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防护液冷服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作 者: 金敬业
导 师: 杨建忠
学 校: 西安工程大学
专 业: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关键词: 防护液冷服  冰晶 相变微胶囊 个体冷却
分类号: TS941.7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炎热天气和许多行业的高温工作环境中,人体可以通过各种自身调节手段来维持体内温度的相对稳定,但人体自身温度调节范围有限,特别是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时,严重的热应激会大大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新型防护液冷服的结构与性能的研究,促进便捷、长效、廉价的个体冷却服装的民用化和日常化。研究对象为局部性躯干液冷服(即液冷背心),采用被动式冷源,工作时需要把蓄冷物放入箱中冷冻蓄冷后作为液冷服的冷源。以恒温水浴作热源,蒸馏水作传热介质,分别测试了以冰、高吸水冰晶、乙二醇溶液、相变微胶囊乳状液作蓄冷物时,蒸馏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以降温速率、最低温度、动态平衡时间、升温速率、特定温度以下持续时间为指标,分析不同蓄冷物的冷却效果。试验说明,冰的蓄冷量较大,水浴33℃时500g冰能够使水温在30℃以下保持85min,但其冷却速率较快,最低温度达到12℃,容易产生令人难受的过冷;随着冰质量的增大,蒸馏水降温速率增大,最低温度降低,冷却时间延长,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的变化量减小。高吸水冰晶蓄冷时,最低水温介于24℃和28℃之间,并且水温在30℃以下分别保持86min和65min;水温降低缓慢,最小只有0.38℃/min,难以在高温高活动量时进行有效地快速降温;冷冻2h后,冷冻时间继续延长冷却效果变化不大。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对乙二醇溶液蓄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水浴37℃时,乙二醇浓度分别为10%和30%、冷冻时间分别为2h和3h的试验组达到的最低温度分别为23.6℃和25.5℃,在33℃以下分别保持了45min和57min,冷却效果相对较好;延长冷冻时间能够延长有效冷却时间,同时也会大幅拉低最低温度,容易造成过冷。对PCM25和PCM35两种相变调温微胶囊进行SEM观察和DSC分析,测试PCM25乳状液作蓄冷物的冷却效果。试验说明,浓度10%时降温速率较大,水温保持30℃和33℃以下时间为90min和56min,但冷冻时间4h时最低温度小于20℃;浓度30%时,调节温度变化的能力较强,但在试验范围内对有效冷却时间影响不大。本课题设计正交试验,测量PCM25相变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在冰蓄冷时的传热性能。结果显示,6#乳状液(微胶囊6.25%,乙二醇0.25%)的降温速率和最低温度适中,30℃以下保持时间较长为80min,具有较好的调温效果。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开展液冷服实际穿着试验,结果不仅表明蓄冷物的添加可显著减缓循环液的升温速率,也实际验证了蓄冷物的上述冷却特点。创新性地设计了复合蓄冷结构,用PCM25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作为冰蓄冷的传热保护层,试验表明,循环液的最低温度为22.2℃,介于冰与冰晶之间,更接近于冰,能够使人感觉凉爽且无过冷现象;降温速率为0.77℃/min,显著低于冰,略高于冰晶,降温相对温和,最低温度维持时间为40min,30℃以下保持时间110min,综合来看,液冷服获得了较好的冷却效果。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6
目录  6-8
1 绪论  8-13
  1.1 个体冷却需求背景  8
  1.2 防护冷却服概述  8-11
    1.2.1 国内外研究发展情况  8-10
    1.2.2 防护冷却服的分类及特点  10-11
  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1-13
2 液冷服的结构、试验方法、药品与仪器  13-28
  2.1 液冷服作用原理与理论分析  13-17
    2.1.1 作用原理  13-14
    2.1.2 理论分析  14-17
  2.2 液冷服的结构分析  17-22
    2.2.1 人体产热分析  17-18
    2.2.2 液冷背心的结构  18-22
  2.3 试验方法、药品  22-26
    2.3.1 试验方法  22
    2.3.2 试验药品  22-26
  2.4 试验仪器  26-28
