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现实·秩序·价值理念

作 者: 张永强
导 师: 张铭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社会现实 自发扩展的秩序 价值理念 政治文化 威海卫乡村治理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作为后发国家在现代化早期,就已展开了威权主义治理模式的实践,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中也尝试作了多年的“基层民主”探索,但所有这些似乎对于农村与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助益不大,农村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当下农村治理模式正面临着新的转型压力。在新一轮的农村基层社区治理模式的探索中,我们应反省以往治理模式中所具有的政治与行政强控制特点,应破除当前对“民主选举”的迷信,寻找一条从政治与行政强控制向培养农村基层社区提升自身自治能力,达成最后自治的过渡道路。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的现代化为大的研究背景,采用的是定性研究的方式,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在哈耶克“自发扩展的秩序”路径指引之下,借鉴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的方法论,提出一个我们对乡村治理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的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对威英政府的乡村治理模式作一新的解读,希望能够为我们当下农村治理困局的突破寻找到某种治理思路与方法上的启示。威英政府对当地农村的治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外来治理理念与中国农村传统资源之间寻求平衡。英国殖民者进驻威海卫之后,将英国带有较强自治色彩的乡村治理理念带到了威海,在保留威海卫乡村自我治理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并且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治理效果。尽管如何解读这份答卷也许还会存在争议,但英国人的这一尝试的确为我们今天借鉴西方治理经验,反思与探索我们自己乡村治理模式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个案。应该说,它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治理形式上的借鉴,而是给予我们方法论上的启发——对我们治理思维的反思,对自身治理哲学的追问。文章论述主体分为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对哈耶克“自发扩展的秩序”的阐释,对建构理性主义的反思,并借鉴梁先生的观点提出我们自己的理论框架,即社会现实、秩序与价值理念三者之间关系如何来达成动态平衡的假说。第二章从静态角度,结合传统中国乡村的乡绅自治与英国的地方自治传统及其殖民特征,对英租威海卫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粗略的勾勒。在第三章中,我们利用我们提出的理论框架,对英租威海卫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动态的分析。第四章,我们从功能角度建立了四个评价标准——传承、连续、效率和秩序,并用这一标准体系对威英政府在当时威海卫乡村的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并以此来验证我们所构建的理论假说。第五章,我们从威英政府治理威海卫乡村的经验中看到,现代化发展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之间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以此就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我们认为,我国的乡村治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在推动政治发展时特别要注意的便是制度转变的灵活性、过程性与创新性,在与本土政治文化结合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秩序的“自发扩展”;二、要做到因地制宜,注重地区差异;三、应该培育与发展乡村精英,充分发挥他们在乡村自治中的作用;四、在乡村自治的大目标下,关注具体模式具有的功能而不是它的形式。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民主化视阈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研究,D422.6
  2. 环境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B82-058
  3. 我国廉政文化建设探析,D262.6
  4.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5. 多元化:学生评价的当代转向,G423
  6. 建国以来人物报道变迁研究,G212
  7. 大学生政治文化素质培养研究,G641
  8. 论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作用,G206.3
  9. 《良友》画报时政人物报道研究,G239.29
  10.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问题,I562
  11.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A811
  12. 试论中国近代的司法独立,D929
  13. 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生态,D691
  14. 试论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建设,D621
  15.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价值理念及其实践研究,B82
  16. 建国初期的政治社会化研究(1949年—1956年),K27
  17.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生态研究,K26
  18.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价值,G120
  19. 政治文化视角下的党内民主意识研究,D262.1
  20. 清华紫光古汉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研究,F270
  21. 利益衡量方法在我国环境侵权案件中的适用研究,D92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