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

作 者: 江卫华
导 师: 祝智庭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关键词: 课堂互动 协同学习 互动设计 互动分析 互动评价
分类号: G424.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66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将信息技术恰当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从而来增强课堂互动形式与内涵是目前教育研究领域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也是近年来在推陈出新的数字技术推动下课堂新型学习范式的追逐热点。本研究在交互技术变迁的背景下,从协同学习理念视角出发,探讨课堂互动设计互动分析互动评价,剖析现有师生互动问题与障碍,对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进行了有益探讨,以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困难窘境。通过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以协助与互补方式来促进师生的共同提高,并提出了行动研究共同体的概念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师生主体间交互性研究是后现代教育理念的走向,可是,面对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还停留于“主体”与“客体”的两极辩论中,使得课堂教学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人们对互动课堂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全面,课堂互动更是留于形式。本研究在协同学与群体动力学视角下,以系统观和群体观的角度来挖掘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信息,并通过对课堂教学系统序参数(如,心理学、哲学的新理论或新技术的教育应用创新等)的渗透,认为课堂学习共同体可以由此而纠正某一些教学观念和学习方法的偏执,为学习过程注入活力,化“学生差异”为个体问互补,形成有序的强大的群体动力,实现该学习系统自组织的运动,从而得到一个涨落,也就是达成协同学习的绩效目标。在课堂互动设计方面,课堂师生情感与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学设计,情感化设计、互动活动设计与知识表征方法为教学提供了侧重点不同的聚集。课堂互动不是知识传播过程中师生之间简单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当中渗透了学习者对信息的好恶与取舍,而这种鉴别与判断往往与学习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贯穿于各种形式的教学行为引导下的教育活动当中。在课堂互动分析方面,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离不开姿态、语言与内省等符号,符号互动学为教学行为分析提供全面而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人格结构的PAC分析更为师生交往提供了心理学滋养。依据符号学理论设计的CSLIAS是一种在课堂协同学习基础上开发的教学行为互动分析系统。而人格结构的PAC分析理论则可以用来指导课堂交往中两个个体之间的信息沟通行为。在课堂互动评价方面,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教育思潮的一部分,它有力改变了“以教师为主导”或“以学生为主体”的莫衷一是两极摇摆状态,其“去中心化”为师生关系发展找到了新的落脚点,而协同学习评估则是在协同学习学习场沦指导下以发展性评价的多元视角去判断师生主体间交互性程度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互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指向的是协同学习新范式,并以师生主体间交互性为主要关注点。在以此为课题的行动研究过程中,伴随着以专家、教研员、教师与学生为成员的共同体成长,他们不同程度地创造了思想火花,并提供了不竭的行为动力。于是,本文提出行动研究共同体的概念,认为教师的成长是共同体成员经验与集体反思的结果,绝不仪仅是短期、个体行为所能造就的。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目录  9-10
图目录  10-11
表目录  11-12
引言  12-20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  12-14
  二、研究问题的界定  14-17
  三、研究内容的框架  17-18
  四、研究方法的介绍  18-20
第一章 协同学习及其课堂交互性综述  20-44
  第一节 协同学习理念探讨  20-25
  第二节 课堂交互性研究相关理论  25-36
  第三节 协同学习与课堂互动研究之间的关系  36-39
  第四节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因子  39-44
第二章 协同学习环境与课堂交互技术应用创新  44-67
  第一节 数字教育产品的学习者需求及实用性分析  44-51
  第二节 构建互动课堂的协同学习环境  51-67
第三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  67-105
  第一节 情感化设计  67-78
  第二节 互动活动层面设计  78-96
  第三节 图式理论发展溯源及其知识表征意义  96-102
  第四节 课堂交互壁垒及其积极应对  102-105
第四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分析  105-130
  第一节 基于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分析  105-122
  第二节 PAC理论的人格结构分析  122-130
第五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评价  130-151
  第一节 协同学习理念中的课堂互动评价方法  130-136
  第二节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互动评价标准  136-151
第六章 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互动课堂研究范例  151-179
  第一节 行动研究共同体的产生与含义  151-163
  第二节 行动研究共同体的成果展示  163-179
研究结论  179-183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79-181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展望  181-183
附录  183-189
参考文献  189-197
后记  197-199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99

相似论文

  1. 课堂互动对高中生英语口语能力影响的行动研究,G633.41
  2. 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研究,G633.41
  3. 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H319
  4. 基于互动设计理念的城市公共家具研究,J525.3
  5. 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互动性研究,TU241
  6.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互动对比研究,G633.41
  7. 网络时代杂志形态的转变与发展,G237.6
  8. 基于局部泛化误差的半监督图像检索方法,TP391.41
  9. 南昌市小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调查研究,G623.31
  10. 心理健康课课堂互动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G641
  11. 学业不良初中生课堂互动行为研究,G632.4
  12. 小学语文专家教师课堂教学互动特征研究,G623.2
  13.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研究,G633.41
  14. 城市普通与示范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现状对比调查,G633.41
  15. 高中优秀英语教师反馈语的支架功能特征,G635.1
  16. 基于Ajax的协同学习虚拟社区的设计研究,TP391.6
  17. HBA中高级班汉语课堂教学策略及话语互动分析,H195
  18. 化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及行为分析编码系统的研究,G633.8
  19.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中学英语课堂互动研究,G633.41
  20. 地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评价研究,G633.55
  21.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探索,G635.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教学理论 >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 教学组织 > 课堂教学(班级教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