  89-94
后记  94-96
致谢  96-97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7

相似论文

  1.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2. 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G649.2
  3. 环境税的价值分析及制度构建,F812.42
  4.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制度体系的问题研究,G843
  5. 证券公司合规体系建设研究,F832.39
  6. 中国对中亚的石油战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F416.22;D822.3
  7. 江门市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F276.3
  8. 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研究,F205
  9. 当代休闲会所室内设计中情感体验设计研究,J525.1
  10. 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G649.2
  11.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研究,F812.45;F205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大连市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F127
  13. 自然资源、制度与经济增长的研究,F124;F224
  14. 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甘肃省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F426.2;F223
  15. 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制度化与规范化初探,J832
  16. 论民事检察监督方式的改革完善,D926.34
  17. 美国联邦公务员监督制度研究,D771.2
  18. 经济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G78
  19.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X321;F224
  20.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X321
  21. 村委会选举影响因素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