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

作 者: 李道湘
导 师: 方克立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中国哲学
关键词: 熊十力 冯友兰 梁漱溟 马一浮 现代新儒学 现代新儒家 中国哲学 复兴儒学 中国文化 新理学
分类号: B24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1994年
下 载: 86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全文目录


儒学的复兴与重建(引言)  8-13
第1章 宋明理学的理论课题、内在矛盾及其历史演变  13-86
  1.1 儒学自身的超越——宋明理学的中心课题  15-25
  1.2 儒学的理论化与体系化——宋明理学之为新儒学  25-33
  1.3 两分的世界——宋明理学的理论困境  33-47
  1.4 经学即理学——宋明理学在清代的变异和演变  47-63
  1.5 政治层面的批判与理论层面的认同——宋明理学在近代的命运  63-77
  1.6 理性的毁灭与价值意义的寻求——宋明理学在现代的挫折与复兴  77-86
第2章 梁漱溟与宋明理学  86-119
  2.1 梁漱溟思想形成的发生学探讨  86-99
    1.早期的功利派思想  87-89
    2.佛学一路的自觉选择  89-93
    3.由泰州学派契入陆王心学  93-99
  2.2 中西哲学的融合与核心概念的确立  99-106
    1.宋明理学的批判  99-102
    2.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批判与生命本体的重建  102-106
  2.3 生命本体的体认——陆王心学工夫论的改造  106-109
  2.4 意欲论与文化三路向说  109-114
  2.5 精神方向的开辟与文化哲学的建构  114-119
    1.开辟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方向  114-116
    2.梁漱溟的理论缺陷  116-119
第3章 张君劢与宋明理学  119-140
  3.1 从文化问题到人生问题——梁漱溟思路的复制  120-123
  3.2 复兴宋学的提出  123-127
  3.3 人生观论战与道德的形上追求  127-133
  3.4 “心为实在说”的理论意义及其缺陷  133-140
    1.“心为实在说”及其对梁漱溟思想的推进与发展  133-136
    2.张君劢理论的影响及缺陷  136-140
第4章 熊十力与宋明理学  140-204
  4.1 熊十力由佛转儒的逻辑追述  141-146
  4.2 “意义的危机”与儒学的新阐释  146-153
  4.3 儒学生命精神的体悟和神解  153-164
  4.4 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选择  164-171
  4.5 本心概念之确立与本体论之重建  171-189
    1.“体用不二”的哲学总纲  171-173
    2.本心概念的确立及其基本涵义  173-189
  4.6 本心概念的泛化与本体论重建之完成  189-194
  4.7 儒学精神的重新阐释及本心论体系的创制  194-204
    1.本心论体系的创制  194-198
    2.熊十力哲学思想的影响  198-200
    3.熊十力哲学理论的内在矛盾及缺陷  200-204
第5章 贺麟与宋明理学  204-246
  5.1 贺麟的“批判”释义及贺麟思想研究的说明  205-206
  5.2 批判中的选择  206-214
  5.3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214-220
    1.沈有鼎和他的《中国哲学今后的开展》  214-216
    2.儒学的改造及其思想内容  216-220
  5.4 “心”之概念的提出及基本涵义  220-225
  5.5 “心”之概念的泛化与新心学体系的逻辑展开  225-228
    1.“心”与唯心论哲学  225-226
    2.心与物和心与性  226-228
  5.6 宋明理学直觉方法之批判与新心学直觉方法之建立  228-236
    1.朱陆直觉方法异同之比较与批判  228-234
    2.宋明理学直觉方法之改造与新心学方法之建立  234-236
  5.7 新心学的理论贡献及其缺陷  236-246
    1.新心学的理论贡献  237-241
    2.新心学的历史影响  241-243
    3.新心学的局限性  243-246
第6章 马一浮与宗明理学  246-278
  6.1 从独尊六艺到归宗儒学  247-252
    1.六艺统摄一切学术  247-250
    2.儒学的复兴与复性书院  250-252
  6.2 “理”之提出及其泛化  252-261
    1.“理”之提出及其涵义  252-255
    2.“理”之泛化  255-261
  6.3 “心”之提出及其泛化  261-268
    1.“心”之提出及其抽象  262-265
    2.“心即理”与“心具理”  265-266
    3.尊德性与道问学  266-268
  6.4 折衷调和与心理二元  268-270
