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

作 者: 姚雪艳
导 师: 刘滨谊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住区 互动景观
分类号: TU984.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563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城市住宅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由于居民越来越重视住宅建筑之外部空间及住区整体风貌塑造,作为城市景观一部分的住区景观环境成为设计者、开发商、政府管理部门和居民的关注热点,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也因此表现出丰富多姿的繁荣图景。然而,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却是城市住区人文精神的缺失,许多居民将自己封闭在个人家庭的小圈子中,他们习惯于作为“住区入口-自家单元入口”一条线上的匆匆过客,却无法融入并成为住区景观的一部分。事实上,当人们对邻居熟视无睹,对动植物置若罔闻时,景观设计师们所精心设计的住区景观是乏味、平淡、无意义的。在住区公共空间中,以人为主体的居住者的参与活动是住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特征表现。没有人及其它生物相互交流活动的住区景观必定是缺乏生气的,这样的住区景观很难给予居民一种“家园”所具备的社区归属感,也不能称为适宜现代人居住的景观环境,相反,人和生物的活动则可以使原本单调、平淡的景观场地产生极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本文基于我国城市住区景观建设中所出现的这一问题,提出了开展互动景观营建的理念和途径,并初步建立了针对城市住区互动景观的分析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互动性住区景观建设是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旨在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生物之间平等、友好的睦邻共生关系,以此促进人类住区向美好、健康的和谐社区发展。如果住区居民之间的社区交流活动匮乏、住区生态群落中人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苍白薄弱,这样的住区景观是不完整的、也是非健康的。所以,本文将景观建设与社区活动、生态环境建设联系起来,以“居民-居民”之间和“居民-植物”、“居民-动物”之间的互生共栖关系作为我国现代城市住区景观营造的楔入点,提倡一种“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自然和谐的社区景观环境。 本论文研究对象主要为我国现代城市中普及量最大的中高密度居住区,相对于低密度住区,中、高密度住区拥有更高的人口密度,但其生存环境条件也更为低劣。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改善这类居住区的内部环境,促成住区景观环境向更加健康、可行、有实效的方向发展,则是中国住区建设中一个相当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论文研究工作的目的在于:强调以整体、平等、互生的视点看待城市住区内从人到动植物的所有居住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分析城市住区的生态景观环境,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手法为城市住区营造不仅具有艺术性与审美效果、而且有助于促进社区交往和生态互动的景观环境。 论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借鉴国内外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国外案例和国内案例的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提出经验借鉴的思路和方法。由于研究内容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所以,课题研究过程中也采用了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论文共分7章。 第一章,绪论。介绍与论文写作主题直接相关的背景知识、问题根源、论述重点、研究框架等,提出“互动性”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核心主体部分。阐释营建互动住区景观的重要意义,并从“人-人”互动、“人-植物”互动、“人-动物”互动三方面入手,具体研讨促进住区互动景观建设的基本途径。 第三章,主体部分。结合开发商的视角,讨论在住区建设前期导入互动景观建设理念的要旨和操作方法。 第四章,主体部分。配合居民的住区活动,讨论在居民入住后进一步贯彻和完善互动景观建设的意义及活动方式。 第五章,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建立城市住区互动景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配合居民的信息回馈和使用评价,促进住区互动景观建设的完善。 第六章,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分析并提出住区互动景观营建的基本步骤。 第七章,结论和后续研究。强调互动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前景、其实际运作中的难点,以及现阶段研究的缺憾。 论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在于:弥补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方面的空缺,使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局限于审美和风格流派,而是同日趋严重的现代城市问题相联系。针对我国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方面的现存问题,并结合国内外住区景观发展总趋势预测,将研究范围拓展至景观社会学和景观生态学领域。论文结合我国城市住区建设实情,初步提出城市住区互动性景观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城市住区互动性景观营建的基本步骤,增强了互动景观建设的可操作性,引导我国城市住区景观建设向更为积极、健康、经济有效的方向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7
第1章 引言  17-32
  1.1 研究背景:流于形式的景观设计充斥业界  17
  1.2 研究问题的产生:重新审视住区景观与居住者之间的关系  17-19
    1.2.1 居住者及其活动对于住区景观的意义:生动的组景要素  17-18
    1.2.2 住区景观对于居住者及其活动的影响:塑景与塑人  18-19
  1.3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19-21
    1.3.1 普及量大  19
    1.3.2 住区景观空间与城市内部其它景观空间的异同  19-20
    1.3.3 现代城市住区景观环境的特殊性与互动景观建设之间的关系  20-21
  1.4 基本概念剖析  21-23
    1.4.1 “社区”  21-22
    1.4.2 “互动景观”  22-23
    1.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23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3-27
    1.5.1 欧美国家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3-24
    1.5.2 亚洲地区部分国家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4-25
    1.5.3 香港、台湾地区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5-26
    1.5.4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6
    1.5.5 为何会出现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26-27
  1.6 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27-32
    1.6.1 研究方法  27-28
    1.6.2 基本研究框架  28-32
第2章 通过景观规划设计营建互动性住区景观  32-133
  2.1 互动景观规划设计的前提:确立平等、和谐的基本居住观念  32-33
  2.2 互动景观营建的基础:为城市中、高密度地区的植物、动物、人共同塑造适宜的栖居地  33-36
  2.3 城市住区互动景观建设之“人—人”互动——通过景观建设促进人的参与性社区活动  36-77
    2.3.1 我国城市社区及“人—人”互动活动现存问题概述  36-37
    2.3.2 现代城市社区居民构成及其对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的要求  37-42
    2.3.3 促进社区“人—人”互动的住区景观规划  42-44
    2.3.4 促进社区“人—人”互动的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  44-59
    2.3.5 促进社区“人—人”互动的住区组景要素设计  59-69
    2.3.6 容易产生“人—人”互动活动的场所特征  69-77
    2.3.7 良好的社区“人—人”互动活动对住区景观环境的反作用  77
  2.4 城市住区互动景观建设之“人—植物”互动——通过景观建设促进人与植物共生共荣  77-112
    2.4.1 住区植物与居民的交互关系  78-80
    2.4.2 通过景观设计促进人与植物交往  80-93
    2.4.3 易于引发“人—植物”互动的住区植物特征  93-104
    2.4.4 促进社区“人—植物”互动的住区组景要素设计  104-112
  2.5 城市住区互动景观建设之“人—动物”互动——通过景观建设促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  112-132
    2.5.1 在住区内引入小动物的意义  113-116
    2.5.2 住区小动物的选择及特色场地的设置  116-121
    2.5.3 如何吸引更多的有益小动物落户住区  121-126
    2.5.4 促进“人—动物”交往的住区景观设计  126-130
    2.5.5 小动物传达的“生态和谐”信号对住户的积极影响  130-131
    2.5.6 住区内的家养宠物  131-132
  2.6 小结  132-133
第3章 开发商引导:在开发前期倡导和介入互动景观建设的理念  133-137
  3.1 通过互动景观建设树立良好的开发形象  133-134
  3.2 开发商主动加入住区互动景观的建设工作  134-136
    3.2.1 开发前期,了解待建住区的互动景观资源  134-135
    3.2.2 开发过程中,坚持、带动和监督互动景观建设  135-136
    3.2.3 开发后期,与物业管理合作,交接工作  136
  3.3 公众支持和政府鼓励  136-137
第4章 居民行动:在使用期延续和深入互动景观建设的活动  137-148
  4.1 居民行动对于住区互动景观营建的意义  137
  4.2 居民住区行动的组织原则  137-138
    4.2.1 了解居民需求,选择活动内容  137
    4.2.2 拟订行动计划  137-138
    4.2.3 居民共同参与住区活动的决策进程  138
    4.2.4 保持轻松、调和的氛围  138
  4.3 促进住区内“人”、“动物”、“植物”互动的社区景观建设活动  138-148
    4.3.1 社区互动活动分类  138-139
    4.3.2 促进“人—人”互动的活动  139-144
    4.3.3 促进“人—植物”互动的社区活动  144-146
    4.3.4 促进“人—动物”互动的社区活动  146-147
    4.3.5 促进社区互动景观建设活动的媒介  147-148
第5章 住区互动景观分析评价及使用信息回馈  148-174
  5.1 住区互动景观分析评价的发起者:开发商、政府、规划设计者  149-151
    5.1.1 景观规划设计者  150
    5.1.2 住区开发商  150
    5.1.3 政府管理部门  150-151
  5.2 住区互动景观分析评价的主体:使用者居民和专业人士  151
    5.2.1 使用者居民  151
    5.2.2 专业人士  151
  5.3 住区互动景观分析评价的特点  151-153
    5.3.1 实体特征的区别  152
    5.3.2 时序及评估目的的区别  152
    5.3.3 评估重点的区别  152-153
  5.4 住区互动景观分析评价的方法及内容  153-174
    5.4.1 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分类记录法  153-164
    5.4.2 适用于非专业人员的调查与问卷法  164-173
    5.4.3 小结  173-174
第6章 住区互动景观营建的基本过程  174-181
  6.1 单向线形的住区景观建设过程和互动景观营建过程  174-178
    6.1.1 常见的单向线形住区景观建设过程  174-175
    6.1.2 互动性住区景观建设过程  175-178
  6.2 互动景观建设过程实例研究  178-181
    6.2.1 EDAW的绿色社区计划  178-179
    6.2.2 万科地产的互动活动  179-181
第7章 结论和后续研究  181-183
致谢  183-184
参考文献  184-187
附录一: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2005版)  187-215
附录二: 植物主题的古诗词选  215-218
附录三 社区刊物摘选  218-223
附录四 社区网络  223-228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28

