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中学生面部表情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作 者: 蒋长好
导 师: 郭德俊;方平
学 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面部表情 悲伤 情绪效价 情绪强度 情绪发展 情绪调节
分类号: B84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9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面部表情是一种人际互动中重要的社会刺激,也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和具有适应价值的情绪调节工具。面部表情加工是情绪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该文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采用不同情绪效价和强度的面孔表情图片和其它非面孔图片为研究材料,以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三个年龄段被试为研究对象,对大中学生情绪面孔加工特征及影响因素作了系统的探讨。该研究主要有如下发现: (1)面孔非面孔区分的研究发现,在刺激呈现后120~190ms,在颞枕区出现面孔效应,面孔刺激比非面孔刺激引发更为明显的N170成分,证实了面孔加工和非面孔加工相分离,提示两者可能有着不同的加工机制。此外,在这一任务条件下,不同表情面孔引发的N170成分的波幅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不作面孔情绪区分的条件下,N170成分不受面孔的情绪内容的调制。 (2)在情绪中性面孔区分的研究发现:第一,在刺激呈现后120~190ms,情绪面孔和中性面孔引发的N170成分的波幅没有明显差异,表明在外显面孔情绪区分的条件下,N170成分也不受面部表情的情绪内容的调制。第二,在刺激呈现后200~600ms出现情绪效应,情绪面孔的N2、P3成分较之于中性面孔的更正,其中在200~400ms分布在额区和中央区;在400~600ms主要分布在顶区和中央区,这表明情绪效应并不局限于某一时段和脑区。第三,进一步比较悲伤和愉快面孔引发的ERPs发现,在刺激呈现后550~800ms出现悲伤(效价)效应,悲伤面孔的正波波幅明显大于愉快面孔的正波波幅,分布于广泛的脑区,提示效价效应可以出现在不作具体面孔情绪效价区分的条件之下。 该研究中情绪效应开始于在刺激呈现后200ms,出现在代表面孔结构编码的面孔特异性成分N170之后,这一结果印证了Bruce-Young的面孔加工的认知模型中关于结构编码和情绪编码分属不同加工阶段的结论。同时该研究还发现,在一般的情绪效应之后,存有反映具体情绪内容区分的效价效应,它与一般的情绪效应有着不同时间进程和脑区分布,表明两者可能有着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鉴于Bruce-Young模型未对一般情绪内容的表情加工和具体情绪效价作进一步区分,该研究结果也可为Bruce-Young模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实证依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Abstract  4-12
引言  12-13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3-36
  1 情绪概述  13-26
    1.1 情绪的界定  13-14
    1.2 情绪的成分  14-15
    1.3 情绪的类别及维度  15-16
    1.4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16-18
    1.5 悲伤情绪  18-20
    1.6 情绪的脑机制  20-26
  2 面部表情  26-36
    2.1 面部表情的性质  26-29
    2.2 面部表情的功能  29-30
    2.3 面部表情的活动模式  30-31
    2.4 面部表情的测量  31-32
    2.5 面部表情的神经基础  32-34
    2.6 面部表情加工的认知模型  34-36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36-42
  1 已有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36-39
    1.1 面孔、情绪面孔和悲伤情绪面孔加工的特异性和阶段性  36-37
    1.2 效价和强度对悲伤表情加工的影响  37-38
    1.3 年龄对悲伤表情的影响  38-39
  2 研究的基本思路  39-40
  3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目的假设  40-41
  4 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1-42
第三部分 表情和悲伤表情加工特异性和阶段性的ERPs研究  42-87
  研究一 面孔非面孔区分的 ERPs研究  42-54
    1 引言  42-43
      1.1 问题提出  42-43
      1.2 研究目的假设  43
    2 研究方法  43-46
      2.1 被试  43
      2.2 实验材料  43-44
      2.3 实验程序  44-45
      2.4 ERPs记录  45-46
    3 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46-48
      3.1 行为结果  46
      3.2 ERPs基本特征  46-47
      3.3 数据处理策略  47-48
    4 ERPs结果  48-51
      4.1 面孔效应  48-49
      4.2 N170的情绪效应  49-51
    5 讨论和结论  51-54
      5.1 讨论  51-53
      5.2 结论  53-54
  研究二 情绪和非情绪面孔区分的 ERPs研究  54-70
    1 引言  54-55
      1.1 问题提出  54-55
      1.2 研究目的和假设  55
    2 研究方法  55-56
      2.1 被试  56
      2.2 实验材料  56
      2.3 实验程序  56
