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在中国的反响研究

作 者: 梁民愫
导 师: 朱政惠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历史学
关键词: 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观 认识论 方法论 整体社会史
分类号: K0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课题在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下,试图对兼具当代西方新社会史学家和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思想进行较深入的探讨,梳理与挖掘其史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指出其史学研究及以他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实践对国际史学发展所作的贡献,特别揭示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在力图展现其史学思想核心内容的同时,折射出这位国际史学大师的学术理念和治史心路。全文共分八章构成了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它试图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就是: 第一章 本章以学术流派与社会变革相互关系为总体框架,具体考察以霍布斯鲍姆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的学术渊源。从学派形成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的国际思潮背景入手,阐明西方新史学与马克思主义史学之间的交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这是以他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学术前提。从社会政治、社会心理思潮和学术文化等背景层面出发,分析以他为代表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派形成与学术创新的国内外环境。强调英国传统史学理论与方法对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影响。 第二章 本章从进步史观、全球史观和“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等视角出发,论述霍布斯鲍姆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历史本体论思想。一方面,分析霍布斯鲍姆进步历史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在简单陈述“西方中心论”的渊源与流变基础上,论述其史学研究的全球视野与全球史观的特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他的全球史观无力避免传统西方中心论的浸润,在某种程度上,其欧洲中心主义情结是一种显在的和隐蔽的西方中心论结合形态。以“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为指导,他与其他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共同开创了一种关于社会历史研究的新模式。 第三章 本章主要集中于霍布斯鲍姆史学观念的中心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并揭示他在历史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和原则设定。包括二个方面:其一,对过去的意义与历史的客观存在、过去与现在关系问题的思考;其二,关注历史认识与历史预测未来功能之间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认识论上的观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史学思想。 第四章 本章首先指出霍布斯鲍姆的历史方法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即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以此核心问题着手,探讨他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对社会科学的意义问题,从而展现他从方法论角度对以下问题的思考: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历史的证据和史学研究方法对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的关系等。 第五章 本章主要揭示霍布斯鲍姆的新社会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融合其社会历史观、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为一体的史学理论与实践来说,他关于整体社会史研究方面的见解体现了其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文章概括了他所理解的整体社会史涵义,认为这种整体社会史的理论架构就是通过结构模式的综合分析,追求或撰写整体的社会历史。指出霍布斯鲍姆整体社会史学思想的在社会史学内部与社会科学外部的学术价值。 第六章 本章在国际史学、社会科学的外部宏观与新社会史学内部微观谱系的双重视域中,旨在阐述以霍布斯鲍姆和汤普森为代表的英国新社会史学的实践成效和基本特征。这也体现了霍布斯鲍姆以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实践方式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基本动机和重要内容。 第七章 本章认为霍布斯鲍姆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凝重的历史使命感的人文社会科学家。在整个史学研究生涯中,他非常自觉而有意识地直面社会现实和时代的挑战,表现出史学思想上强烈的现实关怀。他力图寻求历史学的普遍科学性与政治认同性之间的平衡,追求历史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避免历史学家成为纯粹的意识形态史家,从而真正实现

