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IP组播QoS与拥塞控制技术研究

作 者: 王另秀
导 师: 曹叶文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 组播 服务质量 组播拥塞控制 流量均衡算法 蚁群算法
分类号: TP393.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组播QoS路由策略的分析得出,传统的采用源树或共享树的组播路由协议都存在使用最短路径树所带来的问题,即当网络中同时存在多个组播组的数据时,组播数据倾向于在某些链路上聚集,导致另一些链路上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由此造成网络拥塞和网络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当网络中有多个组播源的数据在网络上传输时,网络瓶颈效应的问题更加明显。针对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有些研究倾向于对单个组播源的数据进行优化,缺乏对多个组播源情况的考虑;有些贪婪算法倾向于为单个组播组建立多棵组播树,算法复杂度和开销过大。本研究提出满足组播QoS保证、拥塞控制的强鲁棒性、强并行性的分布式路由算法—流量均衡算法(LDA:load distribution algorithm)。本文基于IP组播QoS路由、拥塞控制机制及组播流量均衡研究的不足,综合对比应用于QoS组播路由策略的多种启发式算法,改进并行性强、多个个体合作和相互交换信息的蚁群算法,并结合路由器功能的扩展,将LDA应用于QoS组播拥塞控制中。本研究提出的LDA策略,变集中式组播路由策略为分布式组播路由策略,克服了瓶颈效应和单点失效的问题,在保证组播QoS的基础上,进行拥塞控制、均衡了网络流量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LDA主要包括候选路由选择和组播调度两个模块,通过和PIM-SSM相结合,来满足在多源组播网络中(有多个组播组的数据流共存的网络)提高网络利用率,减小组播数据传输时延、时延抖动和丢包率的目的。其中,LDA策略以网络拓扑作为输入,输出带有候选路由的路由表供组播调度模块使用。候选路由选取的目的是把低优先级组播数据分组偏转到若干迂回路径上去,实现组播数据流的复制和转发。其中,支持PIM-SSM的网络节点基于候选路由模块提供的候选路由运行组播调度技术,优先级高的组播源数据按原组播树发送组播数据,而其它争用瓶颈资源优先级低的组播组数据将会在相应候选路由上完成组播数据的发送。本研究提出的LDA策略能够在多个组播源同时存在的网络中保证组播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和拥塞控制,在整体上考虑均衡网络负载的同时,又减小了组播数据包传递的时延、时延抖动和丢包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LDA能有效地提高IP组播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克服组播数据因排队带来的时延和丢包率过大的问题。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缩略语简介表  12-13
第一章 绪论  13-17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14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5
  1.3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的章节安排  15-17
第二章 IP组播概述  17-29
  2.1 IP组播网络  17-25
    2.1.1 组播概述  17-19
    2.1.2 组播路由协议  19-25
      2.1.2.1 源树和共享树  20-21
      2.1.2.2 PIM-SM协议概述  21-22
      2.1.2.3 SSM和ASM  22-23
      2.1.2.4 PIM-SSM组播路由协议概述  23-25
  2.2 IP组播的QoS  25-27
    2.2.1 QoS参数概述  25-26
    2.2.2 QoS组播路由问题  26-27
  2.3 IP组播网络的拥塞控制  27-28
    2.3.1 网络拥塞的基本概念  27
    2.3.2 IP组播网络的拥塞控制  27-28
  2.4 本章小结  28-29
第三章 常用的现代启发式算法概述及仿真比较  29-36
  3.1 常用的优化算法  29-32
    3.1.1 遗传算法  29-30
    3.1.2 模拟退火算法  30
    3.1.3 蚁群算法  30-32
  3.2 蚁群算法与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的性能比较  32-35
    3.2.1 AC,GA,SA三种算法在TSP中的仿真结果比较  32-33
    3.2.2 启发式算法在QoS组播路由中的应用  33-35
  3.3 本章小结  35-36
第四章 IP组播网络中QoS保证与拥塞控制技术  36-51
  4.1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源组播拥塞控制网络模型  36-38
  4.2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源组播拥塞控制  38-44
    4.2.1 IP组播网络的拥塞控制技术  38-40
    4.2.2 蚁群算法研究模型  40-42
    4.2.3 IP组播的QoS保证  42-44
  4.3 仿真实验研究  44-50
    4.3.1 仿真软件介绍  44-45
    4.3.2 仿真参数设置  45-47
    4.3.3 仿真结果及讨论  47-50
  4.4 本章小结  50-51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53
  5.1 本文工作总结  51
  5.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51-53
参考文献  53-59
致谢  59-60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60-6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1

相似论文

  1. 多导弹协同作战突防效能评估及组合优化算法研究,TJ760.1
  2.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梯群优化控制研究,TU857
  3.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4.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机器人路径规划研究,TP242
  5.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播路由协议研究,TN929.5
  6. 改进的蚁群算法及其在TSP上的应用研究,TP301.6
  7. 面向业务过程的服务动态组合方法研究,TP393.09
  8. 可靠组播协议及其缓存管理研究,TP393.04
  9. 基于免疫机制蚁群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TP18
  10. 基于视觉反馈与行为记忆的GPU并行蚁群算法,TP301.6
  11. 面向信息物理系统的IEEE802.15.4MAC协议分析及优化,TP212.9
  12. IP网络QoS技术研究,TP393.09
  13. 我国信用卡感知服务质量实证研究,F832.2
  14. 基于组播技术的校园网多媒体应用研究与部署设计,TP393.18
  15. 基于顾客满意视角的移动通信业服务质量管理研究,F626;F224
  16. 完全垄断型技术服务外包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F719
  17. 大学生信用卡顾客忠诚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832.2
  18. 面向高性能宽带信息网络IPTV业务的组播技术研究,TP393.09
  19. 保险公估服务质量满意度问题研究,F842
  20. 基于物理拓扑感知的Chord算法研究,TP393.02
  21. 电渣炉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及优化控制,TP2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测试、运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