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刑事鉴定权配置

作 者: 章礼明
导 师: 徐静村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诉讼法学
关键词: 鉴定权 鉴定结论 鉴定证据 重新鉴定 鉴定人 配置模式 辩护方 重复鉴定 鉴定机构 大学出版社
分类号: D925.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626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运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对刑事诉讼系统中的鉴定权配置问题开展研究。全文以比较研究方法,深入考察两大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的基本原理,并作诉讼功能上的价值判断;详细描述和分析两大法系各主要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的状况并获得启示;解释我国法律实践中鉴定权配置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论辩我国法学界各种改革方案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观点及具体建议。 在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上,除引言和结语之外,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六章。其中,第一、第二章为本文主旨研究提供准备条件和基本背景;第三、第四章着重于两大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和配置方式的考察和研究;第五、第六章则侧重于我国鉴定权配置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现将主要内容作如下概述: 引言部分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立足于我国法学理论界在鉴定权配置改革上提出的三种不同改革方案,本文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刑事鉴定权应当如何配置。其次,指出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在于针对我国鉴定权配置研究上的简单化倾向作深度研究,并开展必要的学术对话。实践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理解我国实践中现实问题的助益;二是对解决我国现行立法缺陷提供改革建议。再次,确定理论研究框架。本文借助美国学者达马斯卡(Mirjan R. Dama(?)ka)的研究成果建立本文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框架。它将刑事诉讼系统的“诉讼功能”定位为两种,即“实体真实”和“程序公平”,相之适应的诉讼结构分别为“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最后,交待本文的结构安排,并说明本文的题域范围。 第一章内容在于确定本文研究所需要的一些分析性概念,为本文的理论表达提供基础准备。在我国理论研究上,相关概念的使用极为混乱,以致引起一些不必要争论。这部分通过概念梳理、辨析,对鉴定、鉴定证据、鉴定权、鉴定权配置、“重复鉴定”等几个重要概念作适当的界定,使后文研究在概念使用上保持前后逻辑上的一致性,避免可能的误解。 第二章内容在于描述鉴定证据作为一种证明方法的特殊性,为主题研究提供一个基本背景。鉴定证据作为一种特殊的人证,其优势和劣势在此作全面的展示。一方面,鉴定证据在现代诉讼证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司法证明对鉴定证据的依赖性增强;另一方面,鉴定证据在诉讼证明中也有自身的内在限制。作为一种专家证言,与普通人证言相比,鉴定证据的内在限制主要表现于两个基本方面。一是鉴定证据的可靠性问题。鉴定证据的可靠性受众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实践中,往往出现不同专家对案件同一待证事项作出不同的鉴定结论。二是鉴定证据的理解性问题。鉴定证据是一种专家提供的证言,其分析和推理过程通常只能专家才能理解,法官或陪审员作为外行人运用“逻辑法则”和“经验法则”这两个心理学手段均不足以应付,因而在实践中,当出现两份相互矛盾的鉴定证据之时,事实认定者往往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6
Abstract  6-13
引言  13-24
  一、问题的提出  13-15
  二、研究的意义  15-17
  三、理论框架:功能与结构  17-22
  四、本文的结构安排  22-24
第一章 鉴定权的概念、配置及程序规制  24-32
  一、鉴定和鉴定权  24-27
    (一) “鉴定”概念的双重含义  24-25
    (二) “鉴定证据”的不同表述  25-26
    (三) “鉴定权”的概念及性质  26-27
  二、鉴定权与诉讼结构  27-29
    (一) 鉴定权配置模式  27-29
    (二) 鉴定权配置方式  29
  三、鉴定权的表现形式  29-31
    (一) 初次鉴定和重新鉴定  30
    (二) “重复鉴定”的界定  30-31
  四、鉴定权与程序规制  31-32
第二章 鉴定证据的重要作用及其内在限制  32-48
  一、诉讼证明中鉴定证据的历史性作用  32-37
    (一) 证明方法的替代作用  32-35
    (二) 证明范围的拓展作用  35-37
  二、鉴定证据内在限制之一:可靠性  37-44
    (一) 鉴定证据可靠性的制约因素  37-43
    (二) 可靠性引起的诉讼问题  43-44
