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热/力耦合数值计算研究

作 者: 马玉娥
导 师: 孙秦
学 校: 西北工业大学
专 业: 飞行器设计
关键词: 热防护系统 热/力耦合 数值计算 有限元列式 准静态和动态 精细积分法
分类号: V445.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3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热防护系统(Thermal Protection System—TPS)设计与分析是可重复使用航天器(Reusable Launch Vehicle—RLV)的重要关键技术之一,开展热防护系统研究,确定其结构参数对RLV质量与温度场分布的影响作用、再入时热冲击导致的热力耦合效应等是热防护系统设计分析的重要研究课题。 基于有限元Galerkin方法原理,本文细致研究了线性瞬态热传导方程和非线性瞬态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推导了正交各向异性的复合材料等参元有限元列式,给出了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热传导系数从材料主轴、整体坐标系到参数正则坐标系下的有限元等参元计算变换式;为计及热载荷具有热冲击性质,温度场在单元间采用二次插值函数,并推导出不同边界条件下的单元算法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列式,获得到各向异性层状材料热分析超参数壳体单元的有限元完整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突破传统单元构造方法,提出了一种中面层8节点高精度等参三维退化热壳单元计算列式,使壳结构的热特性数值分析变量减少了一倍,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根据相对自由度概念,构造了相对自由度壳体单元的热分析算法,通过具体算例与ANSYS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吻合很好,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与此同时,把使用超参数温度壳元计算结果和相对自由度温度壳元计算结果相比较,表明了超参数温度壳元和相对自由度温度壳元有良好的一致性。 针对热防护系统金属蜂窝典型单元,本文构造了蜂窝核细观导热有限元数值计算分析模型,建立了空间二维薄板热分析有限元算法,推导了一般性计算公式,建立了空间四节点薄板等参元计算格式;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典型蜂窝单元的数值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处理算法,确定了具体结构尺寸、边界条件以及热流函数曲线。鉴于典型蜂窝单元材料物性参数的复杂性,在没有具体的物性参数可用的情况下,参考国外技术资料给出了计算热物性经验公式。在大量数值计算基础上,研究分析了结构尺寸和不同辐射条件对典型蜂窝单元的温度场分布影响作用,获得了结构构形参数的敏感性作用。在典型蜂窝单元的传热分析基础上,本文分析推导了准静态热力耦合有限元列式,采用ANSYS软件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目录  8-12
第一章 绪论  12-25
  1.1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概述  12-16
    1.1.1 国外RLV的热防护系统发展特点以及形式  12-14
    1.1.2 国内外RLV的热防护系统结构和材料形式  14-16
  1.2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热分析问题的研究现状  16-20
    1.2.1 国外金属热防护系统热分析现状与新进展  16-20
    1.2.2 国内热防护系统热分析现状与新进展  20
  1.3 可重复使用热防护系统热力耦合问题的研究现状  20-22
  1.4 瞬态系统的时程精细积分方法  22-23
  1.5 本文主要工作  23-25
第二章 热传导方程的自适应算法研究  25-55
  2.1 引言  25-27
  2.2 热传导方程有限元计算的Galerkin格式  27-31
    2.2.1 热传导微分控制方程  27-28
    2.2.2 有限元计算的Galerkin格式  28-31
  2.3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自适应算法研究  31-37
    2.3.1 坐标变换  31-33
    2.3.2 温度插值函数  33
    2.3.3 温度有限元列式  33-35
    2.3.4 边界条件的应用  35-36
    2.3.5 二维四边形阶谱单元  36-37
  2.4 三维八节点各向异性体单元  37-43
  2.5 线性有限元瞬态导热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43-44
  2.6 非线性有限元瞬态导热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解法  44-45
  2.7 算例分析  45-54
  2.8 小结  54-55
第三章 各向异性层状材料的热壳元分析  55-81
  3.1 引言  55-56
  3.2 超参数温度壳体单元  56-65
    3.2.1 壳体几何形状的规定  56-58
    3.2.2 参数坐标系下的温度函数插值  58-62
    3.2.3 有限元列式  62-65
  3.3 层壳复合材料单元的积分简化汁算  65-67
  3.4 相对自由度温度壳体单元  67-72
  3.5 算例分析  72-80
  3.6 小结  80-81
第四章 金属热防护系统蜂窝结构的热分析  81-97
  4.1 引言  81-82
  4.2 蜂窝核微观导热有限元分析模型  82-88
    4.2.1 蜂窝结构示意图  82-83
    4.2.2 三维金属薄壳的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  83-86
    4.2.3 蜂窝平面四节点有限元列式  86-88
  4.3 蜂窝型热防护板数值计算模型以及边界条件处理  88-91
    4.3.1 建立模型  88-89
    4.3.2 物质热属性的确定  89-90
    4.3.3 确定边界条件和载荷  90-91
  4.4 蜂窝型金属热防护板热分析  91-96
    4.4.1 结构尺度对于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91-95
    4.4.2 辐射对于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95-96
  4.5 小结  96-97
第五章 热力耦合有限元数值算法研究  97-121
  5.1 引言  97-98
  5.2 热力耦合有限元列式  98-103
    5.2.1 热应力与热应变  98-99
    5.2.2 热力平衡微分方程  99
    5.2.3 热力耦合有限元列式  99-103
  5.3 蜂窝型金属热防护板二维热力耦合分析  103-117
    5.3.1 单层蜂窝热防护板二维热力耦合分  103-106
    5.3.2 双层蜂窝热防护板二维热力耦合分析  106-112
    5.3.3 两块热防护板的二维热力耦合分析  112-117
  5.4 温度场与应变场的耦合数值计算列式  117-120
  5.5 小结  120-121
第六章 热传导方程的时程精细积分方法  121-137
  6.1 引言  121-122
  6.2 线性问题的时程精细积分法  122-125
  6.3 非线性问题的时程精细积分法  125-126
  6.4 瞬态热传导分析的时程精细积分法  126-127
  6.5 非线性瞬态热传导分析的时程精细积分法  127-130
  6.6 算例分析  130-136
  6.7 小结  136-137
第七章 热力耦合系统的精细积分研究  137-150
  7.1 引言  137-139
  7.2 能量方程  139-140
  7.3 增维精细积分方法  140-142
    7.3.1 非齐次项为方程组的解  140-141
    7.3.2 增加常数维  141-142
  7.4 准静态热力耦合  142-144
  7.5 动态热力耦合  144-145
  7.6 算例分析  145-149
  7.7 小结  149-150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150-155
  8.1 工作总结  150-152
  8.2 工作创新点  152-153
  8.3 工作展望  153-155
参考文献  155-16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169-172
致谢  172-173