3 蓄冷与冰晶蓄冷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28-37
  3.1 冰蓄冷的测试条件、结果与分析  28-30
    3.1.1 冰蓄冷的测试条件  28-29
    3.1.2 冰蓄冷测试结果与分析  29-30
  3.2 冰晶蓄冷的测试条件、结果与分析  30-34
    3.2.1 冰晶蓄冷的测试条件  30-31
    3.2.2 冰晶蓄冷测试结果与分析  31-34
  3.3 冰蓄冷与冰晶蓄冷的效果对比与适用性分析  34-36
    3.3.1 冰蓄冷与冰晶蓄冷的效果对比  34-35
    3.3.2 冰与冰晶用作液冷服蓄冷材料时的适用性分析  35-36
  3.4 本章小结  36-37
4 乙二醇溶液蓄冷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37-41
  4.1 试验准备  37-38
  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38-40
  4.3 本章小结  40-41
5 相变微胶囊乳状液蓄冷的测试与分析  41-50
  5.1 相变微胶囊的表观形态  41-42
  5.2 相变微胶囊的 DSC 测试与分析  42-44
  5.3 相变微胶囊乳状液蓄冷的测试与分析  44-49
    5.3.1 浓度 10%相变微胶囊蓄冷的测试  45-47
    5.3.2 浓度 30%相变微胶囊蓄冷的测试  47-49
  5.4 本章小结  49-50
6 相变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的传热测试与液冷服穿着试验  50-61
  6.1 试验准备与样品  50
  6.2 相变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的传热测试与分析  50-54
    6.2.1 相变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正交试验一测试与分析  50-52
    6.2.2 相变微胶囊乙二醇乳状液正交试验二测试与分析  52-54
  6.3 实际穿着试验结果与分析  54-60
    6.3.1 室内安静穿着试验的条件、结果与分析  54-57
    6.3.2 室外活动穿着试验的条件、结果与分析  57-60
  6.4 本章小结  60-61
7 结论  61-63
  7.1 课题结论  61-62
  7.2 不足与展望  62-63
参考文献  63-67
附录  67-80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0-86
致谢  86

相似论文

  1. 南极冰藻GPx、GST和SAHH基因的克隆、定量分析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Q943.2
  2. 冰鲜鸡肉腐败微生物分析及其减菌剂的研究,TS251.1
  3. 中国优秀冰壶运动员专项体能结构特征研究,G862.6
  4. 热管自然制冰技术研究,TD727
  5. 宁夏贺兰山震旦系正目观组冰成岩成因及其意义研究,P581
  6. 220kV输电线路除冰机器人机械本体研究,TP242
  7. 黑龙江省冰壶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研究,G862.6
  8. 南极海冰的消长与海平面变化及其关系研究,P731.23
  9. 飞机积冰数值预报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10. 输电线路防冰减灾技术研究及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TM755
  11. 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复合绝缘子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研究,TM755
  12. 一种新型冰浆连续制取装置研究,TB657.1
  13. 云卫星资料在天山山区降雨云研究中的应用,P426.5
  14. 220千伏冰灾受损线路的补强设计与施工实践,TM75
  15. 冰模板法制备层状多级孔仿生复合材料的研究,TB33
  16. 飞机电排斥除冰系统研究,V244.15
  17. 直流融冰系统中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研究,TM755
  18. 超高压线路抗冰灾技术研究,TM726.1
  19. 动力学效应影响下的大粒径过冷水成冰机理研究,V321.229
  20. 基于MAS的高速公路除冰除雪作业指挥管理系统研究,U418.41
  21. 高寒地区引水渠道水内冰演变的数值模拟及应用,TV134.9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 服装工业 > 服装标准与检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