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历史的背影:一代女知识分子的教育记忆

作 者: 姜丽静
导 师: 丁钢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史
关键词: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女知识分子 教育记忆
分类号: G649.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7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士的消失和知识分子的出现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废除科举,只是切断了读书人的仕进之路,使政学分途,推广新学,现代学术教育体制的确立方才造就知识分子作为“专业人士”的本质内核。其中,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寄居中心,也在推广新学,引导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转承作用,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主要诞生地。1917年,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所国人自办、也是国立女子高等教育学府——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筹备改组,同样催生中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女知识分子。与其时男性读书人大多经由传统士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变不同,这一代女知识分子的产生则经历一个由困守“内闱”,被隔绝于学统和道统之外到摆脱个体发展的性别限制,接受新式学校的专业训练,成为知识分子的蜕变过程。本研究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首届毕业生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三位女知识分子为个案,以个人生活史的方式切入,综合运用生活史、心态史、口述史和教育叙事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其一生主要教育经历和专业生活的考察,尤其是其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之间关联的重点考究,力图揭示这一代女知识分子思想、知识和志趣变化的心路历程及其背后动因,探讨现代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促进学术转型与传承,催生知识分子中的重要作用,并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以及女性个体发展之间丰富复杂的纠葛关系。本研究的基本结构与内容如下:导论对研究缘起(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做出说明。第一章阐述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组高等师范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教育和校园生活,通过对清末官办女子教育发展历程的纵向引入、与同期北京大学——中国男子最高教育学府——的横向参照,将其置放于特定历史时空的脉络之中,并试图揭示早期教育中自相矛盾的女子教育理念和悖论式的发展模式,为新的突破埋下伏笔。第二章描述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三位女性早期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揭示远在官办女子教育正式启动之前,随着清末社会环境的变异和自古而来的多样的女教传统,三位女性已经试图突破主流观念强加于个体发展之上的性别限制,这一女性个体的觉醒直接促成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教育的早期变革。第三章阐述“五四”事件前后女高师国文部的教育情况及其嬗变历程,揭示学生、教师和外部社会与文化环境之间丰富、复杂的交互作用,并通过考察黄侃、刘师培、胡适和李大钊等晚清和五四两代知识分子之间的差异与同质性,昭示女知识分子产生的真正根源。第四章深度描述程俊英、冯沅君和庐隐在上述教育环境的裹挟中所发生的蜕变过程,她们对内在志趣的寻找、专业根基的培植及其对社会职责的自觉担承。女高师时期是她们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在五四前后社会、文化和教育环境的交互作用下,三位女知识分子已经诞生。第五章考察三位女知识分子走入社会之后的专业生活,历经各种磨难和考验,她们依然矢志不移,不但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做出卓越成绩,始终背负学术传承或文化启蒙的社会职责,还通过知识的生产与散布将学术和思想的薪火继续传衍下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3
导论  13-33
  一、研究的缘起  13-19
  二、研究的现状  19-27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27-30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30
  五、研究的方法  30-33
第一章 1917年的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33-46
  一、红楼  33-35
  二、改组缘起  35-38
  三、早期校园:目的、课程、教师与规则  38-46
第二章 个体的入学动机与愿望:为求学而来  46-71
  一、程俊英的故事:进学校读书(1901-1917年)  46-52
  二、冯淑兰的故事:一个自己的房间(1900-1917年)  52-61
  三、庐隐的故事:只能读书,不能再教书(1889-1919年)  61-71
第三章 "五四"前后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71-107
  一、教育的转向:通往学术研究之路  71-90
    (一)寻觅新教员  71-73
    (二)陈中凡的到来  73-78
    (三)才子老师黄侃  78-80
    (四)经学大师刘师培  80-87
    (五)学生的回应  87-90
  二、"五四"以后的女高师:崇尚个性的教育  90-107
    (一)民治教育理念与个性化教育改革  92-95
    (二)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与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  95-105
    (三)学生的回应  105-107
第四章 教育的结果:蜕变与新生  107-132
  一、程俊英:《诗经》情结(1918-1922年)  107-116
  二、冯淑兰:整理国故 再造文明(1918-1922年)  116-123
  三、庐隐:新文学创作第一人(1919-1922年)  123-132
第五章 "士"途远征 持志不移  132-195
  一、海滨故人——庐隐  132-148
    (一)"五四"的产儿  132-138
    (二)吾师黄庐隐  138-148
  三、创作研究两峥蝾:文学史家冯沅君  148-174
    (一)从淦女士到冯沅君(1922-1949年)  148-165
    (二)学界名流 师者风范(1949-1974年)  165-174
  三、历经风雨 玉汝乃成:《诗经》研究名家程俊英  174-195
    (一)《诗经》研究的低谷期(1922-1949年)  174-183
    (二)《诗经》研究的起步期(1949-1978年)  183-185
    (三)《诗经》研究的高潮期(1978-1993年)  185-195
附录  195-225
  附录1: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情况实录(1917.8-1922.7)  195-203
  附录2: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沿革概略  203-204
  附录3;庐隐、冯沅君、程俊英著作年表  204-225
参考文献  225-235
  一、史料史籍  225-227
  二、年谱传记、作品文集  227-229
  三、著作和译著  229-233
  四、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  233-234
  五、英文文献  234-235
后记  235-236

相似论文

  1. 试论近现代苏南教育家的文化性格,G649.29
  2. 邹鲁与国立广东大学(1924-1925),G649.29
  3. 北洋政府高等教育改革述论,G649.29
  4. 新中国高校分制发展历程考察,G649.29
  5. “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G649.29
  6. 中国近代大学教学体系的演进,G649.29
  7. 基督教高等教育合作组织在华活动研究,G649.29
  8. 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G649.29
  9. 抗战以前中国基督教大学及其学生生活研究,G649.29
  10. 《大公报》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G649.29
  11. 齐鲁大学的本土化与世俗化历程研究,G649.29
  12. “打通一条血路”: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的建设与发展(1935-1945),G649.29
  13.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大学本土化,G649.29
  14. 中国近代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研究,G649.29
  15. 建国初高校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及影响研究,G649.29
  16. 近代中国的游学与海归(1900-1937),G649.29
  17. 留美学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G649.29
  18. 清华大学工学院的创建,G649.29
  19. 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与发展对策研究,G649.29
  20. 岭南大学经费研究(1888-1937),G649.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高等教育 >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 中国 > 高等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