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活动星系核窄线区和尘埃环研究

作 者: 张锴
导 师: 王挺贵; 董小波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天体物理
关键词: 活动星系核 窄线区 [OⅢ] 发射线 尘埃环
分类号: P1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窄线区是活动系星系核少数几个分辨的结构,告诉我们从核区延伸到星系核球区域的气体分布和运动学信息,对我们了解核区的结构、活动星系核与星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在本文中我们对窄线的强度、等值宽度、运动学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第二章中我们探讨是什么因素主导着[O Ⅲ]的等值宽度的大小这个问题。通过在斯隆数字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 SDSS)中选出的一个红移在0-0.8的[OⅢ]发射线和连续谱均能准确测量的Seyfertl星系样本,我们得出:[O Ⅲ]等值宽度与活动星系核光度,黑洞质量以及L/LEdd等反映活动星系核活动的基本参数相关性很弱。进一步将[OⅢ]分为相对静止而较窄的核成分和一般蓝移而较宽的翼成分后我们发现,核成分等值宽度与[OⅢ]的整体外流速度有很好的相关性,而这一相关性的可能原因很可能是倾角效应和寄主星系星际介质的不同。在第三章中,我们发现活动星系核的各条窄线(包括[OⅢ])等值宽度与光度的关系(Baldwin Effect,简称BEff)斜率都集中在-0.2,偏离较大的线都有恒星形成污染,金属丰度效应、连续谱谱型变化等原因。我们提出一个简单的连续谱光变模型即可解释这个现象。其中连续谱光变包括内秉的光变和连续谱倾角效应。在第四章中,我们选出一个红移低于0.3的宽线活动星系核样本,发现相同光度下宽线消光大的源其[OⅢ]光度系统偏低,说明宽线区遮蔽物质同样也遮蔽了一部分窄线区,为活动星系核尘埃环的外边界提供了限制。第五章主要研究尘埃环与窄线区外流的关系。通过将第二章提到的[O Ⅲ]和连续谱均准确测量的样本与WISE Preliminary Data Release匹配,我们得到了约1/3源的3.4到22微米的红外数据。相关性分析显示[O Ⅲ]翼的强度与L22vm/Lbol呈现很强的正相关而与线核心成份的相关性要弱得多。一个自然的解释是尘埃环不仅约束了电离锥,同时也为[O Ⅲ]外流提供原料。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33
  1.1 活动星系核简介  11-13
    1.1.1 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  11-13
  1.2 中央大质量黑洞与星系的共同演化  13-16
  1.3 窄线区介绍  16-26
    1.3.1 窄线区:图像观测  16-17
    1.3.2 窄线区:光谱观测  17-18
    1.3.3 窄线区:运动学与结构模型  18-20
    1.3.4 窄线区:外流原料来源与加速机制  20-22
    1.3.5 窄线区:倾角  22
    1.3.6 窄线区:云模型  22-24
    1.3.7 [OⅢ]发射机制与等值宽度  24-26
  1.4 尘埃环介绍  26-33
    1.4.1 活动星系核红外成分  28-30
    1.4.2 中红外望远镜和巡天介绍  30-33
第二章 窄线区与活动星系核活动关系  33-51
  2.1 简介  33-34
  2.2 样本与数据处理  34-37
    2.2.1 样本选择  34-35
    2.2.2 光谱分析与拟合  35-37
  2.3 结果  37-42
    2.3.1 [OⅢ]λ5007蓝移与Baldwin effects的关系  37-38
    2.3.2 与活动星系核物理参数的相关  38-42
    2.3.3 [OⅢ]核翼光度与λL_λ(5100)关系  42
  2.4 讨论  42-48
    2.4.1 翼光度与λL_λ(5100)关系更紧的原因  42-43
    2.4.2 [OⅢ]:窄线区与宽线区的不同与相似  43-44
    2.4.3 velocity shift-EW(core):倾角效应?  44-48
  2.5 小结  48-51
第三章 窄线Baldwin effect  51-63
  3.1 简介  51-52
  3.2 样本与测量  52-53
    3.2.1 复合谱产生与拟合  52-53
  3.3 结果  53-55
    3.3.1 不同线的BEff  53-55
    3.3.2 电离能-斜率关系:无关系  55
    3.3.3 临界密度-斜率关系:无关系  55
  3.4 讨论  55-60
    3.4.1 偏离的原因  55-58
    3.4.2 窄线区BEff的起因  58-60
  3.5 小结  60-63
第四章 窄线区遮蔽  63-69
  4.1 简介  63
  4.2 样本  63-64
  4.3 结果  64-65
    4.3.1 Seyfert 1与Seyfert 2比较  64-65
    4.3.2 窄线与宽线的关系  65
  4.4 讨论  65-66
  4.5 小结  66-69
第五章 窄线区与活动星系核红外性质的关系  69-79
  5.1 简介  69-70
  5.2 样本选择  70-71
  5.3 结果  71-72
    5.3.1 红外颜色与L_(IR)/L_(bol)  71-72
  5.4 讨论与结论  72-78
    5.4.1 EW(Wing)-L4/L_(bol)关系  72-76
    5.4.2 [OⅢ]与红外颜色关系  76-78
  5.5 小结  78-79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79-83
  6.1 结论  79
  6.2 展望  79-83
参考文献  83-99
附录A 插图目录  99-103
附录B 表格目录  103-105
致谢  105-1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107

相似论文

  1. 平阳霉素胸膜固定术对恶性胸腔积液中凝血—抗凝活性的影响,R730.5
  2. 枯草芽孢杆菌fmbJ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TQ920.6
  3. 骨性Ⅱ、Ⅲ类错(牙合)上前牙代偿性治疗对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R783.5
  4. 骨性Ⅲ类错合的双期矫治,R783.5
  5. 5-氯水杨酸铬(Ⅲ)配合物的制备、性质及降脂活性研究,O627.63
  6. 以小鼠N-乙酰氨基葡萄糖基转移酶为靶点miRNA的筛选和鉴定,R346
  7. 安氏Ⅲ类成人低角病人的拔牙治疗,R783.5
  8. TWIST和HIF-1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9. 新血府逐瘀软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PⅠCP、PCⅢ、TGF-β1及瘀血证候的影响,R259
  10. 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邻苯二甲酸酯的研究,O657.3
  11. LED灯用长石结构硅酸盐荧光体基质元素的置换效应,O482.31
  12. 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对强脉冲光嫩肤治疗的影响,R751
  13. BL Lac天体0735+178喷流轨迹研究,P158
  14. Ag(Ⅲ)配合物氧化特种氨基酸和α-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O643.12
  15. 抗癌药物Pt(Ⅳ)、Au(Ⅲ)配合物与特种氨基酸、水杨酸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R96
  16. 猪链球菌2型Ⅲ型限制与修饰系统mo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611
  17. EGFR基因突变在胃癌中的相关性研究,R735.2
  18. 活血化瘀法治疗Ⅲ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R277.5
  19. 人工桡骨头置换术与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Ⅲ或Ⅳ型桡骨头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R687.3
  20. HMGB1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Ⅰ、Ⅲ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及意义,R54
  21. 盐酸奥普力农注射液与米力农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比较,R541.6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天文学 > 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宇宙学 > 恒星天文学、星系天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