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补肾活血法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作 者: 李玉忠
导 师: 郭伟星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左室肥厚 桑参降压胶囊 肾气亏虚 血瘀阻络
分类号: R2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62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观察以补益肾气、活血通络为功效的桑参降压胶囊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采用分层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桑参降压胶囊治疗组30例和卡托普利对照组22例,12周为一疗程。结果:临床研究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较好地降低血压,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的紊乱,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左室重量指数,从而对高血压病LVH具有改善作用。动物实验发现,桑参降压胶囊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心率及左室重/体重,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具有抗粘抗凝作用,并且对心肌细胞的肥大具有抑制作用。统计表明桑参降压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优于卡托普利;在控制血压,降低左室重量指数方面与卡托普利作用相当。结论:本药通过控制血压,调节血管活性物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心肌供血,抗粘抗凝,有效地防治了高血压病LVH的发生发展,是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良效药物。本研究提出了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LVH的重要病机,补肾活血是其重要治法,为高血压病并发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目录


提要  3-4
Abstract  4-11
引言  11-12
临床研究  12-42
  一、研究对象  12-18
    (一) 病例来源  12
    (二) 诊断标准  12-16
    (三) 纳入病例标准  16
    (四) 排除病例标准  16
    (五) 疗效评定标准  16-18
    (六) 统计方法  18
  二、研究方法  18-22
    (一) 分组方法  18
    (二) 试验方法  18-19
    (三) 观察指标  19-22
  三、一般资料  22-23
    (一) 病例来源  22
    (二)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见表6)  22
    (三) 两组年龄分布比较(见表7)  22
    (四) 两组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比较(见表8)  22-23
    (五) 两组患者饮食习惯比较(见表9)  23
  四、病情资料  23-28
    (一)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见表10)  23
    (二) 两组患者家族性发病情况比较(见表11)  23-24
    (三) 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分类比较(见表12)  24
    (四) 两组患者危险度分层比较(见表13)  24
    (五)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及心率值比较(见表14)  24
    (六) 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比较(见表15)  24-25
    (七) 两组患者治疗前舌象比较(见表16、17)  25-26
    (八) 两组患者治疗前脉象比较(见表18)  26
    (九)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情况的比较(见表19)  26
    (十)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的比较(见表20)  26-27
    (十一)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管活性物质的比较(见表21)  27
    (十二)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和 E2/T 比值的比较 (见表22)  27
    (十三)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比较(见表23)  27-28
    (十四) 两组患者治疗前左心室超声心动图各参数的比较(见表24)  28
  五、研究结果  28-42
    (一) 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  28-32
    (二)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32-35
    (三) 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见表39)  35
    (四)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见表40)  35-36
    (五) 治疗前后血浆ET、NO 含量及ET/NO 比值的变化(见表41)  36-37
    (六) 治疗前后血浆PRA、ANGⅡ、ALD 含量的变化(见表42)  37
    (七)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 和E2水平测定结果和E2/T 比值比较见表43  37
    (八) 对体重指数、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见表44)  37-38
    (八) 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38-39
    (九) 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的变化(见表48)  39-40
    (十) 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肥厚各参数的变化(见表49)  40
    (十一)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见表50)  40-42
实验研究  42-55
  实验一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心脏重、左室重的影响.  42-45
    一、实验目的  42
    二、实验材料  42
      (一) 实验动物  42
      (二) 主要仪器  42
    三、实验方法  42-43
      (一) 动物分组  42
      (二) 给药方法  42-43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43
    四、实验结果  43-45
      (一)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收缩压的变化(见表51)  43-44
      (二) 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见表52)  44
      (三) 各组大鼠实验后体重(BW)、心脏重(HW)、左室重(LVWW)比较(见表  44-45
  实验二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45-47
    一、实验目的  45
    二、实验材料  45
      (一) 实验动物  45
      (二) 主要仪器及试剂  45
    三、试验方法  45-46
    四、实验结果  46-47
  实验三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47-50
    一、实验目的  47
    二、实验材料  47-48
      (一) 实验动物  47
      (二) 药品与试剂  47-48
      (三) 实验仪器  48
    三、实验方法  48-49
      (一) 动物分组  48
      (二) 给药方法  48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48-49
    四、实验结果  49-50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见表55)  49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凝集率的影响(见表56)  49-50
  实验四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50-52
    一、实验目的  50
    二、实验材料  50-51
      (一) 实验动物  50
      (二) 主要仪器  50-51
      (三) 药品与试剂  51
    三、试验方法  51-52
    四、实验结果  52
  实验五 补肾活血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52-55
    一、实验目的  52
    二、实验材料  52-53
      (一) 实验动物  52
      (二) 药品与试剂  52-53
    三、试验方法  53-54
      (一) 动物分组  53
      (二) 给药方法  53
      (三) 检测指标与方法  53-54
    四、实验结果  54-55
讨论  55-80
  一、病机探讨  55-60
    (一) 肾气亏虚血瘀阻络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  55-58
    (二) 肾虚血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主要病理变化  58-60
  二、治法探讨  60-62
    (一) 高血压病的中医治疗理念  60-61
    (二) 补肾活血是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重要治法  61-62
  三、桑参降压胶囊的处方依据  62-67
    (一) 处方来源与药物组成  62
    (二) 方药分析  62-65
    (三) 用药特色  65
    (四) 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65-67
  四、临床研究疗效分析  67-75
    (一) 降压疗效分析  67-69
    (二) 桑参降压胶囊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69-70
    (三)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70-72
    (四)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_2)水平的影响  72-73
    (五) 桑参降压胶囊对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73-74
    (六) 桑参降压胶囊对异常心电图的影响  74
    (七) 桑参降压胶囊对心脏左室肥厚( LVH )的改善作用  74-75
  五、实验研究作用机理探讨  75-80
    (一)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75-76
    (二)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抗粘抗凝作用的研究  76-77
    (三)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改善作用  77-78
    (四)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  78-79
    (五) 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心率及左室重的影响  79-80
结语  80-81
参考文献  81-89
附录  89-99
  附录一 英文缩写对照  89-90
  附录二 桑参降压胶囊制备工艺  90-91
  附录三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形成机制与中医药研究进展  91-99
致谢  99-100
详细摘要  100-110

相似论文

  1. 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59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3. 微量白蛋白尿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R544.1
  4. 高血压病辨证分型与动态血压及经颅多普勒临床相关性研究,R259
  5.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高血压心血管重构的相关性研究,R544.1
  6. 不同级别高血压病住院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R544.1
  7. 高血压病住院患者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749.1
  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R743.3
  9. 糖尿病患者血25-羟维生素D水平的改变及其对血糖与骨量的影响,R587.1
  10.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汉两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R544.1
  11.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12.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R285
  13. 益肾降压颗粒对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自由基代谢的研究,R285
  14. 女性高血压(更年期)中医证型与神经递质之间的相关性研究,R259
  15. 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研究,R259
  16. 150例高血压病患者中医四诊信息与证候因素的相关性研究,R259
  17.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危险因素及靶器官损害相关性研究,R259
  18. 平肝祛瘀化痰方治疗1级B期高血压病疗效观察研究,R259
  19. 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证候学横断面调查研究,R259
  20. 增龄对血小板参数及活化指标的影响及干预研究,R543
  21. 情志(恐志)因素与早期高血压病内皮舒张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