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以儿童文学为根基的儿童戏剧教育

作 者: 赵靖夏
导 师: 梅子涵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儿童文学 戏剧活动 儿童性 戏剧演出 出版社 戏剧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 初版 出版事业 儿童教育
分类号: I207.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现代化冲击着中国,带来物质的繁荣,但对人类心灵却有被践踏的负面价值产生。儿童的生命发展在各方面也快速跟上现代化的脚步,其生存的环境每天都有巨大的改变。因此儿童的教育也要跟的上时代,浇灌孩子心灵花园的儿童文学,需要像天降甘霖般滋润他们干渴的心田。但在儿童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由传统教育规范下被解放出来,走上真正的‘儿童的文学’,而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其本身就具备教育性。儿童戏剧剧本虽也被归纳于儿童文学,但因为需透过演出才能得到对作品的完整欣赏经验,所以儿童文学的影响力往往仅于剧本即止,对同样为儿童心灵效力的儿童戏剧‘演出’,则处在一种隔阂的景况。为应儿童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以儿童文学与儿童戏剧的结合,在新教育类型发展的领域里,加强与文艺领域的对话。并通过改编时呈现出两者立于游戏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特性。呼吁【儿童文学小剧场】的诞生,能使儿童教育由单向式的填鸭转变为面对面的画面式沟通,因戏剧这个媒介使教育的理论与实务,有了并重的结合方式。由以儿童文学为基石的儿童戏剧,更衍生出新的教学法帮助教育的推展,透过结合实例,我们看到寓教于乐的学习。心灵的感受要能化为行动,儿童文学给儿童那幺多高尚情操的喂养,希望儿童的一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行出希望与快乐,散发热忱与温暖,进而感染社会中冷漠的角落。将儿童文学里的高尚情操,成为能行之于外的高尚品格,所以以戏剧为媒介而发展出【品格剧场】。在实例里看到,儿童处在一个游戏情境里,可以完全放松自己,自发地流露出内心的想法,老师便可在与儿童的互动中满足儿童的需要,并引导建立不同的行为。儿童早期的学习由模仿开始,塑造一个学习情境本是教育中所该用的教学法,却被电脑游戏抢先利用了这个学习利器。看着一个个迷恋于电脑游戏的儿童,我们只会处心积虑的急于反对,殊不知儿童所着迷的是游戏中的‘虚拟情境’,我们站在教育的立场排斥电脑游戏,同时排斥了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创造性戏剧活动’在儿童学习的每个领域中,发挥安排达到教学目标—‘虚拟情境’的作用。走向现代化的儿童教育,我们能给儿童甚幺样的精神素质?!文学给予人类心灵爱与抚慰,儿童文学浇灌着儿童的生活与心灵世界,然而戏剧活动若没有儿童文学的心灵审美为根基,容易变成嬉闹的娱乐或体力活动。儿童心灵世界发展的自然姿态,必须要有多元教学法的管道出现,创造性戏剧活动是其中的一种。

全文目录


摘要  2-3
Abstract  3-7
引言—探索中的儿童文学与儿童戏剧教育  7-10
第一章 儿童文学与儿童戏剧  10-26
  遗失的领域  10-11
  初期发展的儿童剧本 以台湾为例  11
  心灵逸动—美  11-12
  创造新节奏  12
  儿童性  12-13
  类型发展的新方向  13
  儿童剧本构成特色  13-14
  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儿童剧本  14-26
第二章 儿童戏剧与儿童文学合奏曲——舞台演出  26-54
  儿童文学小剧场  26
  由填鸭式进入画面式的沟通  26-27
  演出实例(一)  27-31
    演出缘由  28
    教育理论与文学创作的分歧  28-29
    艺术创作的同一轨道  29
    排练—演出  29-31
  演出实例(二)  31-35
    演出缘由  33
    改编作品—儿童观  33-34
    ‘写意’演出—满山遍野的橘色金针花  34-35
  演出实例(三)  35-43
    演出缘由  42
    信心之美  42-43
  演出实例(四)  43-54
    特别的时代寻找特别的爱  45-46
    完美基石上的二度创作  46-47
    角色创造工程  47-49
    深入书中、画中的演员  49-51
    因为有爱 不再恐惧  51
    坚持特别 走出特别  51-52
    共唱—教育新方案  52-54
第三章 21世纪全球教育的新显学‘品格教育’VS.‘儿童文学小剧场’  54-66
  【儿童文学剧场】与【品格剧场】结合的曙光  56-57
  儿童文学结合品格剧场实例—‘节制’  57-64
  富兰克林的‘真自由’  64-66
第四章 ‘创造性戏剧活动’多元教学法  66-88
  寻求理解新学习法  66-68
  建构戏剧知识—平衡  68-69
  模仿到自主  69-70
  极佳的起点—以文学为出发  70-71
  教学课程目标—互动  71
  角色扮演 主权转移  71-72
  教学技巧‘专家的意见’  72-73
  ‘假装’與‘想像’  73-74
  课程技巧—发现问题  74-76
  缓慢的回应—等候  76-77
  课程进行—慢节奏  77-79
  口语能力与书面文字的学习  79
  统整其它学习领域  79-80
  戏剧元素塑造戏剧张力  80-81
  戏剧活动特色—主题决定 团体活动  81-82
  心灵创意的春天  82-86
  实施问题  86-88
国内外研究现状  88-90
结语  90-91
参考书目  91-94
后记  94-96

相似论文

  1. 人性论视角下的儿童观与儿童教育,G610
  2. 石家庄市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60-4
  3. 基于教育功能的学前儿童玩具设计研究,TS951
  4.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432.6
  5. 山东省农民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G521
  6.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432.5
  7. 周作人儿童教育思想研究,G620
  8. 乌海市“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教育对策,G527
  9. 吉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G521
  10.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教育游戏设计研究,R749.94
  11.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G610
  12. 学前儿童教育游戏软件设计研究,G434
  13.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困境与对策研究,G619.2
  14. 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的“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研究,G41
  15. 罗素儿童教育思想探析,B561.54
  16. 陕西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研究,D432.6
  17. 一枚闪闪发光的文艺金表,I512.078
  18.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G521
  19. 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执行过程的分析,G266
  20. 从生活世界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G525
  2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432.6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儿童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