  三、鉴定证据内在限制之二:理解性  44-48
    (一) 鉴定证据理解性的困难所在  44-46
    (二)理解性产生的诉讼问题  46-48
第三章 两大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的比较  48-64
  一、大陆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及其规制  48-52
    (一) 鉴定权配置模式:单向鉴定  48-50
    (二) 鉴定权程序规制的基本特点  50-52
  二、英美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模式及其规制  52-57
    (一) 鉴定权配置模式:双向鉴定  52-54
    (二) 鉴定权程序规制的基本特点  54-57
  三、两类鉴定权配置模式的比较与评价  57-64
    (一) “实体真实”的功能评析  57-61
    (二) “程序公平”的功能评析  61-64
第四章 鉴定权配置方式的国别改革:理想与现实  64-83
  一、大陆法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以法国为中心的考察  64-72
    (一) 大陆法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状况  64-68
    (二) 法国鉴定权配置的改革及其现实  68-70
    (三) 法国鉴定权配置改革失败的原因  70-72
  二、英美法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以美国为中心的考察  72-80
    (一) 英美法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状况  73-76
    (二) 美国鉴定权配置的改革及其现实  76-78
    (三) 美国鉴定权配置改革困难的原因  78-80
  三、两大法系国家鉴定权配置改革的启示  80-83
第五章 我国鉴定权配置的结构性冲突:“重复鉴定”  83-100
  一、我国鉴定权配置的历史沿革  83-86
    (一) 职权主义鉴定权配置:单向性  83-84
    (二) 当事人主义鉴定权配置:双向性  84-86
  二、两类鉴定权配置重叠与冲突  86-90
    (一) 鉴定权配置的重叠:静态描述  86-87
    (二) 鉴定权配置的冲突:动态分析  87-90
  三、“重复鉴定”的一种解释观点评价  90-93
  四、“重复鉴定”:功能紊乱的表象  93-100
    (一) 真相过度追求中实体公正问题  95-96
    (二) 控辩平等追求中程序公正问题  96-97
    (三) 司法公正诉求中司法效率问题  97-100
第六章 鉴定权配置改革的路径及其具体内容  100-118
  一、我国鉴定权配置模式的选择  100-106
    (一) 配置模式选择的司法体制条件  100-102
    (二) 配置模式选择的诉讼制度环境  102-105
    (三) 配置模式选择的国外经验参考  105-106
  二、我国鉴定权配置方式的协调  106-114
    (一) 公安、检察、审判三机关之间鉴定权  106-109
    (二) 当事人与司法机关之间鉴定权  109-111
    (三) 当事人鉴定申请权与司法机关鉴定决定权  111-114
  三、鉴定权配置方式改革的配套制度  114-118
    (一) 鉴定申请权利的程序保障  114-115
    (二) 鉴定程序启动的裁量标准  115-116
    (三) 鉴定专家选任的基本要求  116-118
结语: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鉴定权配置  118-120
附录:鉴定机构管理体制的弊病及其改革评析  120-125
参引文献  125-131
后记  131

相似论文

  1.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2. GY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方案研究,G239.22
  3. 国内数字出版所处困境及发展途径研究,G237.6
  4. 中国大学出版社发展战略选择的案例研究,G239.22-F
  5. 大学出版社绩效管理探析,G231-F
  6. 论我国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建构,G239.2-F
  7. 中美大学出版社品牌比较研究,G239.1-F
  8. 改制背景下大学出版社管理体系研究,G239.22
  9. 兰州大学出版社营销策略研究,G239.22-F
  10. 对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翻译对比,H315.9
  11. 梁启超诗词研究,I207.25
  12. 中国的分家习惯与现行法律的冲突,D90
  13. CQU出版社生产运作管理研究,G239.22
  14.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H13
  15. 在路上——“第六代”成长历程的文本观照,J905
  16. 论民事手段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中的应用,D997.9
  17. 民事简易程序研究,D925.1
  18. 论法律方法在司法应用中重要性,D90
  19. 重构“真实”的神话,J205
  20. 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立与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重构,D925.2
  21. 论舆论监督的法律界限,D922.1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