  6.5 马一浮思想体系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的局限性  270-278
    1.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  271-274
    2.马一浮与冯友兰、贺麟  274-275
    3.马一浮思想的历史影响  275-276
    4.马一浮理论体系的局限性  276-278
第7章 钱穆与宋明理学  278-304
  7.1 从文化问题到哲学问题  279-285
    1.文化与中国文化  279-281
    2.新文化运动的反省与批判  281-285
  7.2 文化本体的寻求与确立  285-295
    1.形而上学的追求——“心”之概念的提出  286-289
    2.儒家心性论考察  289-295
  7.3 从哲学到文化  295-298
  7.4 钱穆与马一浮、冯友兰  298-301
  7.5 钱穆思想的历史影响和理论局限性  301-304
第8章 冯友兰与宋明理学  304-368
  8.1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演进与“新理学”的产生和形成  304-308
  8.2 从回归儒学到归宗程朱理学  308-319
    1.从人生哲学之比较研究到回归儒学  309-316
    2.新实在论与程朱理学的沟通与联接  316-319
  8.3 从“照着讲”到“接着讲”——新理学之“新”  319-333
    1.新理学的研究对象  319-328
    2.新理学的方法论  328-333
  8.4 程朱理学之“理”的改造——核心概念的确立及其基本内涵  333-345
    1.新理学核心概念的确立  334-340
    2.“理”之基本内涵或规定  340-345
  8.5 “理”概念的泛化及新理学体系的逻辑展开  345-354
    1.“有物必有则”  345-346
    2.“有理必有气”  346-350
    3.“无极而太极”  350-352
    4.“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352-354
  8.6 哲学的功用与道德境界说  354-363
    1.哲学之无用大用  354-355
    2.境界说  355-363
  8.7 新理学与第一代现代新儒家的终结  363-368
    1.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地位  363-366
    2.冯友兰新理学的理论贡献和影响  366-368
第9章 儒学的现代转换和宋明理学的凸显  368-385
  9.1 宋明理学凸显的历史机缘和理论前提  369-372
  9.2 宋明理学的凸显与现代新儒家的个人品格和心态  372-378
    1.宋明理学的凸显与个人品格  372-374
    2.宋明理学的凸显与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心态  374-378
  9.3 儒学的现代转换  378-385
后记  385

相似论文

  1. 浅析冯友兰人生境界说,B26
  2. 马一浮艺术哲学思想,B26
  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尝试与创新,B26
  4. 文化哲学视域下的普世价值,G02
  5. 融通与判定—牟宗三“哲学演讲录”研究,B26
  6. 杨荣国的《简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7. 论白璧德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及其影响,I206.6
  8. 以哲学代宗教何以可能—冯友兰新理学的视角,B26
  9. 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B26
  10. 试论梁漱溟对伍庸伯《大学》解的阐扬,B26
  11. 徐复观消解形上学研究,B26
  12. 三步走,再造中国学派,J954
  13.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运用的研究,TU238.2
  14. 管窥先秦时期儒学思想在当代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J60-4
  15. 以《京华烟云》为例看中国英语的文化意义,H310.1
  16. 浮士德的堕落:福柯权力—知识视角下的《浮士德博士》,I561
  17. 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探析,C912.82
  18. 论梁漱溟的伦理本位思想,B82-09
  19. 英语专业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H319
  20. 《品梦茶馆》中希尔对中国文化的欣赏与疏离,I561
  21. 地方自治背景下的乡村建设运动,D929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宋、元哲学(960~136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