全文目录


目录  2-6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绪论  10-21
  一、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和国内外研究概况  10-13
  二、关于国内外霍布斯鲍姆史学研究和学术史述评  13-15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路径与方法  15-17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材料来源与价值取向  17-18
  五、问题困惑、研究意义和基本思路  18-21
第一章 社会变革与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渊源  21-45
  第一节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国际思潮  21-34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思潮  21-24
    二、西方新史学潮流与马克思主义史学  24-32
    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32-34
  第二节 英国社会政治变革和学术文化传统  34-39
    一、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  34-37
    二、国内马克思主义学术文化传承  37-39
  第三节 英国传统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  39-45
    一、传统经验主义的熏陶和影响  39-41
    二、传统史学的学理渊源  41-45
第二章 学术人生与社会历史观  45-74
  第一节 进步历史观念的演进与变化  47-52
    一、西方进步史观的嬗变  47-49
    二、霍布斯鲍姆的进步史观及其变化  49-52
  第二节 “西方中心论”和“全球历史观”的悖论  52-65
    一、“西方文明中心论”到“全球历史观”的流变  52-56
    二、霍布斯鲍姆史学研究的全球视野  56-61
    三、霍布斯鲍姆的欧洲中心主义情结  61-65
  第三节 “自下而上”的历史观念与底层历史  65-74
    一、“自下而上”的历史观  65-67
    二、阶级分析方法与底层历史  67-74
第三章 历史认识论:过去与现在的理论认知  74-90
  第一节 过去的意义与历史的客观存在  74-85
    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理论分析  74-76
    二、过去的意义与历史的客观存在  76-82
    三、过去与现在的辩证解释  82-85
  第二节 历史认识、预测未来和历史学的功能  85-90
    一、历史认识与历史学的预测功能  85-87
    二、预测未来:历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差异  87-90
第四章 历史方法论:历史证据、历史学与社会科学  90-104
  第一节 历史方法论的分析前提  90-93
  第二节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  93-97
    一、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关系的论争:传统史学的视角  93-94
    二、历史学对其他社会科学的方法论意义  94-97
  第三节 历史学、社会科学与历史证据  97-104
    一、历史证据与历史学研究  97-99
    二、历史学与社会科学:历史证据的价值  99-104
第五章 整体社会史理论与方法  104-126
  第一节 当代西方新社会史研究传统与“解释类型”转换  104-109
  第二节 整体社会史的理论属性和学科特性  109-116
    一、整体社会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109-113
    二、整体社会史的价值目标和学术追求  113-114
    三、整体社会史的学科特征  114-116
  第三节 整体社会史学的理论架构与分析模式  116-126
    一、理论框架的提出与结构分析的运用  117-119
    二、传统社会结构模式的借鉴与超越  119-121
    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反思与建构  121-126
第六章 整体社会史的实践与世界史体系的构建  126-138
  第一节 整体社会史学研究的实践成效  126-129
  第二节 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基本特征  129-138
    一、整体社会史研究的叙述性和大众性  130-133
    二、整体社会史研究的跨学科特性  133-136
    三、整体社会史研究的综合性质  136-138
第七章 史学思想的现实关怀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  138-159
  第一节 现实关怀与文明忧思  139-144
  第二节 神话化的历史与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  144-159
    一、意识形态、认同历史与史学研究的后果  144-148
    二、神话历史、历史记忆和意识形态话语批判  148-153
    三、史学社会功能、史家社会责任与史学神话的终结  153-159
第八章 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及史学实践的国际回响  159-186
  第一节 史学思想的理论创新  159-172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批判继承  159-162
    二、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创新发展  162-172
  第二节 史学思想的国际回响  172-186
    一、对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影响  173-174
    二、对马克思主义史家的激励  174-176
    三、国际社会史学的重要推动力  176-186
第九章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反响  186
第九章 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反响  186-212
  第一节 史学研究取向和双重理论视域  186-191
    一、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主要研究取向  186-188
    二、注重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双重考察  188-191
      (一)、关注当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渊源研究  189
      (二)、关注文化研究传统中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189-191
  第二节 中国学者视域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和传播途径  191-212
    一、中国学者视域下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192-196
    二、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路径  196-202
      (一)、国内学术期刊: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传播媒介  197-198
      (二)、网络信息资源: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快速通道  198-199
      (三)、史学著作: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观念载体  199-200
      (四)、史学原著译丛:透视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依据  200-201
      (五)、学校专业教育:传播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基本观念的重要渠道  201-202
    三、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史学中的反响  202-207
    四、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207-212
主要参考文献  212-220
  一 中文部分  212-216
  二 英文部分  216-220
后记  220

相似论文

  1.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2. 哲学思想在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633.6
  3.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4.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5.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6.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G633.51
  7. 非主流文化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J524
  8. 金岳霖“无极而太极”思想的深度透视,B26
  9. 普适计算下智能空间的哲学探究,N02
  10. A外贸公司ERP系统实施研究,F752
  11. 论塑造理想人格的认识论途径和手段,B82-063
  12. 朱熹北宋文学批评之研究,I206.09
  13. 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司法审判活动,D90
  14.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A811
  15.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野,A811
  16. RFID标签应用性能评估研究,TP391.44
  17.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F091.3
  18. 感性与知性的研究,B02
  19. 图式的分离,J50-4
  20. 从批评语篇分析角度分析中国代表团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陈述,H052
  21.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类型研究,I207.4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世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