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以前中医肝气理论文献研究

作 者: 马燕冬
导 师: 鲁兆麟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肝气 诠释 学术史 源流 藏象学说
分类号: R22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62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肝气理论是中医藏象学说的一部分,是对肝气的概念、特性和功能的理性认识。本文从医学思想史的角度,运用历史学和语言学方法,对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中医肝气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对该理论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其表述方式的设想。1肝气理论源流先秦两汉是肝气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肝、气概念先于肝气概念而产生。肝的概念最初指向实体的肝脏。五行学说形成后,按照五脏—五行配属关系,形成了肝为“木脏”的概念。气的概念最初指向“云气”这种自然现象,以后逐步泛化、抽象化,具有了多方面的含义,在许多知识领域得到应用,并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和系统化、理论化,与人体知识结合在一起。“肝气”最早作为诊断学概念出现在西汉早期关于脉诊的文献中。作为生理学概念,肝气被描述为具有“气急”的特性和通于目、影响生长发育等功能,病理状态下可能引起梦象、情绪、筋等方面的异常。饮食起居不能顺应四时是肝气病变的常见原因。这是汉代以前肝气理论的主要内容。晋唐宋元是肝气理论进一步发展的时期。汉代以前的肝气理论得到汇集整理和综合运用,使得肝气这个术语应用的语境发生了变化。运气学说的盛行使得肝气概念与厥阴风木之气等概念融合在一起,具有了新的内涵。唐代王冰在五脏本气的理论中提出了“肝气温和”的论断。在对郁证的病理机制研究中,李杲提出肝气具有舒畅上升的本性。朱震亨在相火论中提出了“肝司疏泄”的命题。明清两代是肝气理论渐趋完备、逐步成熟的时期。脏腑气血阴阳理论框架的建立造就了与“肝血”相对的肝气概念,以肝气、肝风、肝火为纲的肝病学说的出现造就了病理学意义上的肝气概念。对肝脏功能和生理病理特性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肝主升主动、性急性刚、生风化火、喜条达、主疏泄、为将军之官、体阴用阳等一系列新说,对肝气特性和功能的新见解蕴含其中。清代后期至20世纪三十年代是肝气理论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王清任《医林改错》从解剖学角度对肝、气进行了研究。唐宗海、张锡纯等创立了肝气疏泄水谷、肝气通于脑而为脑充血等疾病根源的理论,丰富了古代肝气理论的内容,进行了汇通中西医学的尝试。恽铁樵在中西医论争的背景下提出了“非血肉”、“非解剖”的五脏观,其影响延及现代。近代中医对脏腑学说的研究,始于对脏腑解剖学的探求,终于对解剖学脏腑观的放弃;始于汇通中西医学的努力,终于在两者之间划定分明界限的宣告。2肝气理论诠释肝气理论包括对肝气概念、肝气特性和肝气功能的认识。肝气概念有三:(1)脉法意义上的肝气指能够反映肝的状态的特殊脉象。(2)生理意义上的肝气多指存在于肝脏内或从肝发出的生理之气,其中与“肝血”对举的“肝气”特指存在于肝脏内、无形、属阳的流动物质。生理意义上的肝气有时也指肝脏的禀性或肝脏履行其生理职能的能力,相当于“肝性”或“肝力”。(3)病理意义上的肝气多指肝气异常及其造成的病证。对肝气特性和功能的认识首先取决于对肝气概念的不同看法。(1)所谓特性和功能,系对肝脏的生理之气而言。(2)在五脏气血阴阳框架内,肝气的特性是无形而属阳,其功能是作用于肝血,并与肝血一道维系肝脏的形体和功能。(3)对一般意义上的肝脏生理之气而言,其特性就是肝脏的特性,其功能就是肝脏的功能。(4)在将肝脏视为解剖实体或抽象符号的理论中,肝气概念本身成为疑问,无法讨论其特性和功能。(5)将肝脏置于不同的符号系统中(如五行、五运六气),对肝气特性和功能的认识随之而有所不同。肝气理论包含内在矛盾。如:(1)在与“肝气急”有关的论述中,同一个“急”字,有“快速”、“紧张”、“急躁”三种含义错杂互见。(2)在对“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的解释中,前后矛盾。(3)围绕“肝无补法”展开的争论,折射出对肝气概念的不同理解,造成在肝气生理、病理特点方面的模糊认识。(4)在“肝主疏泄”的命题中,“主”或指功能,或指属性。“司疏泄”与“喜疏泄”相混;“疏泄”时为动词,时为形容词;动词“疏泄”时而指生理性的排泄疏通,时而指病理性的流失耗散;形容词“疏泄”时而指生理性的舒畅条达,时而指病理性的疏松不固。(5)在“肝体阴用阳”的命题中,何为体用、何属阴阳,众说纷纭。(6)“肝升于左,肺降于右”的理论依据不清,其与“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关系错杂难明。总之,概念含混、歧义纷呈之处不一而足。肝气理论的内在矛盾有很多是由表述不当造成的。表述不当的常见原因有二:(1)受经典注疏传统的影响,把旧理论的诠释和新理论的创造杂糅在一起,在诠释中出现改动或割裂原文、脱离语境、顾此失彼、随意引申等失误,在创造中不适当地采取注疏的方式,致使新旧不分,语义混淆。(2)受历史条件限制,专业语言与日常语言之间界限不分明,导致以俗称为术语、对多义词的用法不加限定、随意制造别称、对修辞手法的误用或误判等等失误。这些矛盾有可能通过表述方式的转换加以消解。3.结论(1)中医肝气理论是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零散到系统的演变过程。(2)肝气理论的演变过程有其逻辑线索,实体脏器概念和符号化的脏腑概念之间的矛盾、以观察为主和以思辨为主的方法论之间的冲突,是理论演变的内在动因。(3)文化的变迁对肝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影响。(4)语境的回归、逻辑的分析是理解肝气理论的必要方法。(5)肝气理论在总体上是可以理解、可以清晰表述的理论。其中的矛盾、费解之处多源于语言的误用。借助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有可能在保留其思想内容的前提下对其表述方式加以改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1
前言  11-17
  1 研究对象  11-12
  2 研究目标  12-15
  3 文献综述  15-16
  4 研究方法  16-17
上篇 肝气理论源流  17-59
  1 肝气理论的形成(先秦两汉时期)  17-32
    1.1 肝的概念  17-21
      1.1.1 作为脏器实体的肝概念  17-18
      1.1.2 五脏—五行配属系统中的肝概念  18-21
    1.2 气的概念  21-28
      1.2.1 “气”的本义  21-22
      1.2.2 “气”的泛化  22-23
      1.2.3 “气”的抽象化  23-26
      1.2.4 气的观念与人体知识的结合  26-28
    1.3 脉法中肝气概念  28-30
    1.4 生理意义上的肝气概念  30-32
      1.4.1 肝气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功能  30-31
      1.4.2 肝气病变的影响及成因  31-32
    1.5 本章小结  32
  2 肝气理论的发展(晋唐宋元时期)  32-41
    2.1 对汉代有关理论的汇集与综合  33-35
      2.1.1 肝气及有关理论的汇集整理  33-34
      2.1.2 肝气及有关理论的综合运用  34-35
    2.2 运气学说对肝气概念的影响  35-36
    2.3 关于肝气特性的理论  36-38
      2.3.1 肝气温和  36-37
      2.3.2 舒畅上升  37-38
    2.4 关于肝气功能的理论  38-40
      2.4.1 肝司疏泄  38-40
      2.4.2 肝气功能与小儿发育  40
    2.5 本章小结  40-41
  3 肝气理论的成熟(明代至清前期)  41-50
    3.1 脏腑气血阴阳框架内的肝气概念  41-42
    3.2 病理意义上的肝气概念  42-43
    3.3 关于肝气特性和功能的理论  43-50
      3.3.1 主升、主动说  43-45
      3.3.2 性急、性刚说  45-46
      3.3.3 生风化火说  46-47
      3.3.4 喜条达说  47
      3.3.5 将军之官说  47-48
      3.3.6 肝主疏泄说  48-49
      3.3.7 体阴用阳说  49-50
    3.4 本章小结  50
  4 肝气理论的嬗变(清后期至民国)  50-59
    4.1 《医林改错》中的肝与气  51-53
    4.2 疏泄水谷说  53-54
    4.3 脑病肝源说  54-55
    4.4 “非血肉”、“非解剖”的五脏观  55-58
    4.5 本章小结  58-59
下篇 肝气理论诠释  59-88
  1 理论内涵  59-68
    1.1 肝气概念  59-65
      1.1.1 脉法意义上的肝气概念  59-60
      1.1.2 生理意义上的肝气概念  60-62
      1.1.3 病理意义上的肝气概念  62-63
      1.1.4 关于肝气概念的不同界说  63-65
    1.2 肝气的特性和功能  65-67
      1.2.1 “气”不同,则肝气“性”、“能”不同  66
      1.2.2 “肝”不同,则肝气“性”、“能”不同  66-67
    1.3 本章小结  67-68
  2 矛盾举隅  68-80
    2.1 关于“肝气急”  68-69
    2.2 关于“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69-70
    2.3 关于“肝无补法”  70-72
    2.4 关于“肝主疏泄”  72-74
    2.5 关于“体阴用阳”  74-75
    2.6 关于“肝升于左,肺降于右”  75-80
    2.7 本章小结  80
  3 矛盾成因及消解策略  80-88
    3.1 造成矛盾的原因  80-84
      3.1.1 “述”、“作”不分  81-82
      3.1.2 “术语”、“俗语”不分  82-84
    3.2 消解矛盾的策略  84-87
      3.2.1 表层结构的转换  85-86
      3.2.2 深层结构的保留  86-87
    3.3 本章小结  87-88
结语  88-90
参考文献  90-95
个人简历  95-96
致谢  96-97
创新性  97-98

