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

作 者: 徐善宝
导 师: 曹云华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国际关系
关键词: 中国 东盟 中国—东盟关系 共同利益 建构
分类号: D822.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24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共同利益”的视角研究中国东盟关系,以双方关系的发展历程为基本线索,具体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与东盟之间共同利益的建构,基本结论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过程就是双方不断建构共同利益的过程。在对时代背景和国际环境背景进行分析之后,本文重点论述了中国与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就现实意义而言,共同利益的建构推动了双方关系的发展,并对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产生了积极影响。就理论意义而言,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的建构从不同侧面和不同角度印证了西方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解释能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以“共同利益与和谐世界”为核心命题对建立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本文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思考,认为双方关系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应继续致力于共同利益的建构,并从这一角度出发,对今后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导论  8-33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现状  8-21
    一、研究目的  8-9
    二、研究现状  9-21
  第二节 指导思想与研究方法  21-26
    一、指导思想  21-24
    二、研究方法  24-26
  第三节 概念界定  26-30
  第四节 论文框架和主要创新  30-33
    一、论文框架  30-31
    二、主要创新  31-33
第一章 中国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基本进程  33-52
  第一节 东盟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3-42
    一、东盟的成立与发展  33-36
    二、东盟的成就  36-39
    三、东盟发展的基本特点  39-42
  第二节 冷战时期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的建构  42-47
    一、没有共同利益阶段——自东盟成立至70年代初  43
    二、开始建构共同利益阶段——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43-45
    三、共同利益逐步增多阶段——70年代末至冷战结束  45-47
  第三节 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共同利益的建构  47-50
    一、第一个阶段:冷战结束至金融危机爆发  47-48
    二、第二个阶段:金融危机后至2003年中国加入《东南亚合作友好条约》  48-49
    三、第三个阶段:2003年底至今  49-50
  小结  50-52
第二章 中国与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背景分析  52-73
  第一节 时代背景的嬗变  52-57
    一、时代主题的变更  52-53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53-54
    三、区域一体化的兴起  54-57
  第二节 国际和地区战略格局的演进  57-61
    一、冷战时期两极格局及其对东亚的影响  57-58
    二、冷战后国际和亚太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58-60
    三、大国关系的发展变化对东盟和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  60-61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各自对外政策的调整演变  61-71
    一、冷战时期的中国对外政策  61-65
    二、冷战后中国的对外政策  65-69
    三、东盟成立以来对外政策的变化与调整  69-71
  小结  71-73
第三章 中国与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73-93
  第一节 中国与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现实意义  73-78
    一、共享经贸合作的成果  73-75
    二、地区稳定的积极作用  75-77
    三、对地区合作的示范与推动  77-78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建构共同利益的理论意义  78-93
    一、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解释  78-83
    二、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渊源和外交实践  83-89
    三、共同利益与和谐世界  89-93
第四章 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93-104
  第一节 中国—东盟关系中的中美关系因素  93-97
    一、中美关系在东南亚的状况  93-94
    二、东盟对中美在安全上的需要和态度  94-95
    三、东盟在中美关系中的角色和影响  95-97
  第二节 继续致力于共同利益的建构  97-100
    一、进一步推进经贸合作  97-98
    二、不断加深政治互信  98-99
    三、努力推进安全合作  99-100
  第三节 关于中国发展与东盟关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100-102
  小结  102-104
结语: 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基本结论和理论思考  104-113
参考文献  113-119
后记  119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4. 地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G633.55
  5.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6. 我国社会保障预算模式的选择与建构研究,D632.1
  7.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8.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9.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10.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11.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12.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1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4. 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观演变中的思维方式变革,D61
  1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政策研究,D635
  16.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7. 传播学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B27
  18.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19.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20. 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616
  21. 网络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互动研究,G43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对外关系 >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