相似论文

  1. 金属蜂窝与再生冷却通道的传热特性研究,V215.4
  2. 电厂600MW锅炉SNCR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2
  3. 基于精细积分法的电力系统动态电压稳定仿真研究,TM712
  4. 医用电磁导航实验系统的研究,TN966
  5. 由拳路下穿沪昆铁路箱涵顶进施工监测及变形控制分析,U449.5
  6. 月球表面物理温度分布模型及数值计算,P184.5
  7. 电力设备载流故障诊断信息系统的设计,TP311.52
  8. 超临界汽轮机转子热—流耦合问题的数值分析,TK261
  9. 非饱和土渗透数值计算及模拟公式研究,TU43
  10. 均匀变形层合板层间应力的数值模拟及40Cr钢的高温蠕变行为,TB33
  11. 点衍射干涉仪中小孔尺寸对衍射光强分布影响的研究,O436.1
  12. 船用排气系统引射问题数值计算与实验研究,U664.12
  13. 岩溶隧道突泥机理及处治措施研究,U455.49
  14. 中条山隧道初步设计风险评估研究,U452.2
  15. 圆形明流洞水力瞬变问题的研究,TV135
  16. 阳台绿化形式对室内温湿度影响的研究,TU119
  17. 球形凹模缩口工艺的理论研究及有限元模拟,TG386
  18. HS复合型软岩大断面硐室联合支护及施工技术研究,TD354
  19. 大型异步电机通风散热优化设计,TM343
  20. 金属热防护系统热力耦合性能分析及支架初步设计,TK124
  21. 考虑地基变形的斜交建筑结构弯扭耦合分析,TU470.3

中图分类: > 航空、航天 > 航天(宇宙航行) > 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 > 防护、救生技术与设备 > 防护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