相似论文

  1. 汉正街自建住区非正规化街道空间研究,TU984.113
  2. 新疆吐峪沟居住社区空间形态研究及其在新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重构,TU984.12
  3. 城市住区健康景观设计研究,TU984.12
  4. 住区商业设施的控制性策划研究,TU984.12
  5. 苏州边缘区住区簇团发展模式研究,TU984.12
  6. 城市住区规划系统和谐整合研究,TU984.12
  7. 面向全生命周期的城市住区环境价值评价,TU984.12
  8. 寒地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环境研究,TU984.12
  9. 基于分形几何概念的山地住区形态研究,TU984.12
  10. 哈尔滨城市住区日照环境分析及优化策略研究,TU984.12
  11. 基于类型学和形态学的苏州古城新建住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TU984.12
  12. 山地住区规划中相关风水问题的研究,TU984.12
  13. 邯郸市城市住区更新研究,TU984.12
  14. 当代我国大城市住区空间形态比较研究,TU984.12
  15. “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分析,TU984.115
  16. 山地城市住区用地建设的核心指标研究,TU984.12
  17. 健康导向下城市住区空间构成及营造策略研究,TU984.12
  18. 城市住区识别系统研究,TU984.12
  19. 城市住区夜景观设计研究,TU984.12
  20. 传统聚落理念在现代住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TU984.12
  21. 城市住区绿化环境研究,TU984.12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居住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