相似论文

  1. 朱熹《大学》思想研究,B244.7
  2. 亲密关系中的正向信念,B844.3
  3. 藏文目录学源流研究,H214
  4. 实践哲学的典范,B505
  5. 中国考古学大众化历程研究,K872
  6. 中国康藏研究史综论,K28
  7. 京西柏峪“燕歌戏”实地调查与研究,J825
  8. 貂蝉形象演变研究,I206.2
  9. 中晚唐送别诗研究,I207.22
  10. 先秦秦汉族刑考论,D929
  11.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90
  12. 法律诠释学三大模式的建构,D90
  13.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ERα、ERβ的分布与表达,R-332
  14. 经前舒颗粒对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相关脑区5-HT1AR表达水平的影响,R285.5
  15. PMS肝气逆证大鼠脑区ERα和ERβ基因表达及药物的影响,R271.9
  16. PMS肝气郁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雌激素受体β结合活性以及血清雌二醇含量研究,R271.9
  17. PMS肝气郁证大鼠含药血清对原代海马神经元ER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R271.9
  18. 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郁证大鼠模型血清递质、激素和代谢组学研究,R271.9
  19. 益气舒肝汤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肝气虚证)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CAT、GSH-PX、SOD、MDA的影响,R259
  20. 意义理论及其当代走向研究,B08
  21.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