      2.4 ERPs记录  56
    3 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56-59
      3.1 行为结果  57
      3.2 ERPs基本特征  57-58
      3.3 数据处理策略  58-59
    4 ERPs结果  59-67
      4.1 N170效应  59-60
      4.2 情绪效应  60-64
      4.3 效价效应  64-67
    5 讨论和结论  67-70
      5.1 讨论  67-68
      5.2 结论  68-70
  研究三 悲伤和非悲伤面孔区分的 ERPs研究  70-79
    1 引言  70
      1.1 问题提出  70
      1.2 研究目的  70
    2 研究方法  70-71
      2.1 被试  70-71
      2.2 实验材料  71
      2.3 实验程序  71
      2.4 被试任务  71
      2.5 ERPs记录  71
    3 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71-73
      3.1 行为结果  71-72
      3.2 ERPs基本特征  72
      3.3 数据处理策略  72-73
    4 ERPs结果  73-77
      4.1 外显作业任务条件下的悲伤效应  73
      4.2 与实验二的悲伤效应比较  73-77
    5 讨论和结论  77-79
      5.1 讨论  77-78
      5.2 结论  78-79
  研究四 不同强度的悲伤面孔加工的 ERPs研究  79-87
    1 引言  79-80
      1.1 问题提出  79
      1.2 研究目的  79-80
    2 研究方法  80-82
      2.1 被试  80
      2.2 实验材料  80
      2.3 实验程序  80-81
      2.4 ERPs记录  81
      2.5 数据处理策略  81-82
    3 研究结果  82
      3.1 刺激评定  82
      3.2 ERPs基本特征  82
    4 ERPs数据分析  82-85
    5 讨论和结论  85-87
      5.1 讨论  85
      5.2 结论  85-87
第四部分 大中学生悲伤面孔区分的ERPs发展研究(研究五)  87-107
  1 引言  87-88
    1.1 问题提出  87-88
    1.2 研究目的  88
  2 研究方法  88-89
    2.1 被试  88
    2.2 实验材料  88
    2.3 实验程序  88-89
    2.4 ERPs记录  89
    2.5 数据处理策略  89
  3 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89-91
    3.1 初中生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89-90
    3.2 高中生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90
    3.3 大学生行为结果及 ERPs基本特征  90-91
    3.4 不同年龄段被试行为结果和 E即s基本特征比较  91
  4 ERPs结果  91-104
    4.1 初中生悲伤面孔识别  91-95
    4.2 高中生悲伤面孔识别  95-98
    4.3 大学生悲伤面孔识别  98-100
    4.4 三个年龄段被试悲伤面孔识别脑电模式之异同  100-104
  5 讨论和结论  104-107
    5.1 讨论  104-105
    5.2 结论  105-107
第五部分 综合讨论和结论  107-113
  1 主要研究结果讨论  107-109
  2 主要研究结论  109-111
  3 研究的创新之处  111
  4 未来研究的展望  111-113
第六部分 参考文献  113-119
后记  119

相似论文

  1. 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情绪调节的关系,B842.6
  2.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3. 述情障碍个体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及其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B849
  4. 小学生情绪表情识别特点及其与情绪词掌握量的关系研究,B844.2
  5. 阈上阈下不同情绪线索对物质焦虑大学生返回抑制的影响,B842
  6. 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其正念干预研究,B842.6
  7. 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母亲参照效应的实证研究,B842.3
  8. 维吾尔族大学生面孔识别异族效应的实验研究,B842.1
  9. 机器人头部机构与控制系统的研究,TP242.6
  10. 羽调和徵调对恐惧和悲伤情绪减缓作用的研究,B842.6
  11. 情绪唤醒度和效价对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B842.1
  12. 面部表情识别与情绪智力的相关研究,TP391.41
  13. 不同情绪效价的刺激对无意识情绪启动效应的影响研究,B842
  14. 灵魂的讴歌:有关人类悲伤的概念与经验之跨学科研究,H315.9
  15. 无意识感受惊讶面部表情的脑功能研究,R318.0
  16. 正常人面部表情识别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R445.2
  17. 情绪调节策略对生气情绪的调节作用,B842.6
  18.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面部表情识别,TP391.41
  19. 以面部表情启动范式探查音乐引发的情绪,J60-05
  20. 基于偏微分方程脸部表情动画的研究,TP391.41
  21. 抑郁症的情绪反应性和认知重评情绪调节功能成像特点研究,B842.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心理学研究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