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调查访问在现代刑事侦查中的运用问题研究

作 者: 司伟
导 师: 管光承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侦查学
关键词: 调查访问 现代 新手段 侦查
分类号: D9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时期,犯罪手法多样,侦查策略也随之千变万化。然而,调查访问作为与犯罪斗争的手段之一,因其直接面对的是群众,几十年如一日,未曾有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围绕新时期的调查访问措施进行论述,以找出解决调查访问问题的措施。调查访问是指为了查明犯罪情况、发现侦查线索、获取犯罪证据,对有可能知道案件情况的人进行走访询问的侦查措施。调查访问可以分为双方面对面的调查访问、通过一定媒介的调查访问法、单向联系的调查访问、秘密的调查访问。调查访问对侦查破案具有重要意义。调查访问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案件情况;可以为收集证据提供方向;还可以缩小侦查范围和侦查方向及辨别证据真伪,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在古代中国调查访问就一直被作为主要侦查措施,《洗冤集录》、《封诊式.经死》、《史记.商君列传》都有记载,在民国期间,调查访问一度盛行,甚至成为镇压革命党人的专业手段。然而现在调查访问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拒访率升高,回答有效率低,很难作为线索和证据等特点,这些一直困扰着侦查人员。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总的来说有如下几点:警民关系不够融洽;侦查人员询问技术不当;群众惧怕报复;国家没有保护证人的法律措施;浪费时间,又没有奖励措施等等。以上原因制约了调查访问的实施,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意义重大。解决这些问题是侦查破案的需要,也是节约侦查成本的内在要求。同时还可以提高人民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改善警民关系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如果想从根本上解决调查访问的这些问题,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基层警察要深入群众,同群众建立和谐警民关系。广大民警要改变执法理念,构建和谐执法。争取工作流程透明、鼓励微笑服务。同时通过网络和媒体提升警民关系。在对网络、媒体等宣传中,要实事求是,报喜也报忧,各警察机关应该注重网络、媒体建设,加紧同网络、媒体专职机构互动。其次,利用物质奖励、补偿法及其他方法推进调查访问的进行。可以用金钱鼓励法、提供帮助法等物质奖励法。比如,对因调查访问损失一定经济的群众,可以提供物质补偿损失,做到同犯罪做斗争不亏本。做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让调查访问对象为侦查人员服务。第三,建立切实可操作的保护证人、检举人制度。建立以国家保护为主体,公安人民警察机关为具体保护执行人的证人保护制度。保护范围除了证人、检举人等调查访问对象外,还应该具体到证人、检举人的近亲属及与其关系密切的人。保护条件不一定要以调查访问对象受到切实的危险为限。保护手段呈现多样化,既可以二十四小时的保护,也可以为调查访问对象提供移民,改变身份等条件。必要时可以出动公安人民警察可以提供的条件,如直升机、武装车等。侦查机关应该对有关证人的信息进行保密,为证人安置住所和变更身份,采用特殊方式作证,采取保护证人人身安全的措施。第四、适时利用新技术进行非面对面调查访问。如利用视频、音频进行直接的交流对话,通过电子文字进行交流。第五、利用科技手段事先了解调查访问对象的情况。如聊天记录查看法,空间绕道进入法,木马病毒入侵法,综合IP追踪法等。最后,建立调查访问的监督检验机制,建立不定期回访制度,制定奖惩措施,以监督侦查人员的调查访问活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2
引言  12
一、调查访问的概述  12-17
  (一) 调查访问的概念  12-13
  (二) 调查访问分类  13-15
    1. 双方面对面的调查访问  13
    2. 通过一定媒介的调查访问法  13-14
    3. 单向联系的调查访问  14
    4. 秘密的调查访问  14-15
  (三) 调查访问的作用  15-16
    1. 有利于全面深入地分析案件情况  15
    2. 调查访问可以为收集证据提供方向  15
    3. 调查访问可以缩小侦查范围和侦查方向  15-16
    4. 调查访问可以辨别证据真伪,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16
  (四) 调查访问的历史  16-17
二、现实生活中调查访问的现状及原因  17-21
  (一) 我国调查访问的现状  17-19
    1. 不愿意作证,拒访率升高  17-18
    2. 回答有效率低,很难作为线索和证据  18-19
    3. 无法作证  19
  (二) 造成调查访问失败的原因  19-21
    1. 警民关系不够融洽  19
    2. 侦查人员询问技术不当  19-20
    3. 群众惧怕报复  20
    4. 国家没有保护证人的法律措施  20
    5. 浪费时间,又没有奖励措施  20-21
三、解决调查访问问题的必要性  21-22
  (一) 侦查破案的需要  21
  (二) 节约侦查成本的内在要求  21-22
  (三) 改善警民关系,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  22
四、新形势下有关调查访问的若干构想  22-44
  (一) 基层警察要深入群众,同群众建立和谐警民关系  22-26
    1. 改变执法理念,构建和谐执法  24
    2. 争取工作流程透明,鼓励微笑服务  24-25
    3. 通过网络和媒体提升警民关系  25-26
  (二) 利用物质奖励、补偿法及其他方法  26-30
    1. 物质奖励法  27-28
    2. 物质补偿法  28-29
    3.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让调查访问对象为侦查人员服务  29-30
  (三) 建立切实可操作的保护证人、检举人制度  30-35
    1. 保护主体  32-33
    2. 保护对象  33
    3. 保护条件  33-34
    4. 保护手段  34-35
  (四) 适时利用新技术进行非面对面调查访问  35-38
    1. 利用视频、音频进行直接的交流对话  36-37
    2. 通过电子文字进行交流  37-38
  (五) 利用科技手段事先了解调查访问对象的情况  38-42
    1. 聊天记录查看法  38-39
    2. 空间绕道进入法  39-40
    3. 木马病毒入侵法  40-41
    4. 综合IP 追踪法  41-42
  (六) 建立调查访问的监督检验机制  42-44
    1. 建立不定期回访制度  42
    2. 制定奖惩措施  42-44
结语  44-45
致谢  45-46
参考文献  46-48

相似论文

  1.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2.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3.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4.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5.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6.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7.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8.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9.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0.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11.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12.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13.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14.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15. 南通烟草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研究,F426.8
  16. 庄子哲学的心理调节功能,B223.5
  17. 后现代主义下河南南阳地区中学美术教学模式研究,G633.955
  18. 家族企业控制权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规制,D922.291.91
  19. 公诉引导侦查制度研究,D925.2
  20. 我国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制度研究,D925.2
  21. 诱惑侦查引起的刑法问题研究,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刑事侦查学(犯罪对策学、犯罪侦查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